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鉴定技术导则.docx

格式:docx   大小:5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鉴定技术导则.docx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4/5/10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鉴定技术导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鉴定技术导则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鉴定技术导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T/CEC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T/CECXXXXX—XXXX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技术鉴定导则GuideofTechnicalappraisalforpowerharmonicscauseequipmentfault(草稿)XXXX-XX-XX实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XXXX-XX-XX发布T/CECXXXXX—202XI22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技术鉴定导则1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电力谐波引起电力设备及供用电设备故障的技术鉴定基本流程、咨询与受理、现场勘验、现场监测及技术分析。本导则适用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各方因电力谐波问题引起的电气设备故障开展的电力谐波技术鉴定。其他设备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高压电力系统中畸变负荷发射限值的评估GB/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试技术供电系统及其所连设备谐波、间谐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GB/(待发布后确定标准号)T/CECXXXXX—202X23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GB/T14549、GB/、GB/、GB/、GB/、GB/、GB/T19862、GB/T32507、DL/T1028、DL/T1053、DL/T1198、T/CECXXXX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引起电气设备发热、过载、振动等异常运行状态,导致电气设备发生的故障。。、仿真分析、理论计算等方法,分析定位谐波来源方向。。《电力鉴定导则》(T/CECXXXX)要求。:前期咨询、鉴定受理、现场勘验、现场监测、技术分析、出具鉴定意见等环节,并根据实际鉴定工作的需要可进行适当增减或内容调整。。基于电气设备故障的初步资料,判断是否属于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鉴定范畴,确定是否需要开展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的技术鉴定。。签订鉴定委托合同,明确开展鉴定的相关事项。鉴定机构应具备如下条件:(1)AS或CMA资质。(2)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鉴定过程中使用的相关设备、仪器仪表应经国家法定计量机构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勘验故障设备现场情况,收集相关资料以及现场记录的数据。。根据现场勘查收集的资料和相关数据,提出现场测试的需求和技术方案,通过现场测试掌握故障设备回路及外部供电网络的谐波状况。、试验、仿真等技术手段,对事件整个过程实施技术鉴定和分析。。电力司法鉴定机构根据资料评估、现场勘验、技术鉴定情况,出具鉴定意见。:(1)能显示案涉设备所在电气系统基本情况的图纸等相关技术资料;(2)能显示设备故障发生时情况及处理方式的相关材料;(3)故障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和参数;(4)谐波测试的相关数据和报告(如有)。T/CECXXXXX—,应先咨询委托方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委托鉴定事项、鉴定要求、鉴定用途及相关技术信息等,并结合委托方初步提供的鉴定材料,判断是否属于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鉴定范畴,并判定委托鉴定事项是否具备鉴定技术条件,以及是否能够完成鉴定委托。?开展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设备鉴定,应根据以下现象进行初步判定:(1)线圈类设备,出现局部过热、振动和噪声增大现象,发生绝缘老化、击穿、损坏等;(2)开关类设备,开断遮断能力降低,导致电弧重燃、重燃触头损坏等;(3)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类设备,延时特性改变,误动或拒动。(4)通信电路和电子类设备,发生误动作或元件故障。(5)其他类设备,异常发热、振动和噪声增大,电源模块损坏,测量/计量不准确,使用寿命缩短等。(6)其他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可能发生的情况。,且提交的鉴定材料满足要求的案件,可进行受理。,应选派故障设备类别技术领域专家对该设备发生故障原因进行鉴定。