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表1 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本公司已确定拟投入本合同段工程施工的人员、设备,并已做好动员准备,动员周期为一星期。本公司一旦中标,项目经理部人员立即进场做施工准备,各作业队主要人员和先期施工主要设备在7天之内到达施工现场,满足先期施工需要。其余必要设备、人员将在相应的分项工程开工前7天进场。
本项目所在的衢州地区交通较为发达,公路、铁路兼备。本项目工程的所有参建人员拟采用汽车通过高速公路、地方道路和施工便道运至工地;自行式机械直接驶入工地,钻机、拌和楼、发电机组等其它机械、设备采用拖车运输至工地。
砂石料沿线就近购买可满足施工要求,本项目路基填筑主要采用以挖作填,个别欠方地段就近借用。水泥、钢材、木材、汽油、柴油等材料拟直接从当地市场购买,采用汽车运输至工地。
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主要工程数量
本合同段工程位于衢州市常山县境内,起点桩号K72+780,终点桩号为K78+610,。主要结构物:与衢杭高速公路交叉、跨常山港的五里枢纽;跨 320国道立交桥、跨规划中衢常铁路立交桥、箬溪1号大桥、箬溪2号桥和阳排尖隧道进口段(左线1515m,右线1535m)。
-1。
本合同段控制工程为:五里枢纽和阳排尖隧道。
本合同段“阳排尖隧道”为重点和难点工程,在“五、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里详细阐述。
2、工程的主要特点
(1)工程所处地交通较为便利,除阳排尖隧道洞口外,其它主要结构物均可利用现有道路到达施工现场。
(2)沿线路基填料基本利用挖方纵向调运和隧道弃碴,不足部分通过取土场或附近料场购得。
(3)本工程结构物施工较为集中,桥梁类型多,梁体结构多样,预制工作量大,施工时需科学筹划,作好各工序衔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且有多处桥梁施工跨越既有公路,施工干扰相对较大,施工防护任务重。
-1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线路长度
km
2
路基土石方
挖方
万m3
填方
万m3
3
互通区
土石方
挖方
万m3
填方
万m3
4
圬工砌体(排水防护)
万m3
5
桥梁
大桥
m/座
中小桥
m/座
99/1
6
隧道
m/座
1525/
左线1515m
右线1535m
7
涵洞
道
28
8
互通立交
主线桥
m/座
匝道桥
m/座
匝道(扣除桥长)
km
9
分离式立交
m/座
10
汽车通道
道
1
1-13m板梁
(4)阳排尖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复杂,本合同段阳排尖隧道穿越2条断裂破碎带,需谨慎施工,及时、合理支护,并做好地质预报工作。本合同段内阳排尖隧道为顺坡施工,洞内施工排水较为便利。
3、地形、地貌
本工程区内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和红色残丘盆地。路线经过地带总体为南高北低地势特征。
4、地质、地震
项目所在区地质条件复杂,出露为前第四系地层;断裂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区,断层附近岩体破碎,节理发育,稳定性较差,局部有岩脉侵入;断层带储水条件良好,裂隙水较发育,隧道开挖时易发生涌水。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区。
5、气象、水文
本工程位于衢州市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水量1100~1800mm。区内属钱塘江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区内主要河流有常山港。河流受降雨影响较大,水位和水量都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
路线区域内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红层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四类。
6、主要设计标准
本工程技术标准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为26m、,计算行车速度100km/h、80 km/h。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匝道桥净宽分9m和7m两种,涵洞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1/100。
隧道设计采用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隧道(上下行分离)。
(二)施工总体部署
1、现场组织机构
见投标书附表《表1 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图》。
2、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量的大小和工期的要求,按照任务量基本均衡和集中施工的原则,同时结合道路交通情况和便于工程协调管理,拟将本合同段工程分由3个作业队施工。
综合作业一队:负责本合同段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