1 / 4
文档名称: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70486494 2017/12/17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4、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预****课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作者赵丽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你们看过杂技吗?都看过哪些杂技表演?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杂技表演节目《抖杠》。欣赏后你想说什么?
2、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都是杂技演员在舞台上成功的表演。其实,杂技表演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去了解一下顶碗少年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出示):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作者说他看过的一次演出,二十年来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那到底是一次怎样的演出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翻到第11页。
1、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板书:一次——失败二次——失败三次——成功
2、同桌之间说一说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分析少年成功的原因。
1、读了课文,能用一个词说一说:作者看了一场( )的杂技表演。(出示)
2、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三次表演的呢?默读第3-7自然段,边读边用铅笔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3、全班交流:找出三次表演的句子
第一次表演(出示),从哪些地方读出了惊心动魄。
第二次顶碗表演,能用一个词形容这次表演吗?
第三次顶碗表演(欣赏视频)看了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4、分析少年成功的原因:
(一)坚韧不拔,不怕失败的精神
1、相机出示:
台上却没有慌乱。顶碗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1)抓住“歉疚”体会他对观众的歉意和内疚,抓住“不失风度”“不慌不忙”体会少年对自己的表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进而体会出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
(2)师引导:第一次表演的时候,少年是在哪个环节失误的?说说你的感受结合观众的表现体会少年的不怕挫折。
2、少年满怀信心地开始了第二次顶碗表演:又到了最后关头,碗又厉害地摇晃起来,此时此刻,你希望……
(1)指导学生谈感受
(2)读一读“碗,又在他头顶上厉害地摇晃……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可是……碗,又掉了下来……”(相融自拟学案)
(3)相机出示: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将“呆呆地”“全是汗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