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肺脓肿患者的护理措施
郭秀焕王秋红王晶(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360-01
【关键词】肺脓肿护理措施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肺实质坏死、液化、外周被肉芽和纤维组织包绕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急起高热、胸痛、咳嗽、咳大量脓臭痰。多发生于壮年男性患者及体弱有基础疾病的老人。随着防治水平的提高,近年肺脓肿发病率明显下降,治愈率显著提高。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脓肿的致病菌一般与口腔、呼吸道的常存细菌相一致,多为混合感染,包括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细菌,其中以厌氧菌感染占多数。常见的厌氧菌有胨链球菌、胨球菌、核粒梭形杆菌、口腔内杆菌等;常见需氧和兼性厌氧菌为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根据发病机制,肺脓肿可分为三类。
吸入性肺脓肿
又称原发性肺脓肿。当上呼吸道局部炎症如扁桃体炎、鼻窦炎、牙周感染或龋齿等脓性分泌物,以及口腔、鼻、咽部手术后的血块,经气管吸入肺内,阻塞细支气管,致远端肺小叶萎陷,病原菌迅速繁殖而发病,常为单发性,右肺脓肿较左肺脓肿多见。其发病部位与体位、解剖结构有关,右主支气管较陡直,且管径较粗大,吸入物易进入右肺,故右肺脓肿发病率高于左肺。发病部位多与体位有关,在仰卧位时,好发于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直立或坐位时,好发于下叶后基底段。
血源性肺脓肿
因皮肤外伤感染、疖痈、骨髓炎所致的败血症,脓毒菌栓经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炎症、坏死而形成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常为多发性两肺分布,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
继发性肺脓肿
原有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空洞等肺内疾病基础上可致继发性肺脓肿。肺部邻近器官化脓性病变,如膈下脓肿、肾周围脓肿,或食管穿孔感染穿破至肺可形成肺脓肿。阿米巴肝脓肿可穿破膈肌至右肺下叶,形成阿米巴肺脓肿。肺脓肿早期有细支气管阻塞、肺组织发炎、小血管栓塞。继而肺组织化脓、坏死,形成脓肿。脓肿发生液化、张力增高而溃破,大量脓液经支气管排出即形成脓腔。空气进入脓腔,而出现液平面。经合理治疗炎症可吸收,脓腔缩小甚至消失。若治疗不当或脓液引流不畅,坏死组织残留在脓腔内,炎症持续存在,则转为慢性肺脓肿,临床上对3~6个月或更久不能愈合的脓肿称慢性肺脓肿。
2 辅助检查
一般检查
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可达90%以上,核左移明显,常有中毒颗粒。痰液检查典型病例咳出的痰呈脓性、黄绿色,可带血、静置分层。痰培养有厌氧菌和需氧菌存在。
胸部X线检查
X线胸部平片早期可见大片浓密炎性浸润阴影,脓肿形成后可见空洞及液平。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可进行刷片检查,有助于发现病因,确定诊断和及时治疗。
3 护理措施
生活护理
(1)休息:高热、中毒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
2次,每次15~30min,注意保暖。
(2)饮食:宜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降温及毒素的排泄。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