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docx

格式:docx   大小:1,338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docx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4/5/10 文件大小:1.3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GB/Txxxxx—xxxx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XX-XX-XX实施201X-XX-XX发布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Electricvehicletopcontactchargingsystem征求意见稿GB/— 目次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分类 35通用要求 36通信 57电击防护 58电动客车和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之间的连接 69车辆接口、供电接口的特殊要求 610电动客车供电设备结构要求 711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性能要求 712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813急停及异常处理 814使用条件 915维修 916标识和说明 9附录A(规范性附录)控制导引电路与控制原理 10附录B(资料性附录)接近识别和无线通讯协议 18附录C(资料性附录)充电弓及充电弓对接端接口 25 GB/Txxxxx—xxxxIGB/Txxxxx—xxxx1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1范围GB/TXXXX的本部分标准规定了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通用要求、通信、电击防护、电动客车和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之间的连接、车辆接口和供电接口的要求、电动客车供电设备结构要求、电动客车供电设备性能要求、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急停、使用条件、维修和标识说明。本部分适用于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该系统包括非车载充电机和充电自动连接装置。其供电电源额定电压最大值1000VAC或1500VDC,额定输出电压最大值1500VDC。本部分也适用于从现场储能系统(如缓冲蓄电池组等)获得能量的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通用要求GB/T27930-2015电动汽车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GB/T29317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NB/T33001-2018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GB/T18487、GB/T29317中的术语和定义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使用了充电弓和充电弓对接端组成的自动耦合器。见图1。注:a:充电弓;b:充电弓对接端;c:自动耦合器。图1连接方式DGB/Txxxxx—,使用了受电弓和受电弓对接端组成的自动耦合器。见图2。注:a:受电弓;b:受电弓对接端;c:自动耦合器。(ACD)一种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间的主动式物理连接设备,可实现自动电气连接。。。,通过下压方式与车辆顶部的对接端连接,将非车载充电机的电能传输给对接端。,安装在车辆顶部,充电弓与之对接实现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传导充电。,通过上举方式与对接端连接,接受来自非车载充电机的电能。,固定在专用支架或建筑物上,受电弓与之对接实现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传导充电。GB/Txxxxx—,采用自动耦合器为电动汽车提供直流电能的充电系统,由非车载充电机、充电自动连接装置及其对接端等部分组成。-。-。-。(优选值):直流:200V~750V;直流:500V~950V;直流:750V~1500V。直流充电电流优选值:500A,800A,1000A,1500A。-。:连接方式D;连接方式E。,应用于永久连接在电网(电源)的设备和通过电缆与电网(电源)连接为其供电的设备。模式4可直接连接至交流电网或直流电网。连接方式D、E适用于模式4。控制导引功能见附录A。—;电动客车与供电设备正确连接的确认;供电控制功能;断电控制功能。符合GB/-。、连接方式D、E下充电时,保护接地导体的电气连续性应由电动客车供电设备持续监测。在失去保护接地导体电气连续性的情况下,应在100ms内断开S1开关,在之后的100ms内电流应降到5A以下,在之后的1s内断开电气连接,并在之后的5s内断开自动耦合器的机械连接。。.。.。,该值不应超过供电设备最大电流、充电自动连接装置、充电自动连接装置对接端最大电流和电网(电源)额定电流中的最小值。.。.。,应有相应的措施保证连接可靠。,电动客车应有互锁机制,确保只有在动力系统关闭或车辆不可移动时才能充电。以避免意外带电切换。GB/Txxxxx—xxxx56通信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与电动客车之间的通讯采用WIFI无线通讯方式。充电过程中的CAN通信协议应符合GB/T27930-2015。在自动耦合器的连接与断开过程中的通讯协议可参考附录B的要求。.1条款。:供电设备的防护等级应至少IP54;自动耦合器断开状态及耦合连接时,充电自动连接装置及对接端的直流母线电极都不应被人所触及(不使用工具)。站台距离充电自动连接装置或充电自动连接装置对接端直流电极的最短距离d≥3m;客车踏板距离充电自动连接装置或充电自动连接装置对接端电极最短距离≥3m。注:a:客车踏板;b:站台;d:表面最短距离d≥3m。.3条款。,如电动客车制造商有更高要求,则协商确定。.5条款。GB/Txxxxx—.6条款。。。9车辆接口、+/DC-电极上应配置温度监控装置,在充电过程中,供电设备应具备温度监测和过温保护功能。,不应使用电缆加长组件或二次电缆组件连接电动客车和电动客车供电设备。,电动客车和电动客车充电设备应具有系统互锁功能,在充电时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应处于关闭状态或车辆处于不可移动状态。以避免带载断开。当由于故障在充电过程中自动耦合器断开时,不应有引起着火或触电的危险。。,每一对连接的导电电极之间的压力应在80-300N之间。、积雪、冰冻的措施。.7条款。GB/Txxxxx—,。.2条款。,且使用了单相或三相交流供电,则需具备防故障电流保护措施:A型或AC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或满足符合A型或AC型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相关装置。.4条款。。。在充电模式4下,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32(室内)或IP54(室外)。.1条款。.2条款。.3条款。.4条款。.5条款。GB/T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