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冷市镇中学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
主讲人:夏赞欢
冷市镇中学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二、病学原理
三、流行趋势和现状
四、临床表现
五、艾滋病的治疗
六、艾滋病的危害
七、艾滋病的预防
八、艾滋病防治政策与关怀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其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HIV感染者:是指机体感染了HIV,但免疫功能尚未受到严重破坏,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又称HIV携带者。
AIDS病人:是指HIV感染者,经一定的潜伏期后,免疫系统受到HIV的严重破坏,并出现各种严重的继发性感染或肿瘤的患者。
二、病学原理(一)病原学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所引起。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为单链RNA病毒。分两个型,即HIV-1, HIV-2。
包括我国在内,全球流行的主要毒珠是HIV-1 。
艾滋病毒的抵抗力
艾滋病毒(HIV)对外界抵抗力低,对热敏感,56℃30分钟能使HIV在体外对人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100 ℃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
%次氯酸钠5分钟能灭活,其他如10%漂白粉、2%戊二醛、75%乙醇、%煤酚皂液等10分钟均能灭活。
%甲醛、紫外线、γ射线不敏感。
2、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包括异性之间和男男同性恋之间传播。
血液传播:手术、拔牙、美容时使用没有严格消毒的器械;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移植器官。
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都可能传播给婴儿。
冷市镇中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