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诊断治疗探析
陇南市宕昌县人民医院儿科甘肃陇南 7485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诊断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治疗的1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钠,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患者哮喘持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使用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孟鲁司特钠的临床治疗方式,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有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孟鲁司特钠;临床疗效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临床较为常见,是的一种呼吸道方面的病症,据研究显示,哮喘疾病日益年轻化且逐年上升。此病的致病因为哮喘患者的许多细胞集聚于气道管而导致的慢性炎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1]。孟鲁司特钠作为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与白三烯竞争的同时与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相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白三烯活性的目的,进而改善气管炎症,有效的控制哮喘的发生[2]。为了对比较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诊断方法及临床效果,特进行此次研究,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治疗的16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儿中有男51例,女29例;年龄在1-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病程最短为半年,最长为2年,平均病程为
(±)年;对照组患儿中有男47例,女33例;年龄在1-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病程最短为半年,最长为2年,平均病程为(±)年。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患儿使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口服,2-,,每日1次,晚上睡前服用。所有治疗均为4周一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3]: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完全缓解,即使偶有咳嗽但可自行缓解;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发生咳嗽时服用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好转:患者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但是仍需要服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控制;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无改变,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
2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