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黑龙江省“十二五”农业科技教育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黑龙江省“十二五”农业科技教育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lanyou1106 2018/1/2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黑龙江省“十二五”农业科技教育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黑龙江省“十二五”农业科技教育发展规划
(讨论稿)
(2011年-2015年)

第一章前言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重大历史任务。科技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必将推动农业结构深刻调整、农村经济深刻转型、农村社会深刻变革。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加快推进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引领支撑推动作用,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第二章形势与任务
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农业,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轨道,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科技教育肩负着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
发展必须立足现实,植根产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走出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
(一)“十一五”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超级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优质大豆等新品种科技成果处于领先水平;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深入开展;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科技合作共建工作全面推进,农技成果转化、推广机制得到创新;先进农业技术引进工作成效显著,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农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机械化水平达52%;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服务三农能力得到加强;农业科研体系建设取得进展,科技队伍得到加强,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农业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面对我省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面对农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我省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还未完全发挥,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还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技术集成、配套不够;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投入结构、方式还不完善,一些长期性和基础性农业科技工作尚需建立稳定的支持机制;创新和应用体系不完备,农业科研体系条块分割、力量分散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科研联合协作不强,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仍不紧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有待继续深化,农业科研与推广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面临机遇和战略需求
1、农业科技发展面临机遇
一是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保障力愈益强劲。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必须促进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制定出台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农业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二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拉动力愈益强劲。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必须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农业竞争力,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发展高效农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已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三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愈益强劲。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在农业领域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日趋活跃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省农业科技创新的起点。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农业学科体系,拥有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农业科技正不断孕育着推动自身跨越发展的巨大潜能。
2、农业发展对科技的战略需求
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切需要突破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我省是粮食大省,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人口增长、资源约束、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因此,要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品质和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物质技术保证。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效益。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培育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