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想北平教学设计(1).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想北平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cby201601 2018/1/8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想北平教学设计(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想北平》教学设计
罗晓今
      教学目标:通过梳理感情线索、品味语言,体会老舍先生对北平浓烈的而独特的感情。
      教学重点:用评注的方法品味语言,解读老舍对北平的印象。(安适、自由、清福)
      教学难点:“落泪”感情内涵的理解。(思念中包含忧虑、不安、无奈)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br/>      ,体会作者的感情,用一两个词概括作者的感情。
      。
      ,尝试从字词和内容方面进行赏析。
二、课堂教学:
(一)自由朗读课文,基本把握作者的感情。(重读课文,预热,回顾,用时5分钟)
        问题1:说出你划出的能够体现作者感情线索的句子。(检测,简单)
        问题2:你认为作者是带着什么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检测,留下悬念,可能能答,但答不准,难点)
(二)品味语言,用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对北平的印象。(重点所在,为理解感情设置台阶。用时30分钟)
       ,从4-7段中选出一处(复句)加以书面评注。(PPT展示、引导)
       示例:
       原文: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第4段)
       评注:这是一个转折复句。“但”字一转,强调了北平“动中有静”的特点;“也”字说明北平有活力,不死寂;而“太极拳”的比喻,更突出北平那种平和、闲适的“静”的内涵。老舍先生对北平的印象上升为文化层面。
       ,教师巡视、协助。
       ,然后全班交流、讨论,师生共同点评。(重点)
     这是课堂主要学****环节,用时不可少,不必全,最好涉及4-7段内容。教师应当备课充分,在点评学生的“评注”时应当关注句式、字词的品味,并由字词延伸到内容理解,做到将语言与内容结合起来赏析,不求深刻,但求情通理通。因为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思维的极好的方式。以下内容的基本面要把握:
      第四段:印象关键词:安适。(类似词语:静、温和、)
                   对比关键词:巴黎——北平; 热闹、太旷——复杂、有边际;
咖啡、酒——香片茶;刺激——温和
                   复句关联词:既……又……;
                   比喻:像小儿安睡、太极拳
      第五段:印象关键词:自然、自由。(类似词语:空闲、美景)
                    对比关键词:巴黎——北平;匀调——自然;
复句关联词:既……又……;最……也……(2组);不在……而在……(2组)
      第六段:印象关键词:(没有)
                   分述:花草、青菜、果子
                   措辞:善用语气虚词:呀,呀,呀,哼(对草根事物的亲切感、与心灵相黏合)
      第七段:印象关键词:自然、享清福
                   关联说法:从它里面说……从外面说……
                   类比:采菊东篱下(学生说比喻、引用也未尚不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