(1)设备故障非电力谐波引起的,应终止鉴定程序,并向委托人出具设备故障原因鉴定结果;(2)设备故障由电力谐波引起的,应指派或与委托人协商选派电能质量技术领域专家作为鉴定人进行后续鉴定。、工作日志,获取故障设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经过等相关信息。、实验数据,以及故障设备检修记录和事件记录等。、生产工况、运行数据、继电保护动作数据记录等。、在线监测装置,调取电力谐波监测数据记录。,查勘与故障设备相关的其他带电设备、现场设施及关联物件上的疑似问题,勘察事发时、事故前后及其他与事故相关的异常情况。、母线若有安装故障录波装置或在线监测装置,则应提取设备故障发生时段及故障前后24h内的监测数据。,应一并提取装置的配套离线分析软件或通用分析软件,以读取录波数据。,至少应包含CFG配置文件和DAT数据文件,必要情况下可以包含HDR头标文件。T/CECXXXXX—,发电、用电企业和电网公司产权分界点处,以及可能必要的谐波传输通道的其他节点进行电能质量监测,根据监测数据评估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现场的谐波含量。、在线式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其功能和技术参数等应满足《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的规定,且精度应符合《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中A级准确度测量方法。(50次)及以下频率的谐波电流;采用低压电压互感器测量2500Hz(50次)及以下频率的谐波电压,采用6-110kV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测量1000Hz(20次)及以下频率的谐波电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一般不建议用于谐波测量。-50次,根据谐波源的特征或测试分析结果,可适当变动谐波次数测量的范围。,监测时段应在设备故障发生的3个月内,且系统运行方式、用户生产工况应与设备发生故障时相同,并包含该电力用户负荷高峰、低谷时段。,以及现场勘验获取的数据,并结合故障设备及其所在电气节点的运行方式、生产工况等实际情况,分析设备故障的过程,判定设备故障的相关原因。、周边主要谐波源、各级母线谐波水平等的技术分析,以对导致设备故障的原因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确定故障设备应具备的电力谐波耐受能力。,分析设备发生故障的回路总谐波畸变率,各次谐波电压、电流是否超过该故障设备的谐波耐受能力,故障设备没有规定谐波耐受能力的,可通过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模拟物理试验或软件仿真试验等方式,分析故障设备受电力谐波的影响程度,还原电力谐波引起设备故障的现象。、发电、用电企业的供配电系统接入电网公共连接点(PCC点)谐波幅值是否符合《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限值。判断条件包括:(1)根据收集的故障发生时刻故障录波数据或谐波现场监测数据,点总谐波畸变率及各次谐波电压、电流是否超过了GB/T14549规定的谐波电压、电流限值。(2)应取测量时段内各相实测值的95%概率值中最大的一相数据,作为判断谐波幅值是否超过GB/T14549限值的依据。(3)点谐波幅值判断公共连接点(PCC点)的电能质量是否符合国标要求。,进一步查找并判断谐波源。谐波溯源分析方法可选择使用相关性分析法、谐波功率判断法、波动量法、二元线性回归法、独立分量法等,或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综合判断谐波源。T/CECXXXXX—,应向委托方出具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的相关要求应符合《电力鉴定导则》(T/CECXXXX)的规定。、委托方提供的材料、相关标准及规范、现场勘验情况、故障录波数据及试验检测数据等进行编制。,应当注明和说明具体原理及依据,并组织电能质量专业领域内相关专家论证,满足鉴定工作的相关要求。,谐波数据,鉴定方法,技术分析的详细过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方面结论:(1)明确故障设备所在回路谐波严重程度与设备受其影响而发生故障的关系,鉴定谐波超过设备耐受能力结论。(2)点谐波水平是否超过GB/T14549规定的限值,鉴定谐波超标结论。(3)判断引起设备故障的电力谐波主要来源,鉴定谐波溯源结论。目次前言 II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44基本规定 45鉴定咨询与受理 57现场监测 7T/CECXXXXX—202X27前言本文件按照GB/—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司法鉴定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鹏、刘桓瑞、姜锐、温春海、史帅彬、马明、王玲、代双寅、宋祺鹏、陈小涛、翟修全。本文件为首次发布。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目次前言 II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44基本规定 45鉴定咨询与受理 57现场监测 7T/CECXXXXX—202X28前言本文件按照GB/—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司法鉴定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鹏、刘桓瑞、姜锐、温春海、史帅彬、马明、王玲、代双寅、宋祺鹏、陈小涛、翟修全。本文件为首次发布。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T/CECXXXXX—202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