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环境建筑心理学讲座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786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建筑心理学讲座课件.ppt

上传人:guwutang 2024/5/5 文件大小:3.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建筑心理学讲座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环境建筑心理学讲座课件 】是由【guwut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环境建筑心理学讲座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环境(建筑)心理学绪论:任务: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特点:1、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2、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是以实际问题为取向。即都计划用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其基础理论和内容都来源于实际研究。3、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4、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这种研究方法。绪论常怀生教授关于窗的心理实验:绪论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第一节感觉一、感觉的特点二、感觉刺激的重要性三、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四、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资料\、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二、知觉定势三****惯化——适应四、对变化的知觉五、认知第三节多种感觉与环境设计一、视觉研究的深化二、其他感觉与环境体验三、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林乐义建筑大师说道:“建筑设计,要使人感到一切都是必不可少而不是可有可无。鲜花之所以感人,因为是长出来的,有生命力。而塑料花则魅力大减,因为是人工仿制而没有生命力。美术及工艺等装饰手段可以用,但不能过分,因为建筑贵在自然”。(青岛八大关小礼堂——60年代山东一号工程,10000㎡)第一章第二章环境知觉的理论第一节格式塔知觉理论一、格式塔心理学简介: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学派的建立、格式塔的含义1、德语格式塔意指形式或图形,它还具有英语structure组织的含义,由于structure一词已为其他心理学派所专用,因而英译为configuration或音译为gestalt(格式塔)。2、术语:格式塔有两种含义,一指事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一指事物的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形式仅为其属性之一。也就是说,“假使有一种经验的现象,它的每一部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而且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和其他部分具有关系,这种现象便称为格式塔”。二、基本观点三、格式塔的组织原则第二节生态知觉理论一、基本观点二、生态知觉与情感反应三、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四、生态知觉与道德约束第三节概率知觉理论一、基本观点和理论模型二、概率性的世界三、概率知觉与个人经验四、概率知觉与环境问题第二章第三章认知地图与评价地图第一节认知地图研究概述认知地图: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能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认知地图”资料\青岛老照片意象:曾经感知过的事务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image)。方法:画地图草图、言语描述组成要素:路径、标识、节点、区域、边界。性质:认知地图是头脑中的环境,因此可称之为心理地图(mentalmap)、环境意象(environmentimage)。观点:模拟(analogical)观点和命题(propositional)观点认知地图的特点:多维信息的综合再现、模糊性和片断性、个人差异(当地居民与外来者、活动区域、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人格化地图)认知地图的功能:解决空间问题、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交往功能易识别环境的特征:组织与结构、同一性、意义第三章第二节城市公共意象研究实例——武汉市的公共意象一、城市公共意象图1、区域(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分为三镇——汉口、汉阳和武昌,因此,各镇的公共意象图成近似的扇形结构)2、道路和边界(长江与汉水既是水路要道,又是三镇的天然分界所有主干道都平行或垂直于长江与汉水,并与之共同构成了整个城市的认知结构)3、节点和标志(武汉长江大桥、汉水一桥、黄鹤楼、电视塔、龟山、蛇山、归元寺、东湖等)武汉城市二、问卷资料的归纳与讨论1、本市最美的地点2、象征和值得自豪的地点3、推荐参观的地点4、城市的中心5、易识别性资料\青岛老照片三、城市环境总体评价“脏”“乱”1、其实,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突出的地理特征,市民公认并引以为自豪的标志新建筑群和城市象征,以及境内纵横交错的河道,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点缀其间的孤山、残丘,都是城市中美的要素。2、武汉是一座更新中的老城市。3、武汉是一个占地面积广、中心分散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的大城市。4、武汉是著名的大火炉。第三章第四节校园认知地图研究实例认知地图方法主要以城镇为研究对象,较少应用于中等尺度的环境。然而,大量实际的建筑环境属于中等尺度,(CBD、商业街区、小区、风景区、度假村、游乐园、校园等)这类环境规模适中,使用者接触频繁,易于直接感知和认知。高校校园使用者相对单纯——年龄、文化背景大致相同;使用规律比较简单——三点一线为主;组成元素比较完整——像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便于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结论。另一方面,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换(每年有新生入学)来访者众多,因而校园与环境认知的关系更为密切。清华大学<Q>华中理工大学<H>青岛大学青大校园比较:范围、结构、统一性和意象元素意象空间结构:方向、核心与层次、架构模式同一性:一般意象元素:建筑、道路、场所、标志、区域和边界特殊意象:中心、简略意象、感觉品质讨论:识别、使用和理解重点的范围易识别的校园斜向的捷径绿化和野趣中心和象征统一与变化第三章第五节校园评价地图一、新的H校园认知地图二、情感评价地图功能需要:学****条件、生活条件、休闲娱乐、安静与放松。1、最喜欢的地方(系馆、湖畔、图书馆)2、喜欢的地方(图书馆、操场庭院、小餐厅)3、不喜欢的地方(宿舍)三、审美评价地图美无定则,爱屋及乌,较难定义,共同的审美情趣。四、校园环境总体评价整体特征突出:大、绿、规整、严肃、第三章第五章噪声、拥挤与空气污染第一节噪声一、噪声的定义:噪声是人制造出来的声音?噪声最简单通俗的定义是“不需要的声音”、“不爱听的声音”。噪声通常定义为信号中的无用信号成分。二、影响噪声评价的因素:1、响度2、可预见性3、控制感三、噪声对行为的影响:1、噪声与助人行为2、噪声与绩效3、噪声与交往4、噪声对健康的影响四、减少噪声危害的措施:1、降低交通噪声2、限制施工噪声3、治理商业噪声4、控制生活噪声5、不容忽视的低频噪声(人耳可听范围20~20000HZ,500HZ以下为低频噪声)第二节拥挤一、高密度对人类的影响:短期拥挤的研究(高密度与情感反应、高密度与攻击性、高密度对任务绩效的影响)、长期拥挤的研究(监狱拥挤的研究、学校宿舍拥挤的研究、住宅环境拥挤的研究)二、影响拥挤感的其他因素:个人差异(性别差异、人格特性、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差异、适应水平)、情感条件、社会条件、建筑因素三、对拥挤的理论解释:信息超载、行为约束、生态心理学四、减少拥挤感的措施:空间分隔、缓解交通拥挤、第三节空气污染一、空气污染的来源(汽车尾气、煤烟、工业废气、餐馆与街头烧烤、室内污染(办公大楼综合征、病态建筑、人体污染、建筑与装修材料污染)二、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三、对空气污染的知觉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四、空气污染对绩效的影响放大N倍的世界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