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ppt

格式:ppt   大小:646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ppt

上传人:lily8501 2018/1/9 文件大小:6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8高考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认识论)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知识提要
自然观
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运动的含义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第四课探究
世界
的本质
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
按规律办事
运动是有规律的
第四课、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高考考点)
1、世界的物质性
①哲学的物质概念
②自然界的物质性
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①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运动是有规律的
①规律的概念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③方法论要求
考纲考点
考情分析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
①自然界的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①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①规律的概念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本课考查的重点主要有: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前五个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则各种题型均有考查。特别是通过对著名哲学家的观点、漫画和最新的科技成果事例的分析,考查哲学的基本观点。
,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的是
①物质具有可知性
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B

①人脑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A
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客观性)
(物质的可知性)
与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物质的唯一特性
万事万物的唯一共性
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1、物质的含义
物质的属性:
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根本属性——运动
一般属性——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
注意区别:客观实在不等于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特性。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而言的。对于具体的人来说,客观存在除包括物质现象,还包括其他人的意识。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状态
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
联系
①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混淆二者、将物质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
(随堂检测),其中“客观实在”是( )




C
【原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联系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