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机关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程序.doc

格式:doc   大小:59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关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程序.doc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2017/12/23 文件大小:5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关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程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冶山镇中张梓荣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几年来,许多中学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或移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已成为现实。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在初中的应用现状和笔者的几点思考。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应用现状
现状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多出现在“观摩课”、公开课上,并成为教学中的一个点缀,但教育技术并没有真正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学校一般是在上公开课或评比课时,才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自己开发课件,而开发课件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2)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由学科教师编写文稿,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制作课件或开发小型的教学软件,很大一部分学科教师由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欠缺,不能使课件的最佳优势发挥出来,且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因操作失误而失败,这就大大抑制了教师自制课件的积极性。
现状二:多数课件的开发往往忽略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学生的主动性,单纯追求直观和生动,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照这样的设计进行教学很容易进入一种“人灌+机灌”的新的课堂教学误区,尤其是数学课,需要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若同时呈现的信息过多,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笔者曾见到一些数学课件中,时而插入一段音乐,时而演示卡通动画,令人眼花缭乱,使数学课成了多媒体的功能展示课,这样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有些教师甚至直接到网上下载一些课件进行教学,这样很容易受到课件中固定情节的影响,从而完全围绕着课件讲课,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
兴发挥”,把原本的“课件辅助教师”变成了“教师辅助课件”。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
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思考一:如何实现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
要想使信息技术真正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笔者认为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对数学学科教学要有一个新的观念,要基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笔者在以下两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思考利用“几何画板”探索数学与教育技术进行整合的有效性。
“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是一个很好的“数学实验室”,提供了一个“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一个培养创新思维的实验园地,而且该软件易学、易用。七年级学生完全适合学习“几何画板”的操作及应用,笔者在数学课上经常向学生介绍“几何画板”的使用方法。在八年级的数学寒假作业中,笔者也曾布置过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完成对“轴对称性质”和“函数的增减性”研究的作业。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可以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对图形进行定量研究,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