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商丘市大气颗粒物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33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商丘市大气颗粒物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分析.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4/5/7 文件大小:3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商丘市大气颗粒物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商丘市大气颗粒物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分析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商丘市大气颗粒物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商丘市大气颗粒物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分析??许天峰Summary根据商丘市2017—;通过HYSPLIT模型、PSCF和CWT分析得出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的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研究表明,商丘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超标,冬季存在典型人为源气溶胶影响。商丘市大气颗粒物主要通过短距离的东北、偏东、西南、偏西轨迹输送,输送轨迹主要来源于商丘周边的大气边界层中,PM10同时受到长距离西北轨迹的影响。,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河北南部是PM10的潜在源区。秋季河南西部南部、湖北东北部、,河南东南部和湖北东北部是PM10的潜在源区。冬季山东、江苏、河南南部是大气颗粒物的潜在源区,同时陕西东部北部也是PM10的潜在源区。Key大气颗粒物;商丘市;PSCF;CWT:X513:B:2095–3305(2023)09–0-03研究表明,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空气污染不仅受本地污染源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城市或地区污染源输送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HYSPLIT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对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物的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进行了研究[1-3]。蒋琦清等[4]利用HYSPLIT模型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气团远距离传输规律,进而分析其气溶胶输送路径;王琰玮等[5]应用HYSPLIT模型,基于MeteoInfo软件,通过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高兴艾等[6]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方法,结合轨迹密度分析法(TDA)、轨迹停留时间分析法(RTA)对吕梁市颗粒物输送通道进行了分析;熊健等[7]采用轨迹聚类、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从年、。但目前商丘地区未有针对大气污染物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的研究。使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商丘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特征,应用HYSPLIT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等,将观测到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气象信息相结合,具体研究商丘市大气颗粒物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探索不同输送路径和地区对商丘大气颗粒物的贡献,为商丘市区域大气污染防控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时间段为2017年1月1日00:00—2022年12月31日23:00。用于后向轨迹计算的气象资料来源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lobaldataassimilationsystem,GDAS)数据,水平分辨率为1°×1°。、轨迹聚类分析、PSCF和CWT分析。HYSPLIT模式具有處理多种物理过程、多种气象要素输入场和不同类型污染物排放源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计算大气污染物的输送路径、沉降模式和扩散轨迹。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后向轨迹计算后向轨迹,可以直观了解气流或粒子的运动轨迹[8]。聚类分析是指根据气团轨迹的空间相似度,对所有轨迹进行分组聚类,依据欧氏距离算法总空间方差TSV的突变点确定聚类数,判断研究区域在不同时间段主导气流的方向和污染物的潜在来源。TrajStat软件可以使用多种轨迹分析方法,从长期污染观测数据中识别污染物潜在源区和相对贡献,PSCF和CWT是基于气流轨迹的2种受体模型分析方法[9]。PSCF通过计算经过某网格单元的污染轨迹数和经过该网格所有轨迹数的比值,反映的是一种条件概率,用来描述每个区域(即网格单元)来源强度的概率分布场,CWT计算轨迹权重浓度,可给出所有潜在源区的贡献分布,为了减少轨迹较少区域的分析误差,引入权重函数,具体计算公式可参考。—、,均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颗粒物年平均二级标准值(:35μg/m3,PM10:70μg/m3)。1月。,、;,、。