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重难点解析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测试A卷(附答案详解).docx

格式:docx   大小:436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难点解析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测试A卷(附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小屁孩 2024/4/25 文件大小:4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难点解析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测试A卷(附答案详解).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重难点解析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测试A卷(附答案详解)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重难点解析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测试A卷(附答案详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F乙=1:1,p甲:p乙=1::F乙=1:1,p甲:p乙=1::F乙=1:2,p甲:p乙=2::F乙=8:1,p甲:p乙=1:82、一个盛有足够多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20g,再往溢水杯中投入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B,从溢水杯中再次溢出的水的质量为80g,此时A、B小球受到的总浮力为F浮,水对溢水杯底部产生的压力比两小球投入溢水杯前增加了,已知小球A、B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则( )=,= =,==,= =,=0N3、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封闭性良好的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该装置从山下移到山上后,参照以下表格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海拔高度/km01234大气压/,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4、潜水员潜水时呼出的气泡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有关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浮力变大 ,,浮力变大 ,浮力不变5、下列叙述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的是( ) 、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各地中小学强化学生体质,增强体育锻炼,并且规范电子产品使用,建立视力健康档案,综合施策全面防控青少年近视。下列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正确的分别是( ) 、如图是我国奥运健儿参加双***划艇竟赛的情景,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它受到的合力不为零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G甲>G乙,底面积s甲=s乙,两物体分别对地面的压力为F甲、F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比较压力和压强大小( )>F乙p甲>p乙 <F乙p甲<=F乙p甲>p乙 =F乙p甲<p乙9、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烛焰未画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则只将光屏右移就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10、如图所示,某人将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了5m,所用时间为10s。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32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处绳子受力的大小关系是FB>F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60W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大威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填“虚”或“实”)像。保持手机到眼睛的距离不变,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大威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所用的拉力为15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为 N。3、质量均为1kg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 N,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与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此时(选填“铁球”或“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大。(g取10N/kg)4、如图所示,一艘轮船在甲海洋中航行,水面在轮船上的A位置。当该轮船驶入乙海洋中时,水面在轮船上的B位置。设轮船的总质量不变,轮船在甲、乙两海洋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海洋的海水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则F1 F2,ρ1 ρ2。(都选填“>”、“<”或“=”)5、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高度如图所示,则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甲容器中点A和乙容器中点B在同一水平线上,则pA pB,已知ρ水>ρ酒精(两空均选填“<”、“>”或“=”)。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成像原理可以制成。7、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当轮船(保持质量不变)由大海驶向河流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将,轮船排开水的体积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8、如图所示,强力吸盘挂钩吊起两块砖头而不滑落,,吸盘与墙壁的接触面为35cm2,当时的大气压为1′105Pa,两块砖的总重力是 N;墙壁对吸盘的摩擦力为 N,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是 N;若大气压增加,墙壁对吸盘的摩擦力。(g=10N/kg)9、图所示,一均匀正方体合金块重为G,边长为a,将其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则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所受浮力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用给出的物理量表示)10、在课外活动中同学们举行爬杆比赛,有同学沿竖直竹竿匀速向上爬,该同学匀速上爬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选填“向上”“向下”)。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带刻度的细玻璃管,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人水中。从管子上端吹人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上方如图,如果你拿着它从一楼上到六楼时会观察到细玻璃管里的水面(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乘坐观光电梯时,透过玻璃看到户外树木向上运动,说明观光电梯在(选填“上升”“下降”或“静止”)。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底部,向容器内加水,物块上浮,被拉直后的细线长10cm。如图所示,当物块刚好浸没时,停止注水,此时细线拉力为4N;求:(1)物块刚好浸没时所受浮力的大小?(2)物块的密度?(3)剪断细线,使物块上浮直至漂浮,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薄壁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2千克的水。均匀实心圆柱体乙、丙的质量均为4千克,且底面积均为容器底面积的一半。求:圆柱体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帕)放入前放入后乙9801470丙9801960(1)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2)现将圆柱体乙、丙分别竖直放入容器甲中,放入柱体前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如下表所示:①容器甲的底面积S甲;②关于圆柱体乙、丙的密度,根据相关信息,只能求出柱体乙的密度,请说明理由,并求出乙的密度ρ乙。3、如图所示,实心柱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质量为2千克,密度为2×103千克/米3。(1)求甲的体积V甲。(2),求地面受到甲的压强p甲。(3)若柱体甲、乙的底面积S甲:S乙=2:,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到甲上面,求甲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p甲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乙的比值。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1)小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用手向右推动小车;,,重复上述步骤,记录距离为S2、、S2、S3,得出结论。分析小明的实验操作方法,评估小明的操作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 。(2)小刚选用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在水平面上依次铺上毛巾、木板、玻璃板,再使用数据传感器,采集小车在3次实验中,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斜面底端和水平表面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如图甲、乙、丙所示)由“速度与时间”图像可知,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到0所需的时间就越(选填“长”或“短”)。推测当小车所受阻力为0时,小车将。请在图丁中画出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至小车所受阻力为0的水平表面的“速度与时间”图像(下滑至斜面底端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已画出).2、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图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次数物理量123钩码重G/N334钩码上升高度h/..4 %%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1次实验是用(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 m,额外功是 J,机械效率η= ;(5)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