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抓规范促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通过以下这些具体的做法:①从规范学生的作业书写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②从抓班风、学风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④重视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学生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德育队伍素质提高了,学生自律能力增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了。
【关键词】学校管理养成教育综合素质提高做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先从学生写字的姿势抓起,要求从刚入学的一年级做起,学生必须做到“三个一”(即看——眼距书一尺;坐——胸距桌一拳;写——手距笔尖一寸),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每周都由值周领导、德育少队和学生会三路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考核之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学生的看、坐、写姿势方面已基本矫正,达到预期目的。
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字的规范训练,对学生笔画不到位的一定要及时纠正;其次,任写字课的教师,必须按大纲要求,认真备课,严格教学过程,绝不允许把写字课上成语文课;其三,语文教研组与少先大队队配合,定期展览学生作品,主要以手抄报、铅笔字、钢笔字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写规范字的兴趣,从而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提倡学生作业一步到位,禁止学生用涂改液、透明胶、刀片等工具改错。要求学生做作业必须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力争一次做对、做好。这些做法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但从长远利益考虑,不失一项极富教育意义的举措。
将上述内容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内容,写入《学生素质报告单》中,目的是激励学生从小养成一个认真做作业的良好习惯。
本项工作开展至今,通过班级、年级组、学校等多次作业评比、展览活动,学生做好作业的兴趣增加了,坐姿、写姿正确了,字也写的规范了,作业的准确率提高了,好作业的数量增多了。
、学风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学校学生管理整体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志。如何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抓好上述两项工作,是每所学校都必须研究的课题。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要做好上述工作,必须在班风、学风养成上下硬功夫,良好的学风与健康的班风犹如推进德育工作的两个轮子:一个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基础学科技能之轮;一个是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精神品质的思想教育之轮,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同时转动中,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建立良好的班风,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班级工作质量的高低,是德育工作的具体反映,而班风是班集体的风格和个性表现,是班集体共同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行为特点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它本身就是强大的集体舆论。但良好班风的形成,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班主任正确引导和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此,(1)每学期开学要求班主任必须向学生逐条解释《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内容,使学生从小初步树立是非观,通过墙报、手抄报、写日记等手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2)严细工作过程,严格要求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对班级内发生的每件有意义、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