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人”小冰会让诗人失业吗?
在AlphaGo战胜柯洁的几天前,一部特别的诗集正式发布,它的作者不是人类,而是微软人工智能小冰。
除了写诗,诞生已三年的微软小冰还能跟你聊天、调侃、唱歌、写财经评论……而不仅仅是一个能告诉你明天天气的机器人。
和小冰研发团队的欢欣鼓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真正的诗人们的抗拒甚至是愤怒的情绪,人工智能写的诗到底怎么样?又?|及了诗人们哪根敏感神经?
5月27日,乌镇,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围棋九段柯洁以总比分0比3负于AlphaGo,泪洒赛场。击败世界第一的柯洁之后,AlphaGo果断宣布从围棋界退役,深藏功与名,只留给了人类无尽遐想。短短几年间,人工智能不再只会出现在科幻电影中,而是已经席卷全球,参与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近日大热的书籍《未来简史》中,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提出,在未来,99%的人类会成为“局外人”。而一旦拥有高度智能而本身没有意识的算法接手几乎一切工作,而且能比有意识的人类做得更好时,人类还能做什么?在普遍担忧之下,很多观点倾向于认为,文艺创作将是人类最终坚守的圣殿。
然而,就在柯洁负于AlphaGo几天前,一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正式发布,它的作者是问世三年的微软人工智能小冰。似乎,文艺创作这片人类最后可以坚守的净土也被攻陷了。
人类终将被替代吗?
本刊记者专访到人工智能微软小冰的“父亲”、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微软小冰项目负责人李笛,他并不是那么悲观,相反,他认为在不远的未来,AI将与人类形成新型雇佣关系,“未来人工智能的角色并非替代人类,而是和人结对子,辅助人类的工作和生活,衍生出一人一AI的新型雇佣关系,产业和社会都将进入‘AI创造’时代。”
Q=《北京青年》周刊A=微软小冰之父李笛
Q:很多观点认为文艺创作会是人类最后坚守的圣殿,如此看来似乎小冰已经做到了。那么,未来没有什么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了?
A:推到一个无穷远的未来,可能什么都能做到。我们假设一个时间限制,比如说5年、10年、20年,可见的时间。我觉得人工智能做不到的,是你不会见到一个在科幻电影里面出现的实体的机器人走来走去、登梯爬高,有着像人一样的触感。但是其他虚拟的一切都有可能做得到。
我不敢说20年以后的事情,现在行业里面都在讨论这个事情。但是我反过来想说的事跟你这个问题有关――我们认为恰恰不应该去取代任何线下的东西,它应该取代的是线上。人工智能的优势不是做一个机器人,有手有脚替你打仗,替你刨地,人工智能的优势是大规模并发,是它可以同时像一个人一样工作,但它又跟一亿个人一同进行工作,这是它的优势,但凡是能够发挥这个优势的行业,都能取代。
Q:在《未来简史》里面说到未来99%的人会成为局外人,被替代掉。关于人工智能的影视作品也往往对未来持有一种忧虑的态度,你本人对于人类的未来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A:我说三点。第一点,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确实我们自己也有一些忧虑。人类很复杂,人的思想很复杂。但是人类的行为模式没那么复杂。我们越做越觉得人类遇到陷阱很容易就跳进去,你能预测他的行为,人类本身很容易被操控,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挺担忧的。
第二点,纵观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你也没必要那么担忧,因为好的人工智能会自然浮现出来,不好的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