、84μg/m3。对比可知,除夏季外达标,,且冬季质量浓度最高,、。研究表明,,PM10受人为源和自然源共同影响,<,存在明显沙尘天气过程,>,存在典型人为源气溶胶影响。,~10(~10μg的颗粒物),,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说明商丘市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存在典型人为源气溶胶影响。—2022年12月31日逐日4个时次(00:00、06:00、12:00、18:00,UTC)的72h后向轨迹。将轨迹按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别进行轨迹聚类分析,依据欧氏距离算法将每个季节的后向轨迹均分为4类(图1)。春季影响商丘的轨迹主要来自3号偏东轨迹,%,虽然3号轨迹源头来自黄海,但经过江苏北部,轨迹较短且气流速度较慢,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积聚输送,,;1号西北轨迹PM10质量浓度高于其他轨迹,,说明商丘市春季常受到西北方向的沙尘影响。夏季影响商丘市的气流主要来源于海上清洁轨迹2号和3号,%%。受1号西北轨迹气流的影响较小,还受到4号偏南轨迹气流的影响,%。秋季影响商丘市的气流主要来自3号偏东轨迹,气流从山东东部经黄海、江苏北部到达商丘市,与春季3号偏东轨迹相比,秋季轨迹长度较长且气流移速较快,。此外,,,气流来自山西北部,经过河南中西部到达商丘市。与春季相同,秋季1号西北轨迹PM10质量浓度也高于其他轨迹,存在西北方向的沙尘影响。冬季影响商丘市的气流主要来自3号东北轨迹,%,轨迹较短,从河北经过山东到达商丘市,此外4号偏西轨迹同样较短,气流来源于河南西部、南部;,3号和4号轨迹均高于其他轨迹,商丘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主要通过这2类轨迹到达商丘市。从商丘市2017—2022年不同季节后向轨迹高度气压变化可以看出,不同季节的西北、偏北轨迹在垂直方向上均有较大跨度,且轨迹较长,气流移速较快,将气流从西伯利亚、外蒙古等距离较远的地区输送至商丘市。除夏季的3号东南轨迹外,偏东、偏西、西南轨迹均较短,轨迹源头高度为850hPa左右,且随着气流向商丘移动,轨迹高度逐渐下降,气流在边界层输送,有利于颗粒污染物的积聚。结合之前对气流输送路径的分析,商丘市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商丘周边省市的大气边界层(图2)。(PM10)质量浓度大于75μg/m3(150μg/m3)时划分为污染轨迹,否则为清洁轨迹。,%%;其次是秋季,%%;%%;,%%。春季、,;,。春季、秋季和冬季2号轨迹中PM10污染轨迹占比均最低;1号轨迹中PM10污染轨迹质量浓度高于该季节其他轨迹,来自外蒙古的西北气流是商丘市PM10主要来源之一;,高于秋季和冬季各类轨迹,商丘市春季受西北方向的沙尘影响更为明显。,但无法准确反映具体大气颗粒物潜在源区的位置和贡献,潜在源区结合某一种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进行分析,可以具体到特定的大气污染物,对细化大气污染物来源有一定的帮助。基于2017—2022年后向轨迹和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进行分析,探究商丘市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的潜在源区及其贡献,由于夏季大气污染轨迹占比较小,故不做考虑(图3)。—江苏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和湖北东南部等商丘以东地区,主要沿着3号偏东轨迹进入商丘市;CWT高值区与PSCF类似,商丘市周边省市,。,主要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河北南部,CWT同样在上述地区有高值区,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河北南部是商丘市春季PM10的主要潜在源区。、湖北东北部、安徽南部,主要沿着4号偏西轨迹进入商丘市;CWT结果与PSCF类似;河南西部南部、湖北东北部、。秋季PM10PSCF高值区主要在河南东南部和湖北东北部,上述地区是商丘市秋季PM10的主要潜在源区。冬季大氣颗粒物污染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江苏、河南南部等地有高值区,主要沿着偏东和西南轨迹进入商丘市;上述地区中山东西部CWT值高于其他地区,同时陕西东部北部也有PM10CWT高值区,沿着1号西北轨迹输送至商丘市,说明山东、江苏、河南南部尤其是山东西部是冬季商丘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潜在源区,同时陕西东部和北部也是冬季商丘市PM10的潜在源区之一。3结论第一,;除夏季外,,;,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商丘市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存在典型人为源气溶胶影响。第二,根据不同季节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气流主要通过短距离的东北、偏东、西南、偏西轨迹向商丘市输送大气颗粒物,这些轨迹垂直高度变化较小,气流在边界层中输送,有利于颗粒物的积聚,商丘市大气颗粒物输送轨迹主要来源于商丘周边省市的大气边界层。除了上述来源和输送轨迹,商丘市春季、秋季、冬季PM10同时受到长距离西北气流的影响,春季受西北方向的沙尘影响更为明显。第三,商丘市夏季大气污染轨迹占比较小,不进行PSCF和CWT分析。分季节和颗粒物种类对商丘市大气颗粒物进行PSCF和CWT分析。商丘市周边省市,;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河北南部是春季PM10的主要潜在源区。河南西部南部、湖北东北部、;河南东南部和湖北东北部是秋季PM10的主要潜在源区。山东、江苏、河南南部,特别是山东西部是冬季商丘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潜在源区,同时陕西东部和北部也是冬季PM10的潜在源区之一。參考文献[1]王芳,陈东升,程水源,[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6):637-642.[2]石春娥,姚叶青,张平,[J].高原气象,2008,27(6):1383-1391.[3]王郭臣,王东启,[J].中国环境科学,2016,36(7):1931-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