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2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危重症病房)
摘要: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配合药物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关键词:心力衰竭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053-01“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因疾病、过度疲劳、排血功能减弱,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能力受损,无法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而引起的疾病。通常情况是左心衰竭时引起心悸、气喘、痰中带血等症状,右心衰竭时颈部静脉充盈、肝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心力衰竭临床上以体循环和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究其原因是由于心脏负荷过重二后引起的,如: 感染、心律失常、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

(1)护理评估。掌握引起心衰的原发病病史及治疗情况了解心衰加重的诱因。评估患者目前的症状和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咳嗽、咳痰、乏力、呕吐、水肿、尿量等;观察患者是否有颈静脉怒张,是否出现低血压状态及交替脉。了解患者的情绪是否稳定、心情是否忧郁和悲观等。
(2) 合理安排作息。应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调整活动和休息时间,一级患者可不限制活动,需要增加午休时间;轻度心力衰竭可起床稍事轻微活动,需增加间歇时间和睡眠时间;中度心力衰竭要卧床休息,尽量少活动,大部分时间以半卧位为宜,在病情得到控制后,患者才能下床活动并适当进行户外散步,哪呢更有效避免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和体力衰退,有助于身心健康。心功能特别衰竭的病人,必须静养且避免任何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必须保持半卧位或坐位。对卧床患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避免因卧床时间过多,
而出现肌肉萎缩和消化功能减退。
(2)合理饮食:患者应摄取低热量饮食。心力衰竭病人要强调低盐饮食,防止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导致浮肿心脏负担加重;选择适量纤维素的食品,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和刺激性食物。食物以高热量和高蛋白为宜,避免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3)保持大便通畅。这是护理心力衰竭患者非常重要的措施,需在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对发生便秘患者,应用小剂量缓泻剂和润肠剂,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反应,以防发生意外,指导病人养成每天定时排便,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期给予润肠药或缓泻剂。
(4)吸氧。病情较重时要采用持续吸氧,流量 3-5L/min,注意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及时评估呼吸困难的情况并及时纪录。
(5)用药护理。
使用利尿剂时,每天需要监测利尿效果和调整利尿剂剂量的指标,每日在排空膀胱后测量体重;应用噻嗪类利尿剂时要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消化道症状、听力障碍等;使用β 受体阻滞剂时,每天要严密监测心率、心律,注意是否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出现水钠潴留时要通知医生及时增用利尿剂,防止心衰加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患者容易出现干咳、低血压、肾功能减退及水肿等症状,所以应注意观察,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医师对症处理;使用洋地黄制剂时,注意不与奎尼丁、心律平、异搏定、钙剂、***碘***等药物合用,随时监测血清***浓度,当脉搏出现节律不规则应暂停服药并告诉医师,用毒毛花甙稀释后缓慢静注,并同时密切观察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