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心血管病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pdf

格式:pdf   大小:27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血管病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4/4/28 文件大小:2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血管病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心血管病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心血管病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心血管病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9-06-12T17:23::《医药前沿》2019年11期作者:范晓云[导读]在对心血管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对患者给予合理的护理,以避免压疮的发生。(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脏外科青海西宁81000)【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病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入我院行心血管病手术后的患者231例,其中包括出现压疮患者42例,通过自制调查表对其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体外循环及持续时间三点是影响心血管病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在对心血管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对患者给予合理的护理,以避免压疮的发生。【关键词】心血管病压疮护理措施卧床时间心功能分级【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1-0157-02压疮是指患者卧床等原因造成的皮下组织长期承受压力,血液流动量减少,皮肤在一段时间以内散失功能而出现的皮肤组织破损、溃烂和坏死等。心血管患者术后由于大多时间都需要卧床休养,所以其压疮发生的几率相对较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患者康复的速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工作人员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考虑到压疮形成的多方面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笔者将就心血管病术后患者产生压疮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2018年6月入我院行心血管病手术后的患者231例,其中包括出现压疮患者42例。所选患者均为心血管术后患者,且住院时间大于24小时,所选调查对象年龄均超过18岁,而且入院时皮肤情况良好。,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吸烟是否心功能、卧床时间等。同时包含心血管术后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的记录。例如压疮发生的时间、部位等。,P<。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从压疮产生的原理上来看,卧床时间过久会导致肌肤功能受损,进而出现破溃等情况。同时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压疮发生的风险明显降低,这意味着护理是有效果的,但是由于患者承受创伤以及麻醉等,长时间会增加,进而伤口愈合过程时间缩短,压疮风险会出现降低的情况。所以在相关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疏和护理时,一定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人情况以及患者的伤口和患者的压疮出现程度,要尽可能避免压疮情况的出现,同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同时,心功能分级也是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心血管病通常发作较急,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所以心功能不全的人在手术时大多会采取被迫体位,以保证治疗效果。但恰恰是被迫体位的改变会导致患者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等长时间受到压迫,进而发生毛细血管灌流等情况,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等情况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皮肤的局部坏死、破溃等情况,进而在术后发生压疮。体外循环时间也是导致心血管患者术后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由于心脏手术大多会采用体外循环的方式,体外循环时间越长,对患者自身的肌肉及皮肤等供氧供血都会造成影响。同时体外循环时间越长,对肌肉,皮肤等功能也会产生抑制,进而造成压疮发生。所以在进行手术方案确认时,一定要尽可能避免体外循环,以防止压疮发生或降低压疮发生的几率。通过本次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心血管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卧床时间长短,体外循环时间长短以及心脏功能分级三个:..方面,同时也会受到患者其他生活****惯的影响,但主要以这三个方面为主。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更具有针对性,最大程度上避免患者出现肌肤破溃以及压疮情况。【参考文献】[1]张颖,高瑞雪,万乐,[J].护理研究,2016,30(18):2263-2265.[2][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3):114-115.[3]霍春颖.***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中压疮危险因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4]雷海玲,[J].护士进修杂志,2007(02):140.[5]滕丽,[J].青岛医药卫生,2006(0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