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1.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1.docx

上传人:2623466021 2024/5/11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1.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1 】是由【262346602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期考复****整理第一局部::氮气78%,氧气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响原理:4P+5O2点燃2P2O5。操作及要点: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常选用红磷。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①可吸入固体颗粒;②有害气体〔22〕等。社会热点问题:空气质量报告、雾霾、沙尘暴等。水及其组成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通常密度是13,在101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是100℃,水在0℃~4℃之间有反常膨胀现象〔即热缩冷胀〕。电解水的实验反响原理:2H2O通电2H2↑+O2↑电源:直流电;参加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装置及实验现象:装置――水电解器现象——(1)两电极外表都产生气泡,及正极相连的试管和及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为2:1。(2)及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及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结论〔1〕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宏观〕。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微观〕。〔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硬水和软水:定义: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含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检测方法及现象:参加肥皂水,搅拌,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不产生泡沫的是硬水。硬水处理:生活(家庭)中用煮沸的方法;工业上常用蒸馏的方法。净化水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上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低;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的作用::地球外表积的71%被水所覆盖;生物体中大量含水。但是淡水资源缺乏,可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1%。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最多的元素是O。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水污染及防护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防治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通常为无色、无味气态。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是常用的氧化剂。相关的实验〔1〕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O2点燃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2现象: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3〕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2O2点燃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燃爆鸣气)2H2+O2点燃2H2O现象:纯洁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6〕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别离液态空气。〔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反响原理:24△K24+2+O2↑△23223O2↑2H2O222H2O2↑选择装置:①发生装置:***酸钾、高锰酸钾制氧选择固固加热型装置,过氧化氢溶液制氧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②收集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及溶解性,可用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和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查—装—定—点—收—离—熄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场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完毕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正八面体的固体,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作钻头、装饰品等。、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石墨很软,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制作电极。,可用于超导体,新材料等。、用途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下:能及多种物质发生反响⑴可燃性:氧气充足时:C+O2点燃2氧气缺乏时:2C+O2点燃2注意:碳在空气中燃烧常同时发生上述两个反响,由于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很不充分,放热少,且生成有毒的气体,所以应保持空气流通,让碳充分燃烧。⑵复原性:①碳复原氧化铜:2+C高温2+2↑氧化剂:氧化铜,复原剂:C。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②碳复原2:2+C高温2氧化剂:2,复原剂:C。: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的密度。:①可燃性:2+O2点燃22。现象:产生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壁有白色物质。②复原性:及等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响:复原:+△+2。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③毒性:易及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中毒性缺氧,甚至死亡。:①作燃料;②冶炼金属。: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固体2俗称干冰。: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应呼吸①跟水反响:2+H223。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但H23不稳定,H23H22↑,所以加热后,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②及石灰水反响2()23↓2O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提示:该反响是用于检验2的方法。③及C反响:2+:①植物的光合作用,②灭火,③化工原料,④气体肥料。干冰可作制冷剂、:石灰石〔主要成分是3〕和稀盐酸〔〕。:3+22+H2O+2↑::向上排空气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木条熄灭〔不要伸入瓶中〕。注意:药品不能用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因反响生成微溶于水的4,覆盖着石灰石外表阻碍反响的继续进展。也不能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因为浓盐酸挥发出的气体混入2中,使制得的气体不纯。: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小〔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难溶于水。:①可燃性2H22点燃2H2O(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现象: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②复原性H2加热H2O现象:试管壁有水珠,黑色粉末变红色。用途::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假设发出锋利的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假设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反响原理:2442↑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八.?:〔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及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及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及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2、2〔引起酸雨〕、、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4+2O2点燃2+2H2O〔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2H5)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3O2点燃22+3H2O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3,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开展?〔4〕〔1〕放热反响:如所有的燃烧〔2〕吸热反响::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优点有: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合反响和分解反响:①化合反响:A+B+...=C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响②分解反响:A=B+C+...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响氧化反响: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响〔或得到氧的化学反响〕,不是一种根本反响类型。: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催化作用和催化剂:在化学反响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响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响里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原子和离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分子的根本特性及运用:特征: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在分子不断运动。运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只是间隔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组成和种类都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洁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分子间隔发生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气体可压缩等现象也和分子间隔变化有关。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得到新分子,生成新物质。分子及原子的比拟:分子由原子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元素及原子的比拟:元素: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原子构造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及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原子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的性质:相对稳定构造: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的为2〕的构造。稀有气体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到达稳定构造,但到达稳定结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成为阳离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变为8,成为阴离子。化合价的根本知识: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氧元素表示某种元素一个氧原子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意义*注意:、、C、,没有宏观意义,如3O::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意义:①表示某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③表示该物质由何种元素组成。④表示一个某某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写法::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2。:正价在前,负价在后〔3,4除外〕,约简化合价,穿插互换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脚。*注意:化学式中的原子团有多个时要用括号,原子团的个数写在括号外。〔以为例〕核内质子数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282+12原子核电子层根据构造示意图判断原子、阳离子、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构造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阳离子,如3+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阴离子,O2原子数≠,其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常见离子有:阳离子+2+3+H42+3+2+阴离子:O2--S2-42-32-3-4-43-423-〔即原子的个数比〕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注意:a、配平?b、条件?c、箭号?〕?:〔?以2H2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说明反响物、生成物、反响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响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每2个氢分子及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响〔反响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响:③反响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响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响前后质量守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