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观察
张晓奇魏延辉胡丽(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256600)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205-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轻中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采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缬沙坦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的血压、肝肾功能、尿常规等进行检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差异(P<);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BP和DBP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通过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以及肝肾功能、尿常规的检测发现,两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替米沙坦与缬沙坦均具有有良好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并且无显著不良反应,但替米沙坦的降压效果要优于缬沙组,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和并发症多等特点。随着社会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加剧,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有效的药物控制是防治该疾病的关键。目前,替米沙坦和缬沙坦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种新型药物,具有降低和控制患者血压的疗效,具有半衰期长、作用平稳、不良反应小等优点[1],本文旨在比较两种药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140例轻中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国际高血压学会诊断标准
[2],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今年内有心血管疾病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严重心律失常等;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20mmHg;⑤孕产妇患者。实验组患者70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岁;对照组患者7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前的血压水平等项目上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口服替米沙坦(北京京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788)和缬沙坦(海南皇隆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508),80mg/天,连续服用6周后对患者血压等指标进行检测。
疗效评价疗效评定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指导原则[3]: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②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到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在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