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动量和能量 (2).doc

格式:doc   大小:1,337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动量和能量 (2).doc

上传人:1542605778 2024/5/5 文件大小:1.3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动量和能量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动量和能量 (2) 】是由【154260577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动量和能量 (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200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动量和能量(09年全国卷Ⅰ),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撞,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两者质量之比M/:AB解析:,则总动量为2P,根据,以及能量的关系得,所以AB正确。(09年全国卷Ⅱ)。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解析:,重力做负功,阻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求返回抛出点的速度由全程使用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为零,只有阻力做功为有,解得,A正确。(09年上海物理),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两倍,在下落至离高度h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两倍, :D解析:小球上升至最高点过程:;小球上升至离地高度h处过程: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又;小球上升至最高点后又下降至离地高度h处过程:,又;以上各式联立解得,答案D正确。(09年上海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自行车的设计目的(从物理知识角度)车架用铝合金、钛合金代替钢架减轻车重车胎变宽自行车后轮外胎上的花纹答案:减小压强(提高稳定性);增大摩擦(防止打滑;排水)(09年上海卷),电动自行车骑行更省力。下表为某一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参数。在额定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质量为60Kg的人骑着此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当此电动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为N,当车速为2s/m时,其加速度为m/s2(g=10mm/s2):40:(09年天津卷),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R,质量不能忽略的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加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A解析:棒受重力G、拉力F和安培力FA的作用。由动能定理:得即力F做的功与安培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选A。(09年海南物理),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和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和,速度分别是和,合外力从开始至时刻做的功是,从至时刻做的功是,:AC(09年江苏物理),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B加速度相等时,、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相等时,、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答案:BCD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解析:处理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使用图象处理则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对A、B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F1为弹簧的拉力;当加速度大小相同为a时,对A有,对B有,得,在整个过程中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减小而B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达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大于B的合力(加速度),之后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小于B的合力(加速度)。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tl时刻,两物体加速度相等,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t2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A速度达到最大值,两实线之间围成的面积有最大值即两物体的相对位移最大,弹簧被拉到最长;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其它力对系统正功,系统机械能增加,tl时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即加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并非最大值。(09年广东理科基础)。小朋友从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沿水平轨道滑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D解析:在滑动的过程中,人受三个力重力做正功,势能降低B错;支持力不做功,摩擦力做负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AC皆错,D正确。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09年广东理科基础)。—1s内,—2s内,—2s内,—3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答案:A解析:根据物体的速度图象可知,物体0-1s内做匀加速合外力做正功,A正确;1-3s内做匀减速合外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0到3s内,1—2s内合外力做功为零。(09年广东文科基础),用一轻绳系一小球悬于O点。现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然后释放,不计阻力。小球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A(09年山东卷)“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BC解析:飞船点火变轨,前后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A不正确。飞船在圆轨道上时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B正确。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周期90分钟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24小时,根据可知,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C正确。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也是只有万有引力来提供加速度,所以相等,D不正确。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完全失重,万有引力定律提示:若物体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非重力、弹性力)不做功,且其他力做功之和不为零,则机械能不守恒。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求卫星的速度、周期、动能、动量等状态量。由得,由得,由得,可求向心加速度。(09年山东卷)。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木箱在轨道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与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M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 =2M ,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答案:BC解析:受力分析可知,下滑时加速度为,上滑时加速度为,所以C正确。设下滑的距离为l,根据能量守恒有,得m=2M。也可以根据除了重力、弹性力做功以外,还有其他力(非重力、弹性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B正确。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内能,所以D不正确。考点: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分析提示: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09年宁夏卷),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答案:BD(09年安徽卷),有一个正方形的abcd,顶点a、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b点,自由释放,粒子将沿着对角线bd往复运动。,,,,后增大答案:D解析:由于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是变力,加速度是变化的。所以A错;由等量正电荷的电场分布知道,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点的电势最高,所以从b到a,电势是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由于只有电场力做功,所以只有电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故电势能与机械能的和守恒,C错;由b到O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由O到d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D对。abccdO(09年福建卷),固定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杆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现杆在水平向左、垂直于杆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L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杆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BD解析:当杆达到最大速度vm时,得,A错;由公式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B对;在棒从开始到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其中,,恒力F做的功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于杆动能的变化量与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之和,C错;恒力F做的功与安倍力做的功之和等于于杆动能的变化量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D对。(09年浙江自选模块)13.“物理1-2”模块(1)(本小题共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也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二氧化碳是引起地球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核能、太阳能 、潮汐能、、风能、氢能 、生物质能、地热能答案:AB(09年全国卷Ⅰ)25.(18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静止放置三个质量均为m的木箱,相邻两木箱的距离均为l。工人用沿斜面的力推最下面的木箱使之上滑,逐一与其它木箱碰撞。每次碰撞后木箱都粘在一起运动。整个过程中工人的推力不变,最后恰好能推着三个木箱匀速上滑。已知木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工人的推力;三个木箱匀速运动的速度;在第一次碰撞中损失的机械能。答案:(1);(2);(3)。解析:(1)当匀速时,把三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受重力、推力F、(2)第一个木箱与第二个木箱碰撞之前的速度为V1,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有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学****好资料欢迎下载,碰撞后的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有,即碰撞后的速度为,然后一起去碰撞第三个木箱,设碰撞前的速度为V3从V2到V3的加速度为,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得,跟第三个木箱碰撞根据动量守恒有,,根据能量守恒有,带入数据得。(09年北京卷)24.(20分)(1)如图1所示,ABC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BC段水平,AB段与BC段平滑连接。质量为的小球从高位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在轨道BC段上质量为的小球发生碰撞,碰撞后两球两球的运动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求碰撞后小球的速度大小;(2)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传递规律在屋里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探究这一规律,我们才用多球依次碰撞、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恶简化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轨道上,质量分别为、……的若干个球沿直线静止相间排列,给第1个球初能,从而引起各球的依次碰撞。定义其中第个球经过依次碰撞后获得的动能与之比为第1个球对第个球的动能传递系数。。求为何值时,值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