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7/12/29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起点,组织开展教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以安排小朋友通过比较细段的长短,初步认识线段,使课堂教学目的性、针对性更强,也体现了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2、本节课由学生实际操作比较细线的长短,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认一认、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线段的特征。
能从生活当中找到线段,会数一些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定长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初步借助工具画出线段。
教学准备:
教具:一把直尺,一根细线,一张长方形纸。
学具:一把直尺,一根细线,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比一比谁的线长),揭示主题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结果(细线长的小朋友举两个手指,细线短的小朋友举一个手指)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
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学生感兴趣的“比一比谁的线长”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学****新知
1、认识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线段。
端点端点
(2)教师说明:一根线段有长有短,说明线段是有一定长度的。当一根线段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它有两个端点,而且不变形,我们在画的时候要给它装上两个标志(在端点处画一短竖),用这个特殊标志来表示它就是线段。
[经过身边实物、同桌比较二个环节,学生的学****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并积聚了大量的线段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教学,学生的学****欲望强烈,接受状态饱满。由趣促****能够很好地保存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此外,由教师介绍两个端点,加上很形象的两个小竖,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端点问题的歧异。]
2、寻找线段
(1)师:请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放平在桌子上。
师述: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就可以看作线段,尺子的边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2)师:小朋友观察一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线段?(观察、考虑两分钟)
(要求:要说完整话。比如:什么的边缘是线段。)
生1:电风扇风叶的边缘可以看作线段。
生2:黑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3:地砖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4:课程表的框边也可以看作线段……
(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完整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环节中,由教师介绍周围的线段到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线段,面对眼前熟悉的情景却要寻找全新的朋友,学生的探究愿望和学****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产生了明确的学****需求。]
3、折线段
(1)师:现在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展开,你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