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df版(鲁教版新教材).pdf

格式:pdf   大小:4,056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df版(鲁教版新教材).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3.9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df版(鲁教版新教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df版(鲁教版新教材)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df版(鲁教版新教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级别):(1)太阳的能量来源: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光合作用、风能、水能)②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煤炭和石油,其能量也来自太阳辐射。③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丰富、廉价、清洁等特性,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昼长、地势、天气①纬度: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一般越大,太阳辐射能越大。②地形: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空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弱,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大。③天气和气候:降水多的地区,空气中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小。④昼长;白昼时间越长,太阳辐射能越大。(周期:约为11年)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4)影响地球自然现象,产生地震、水旱等自然灾害;(5)影响航天活动等1:..:(1)公转特征一致: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公转轨道都近似圆形,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2)物理性质相似:和水星、金星、火星一样,都是类地行星;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1)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太阳光照。(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温度、大气、液态水),如下图所示:【问题举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1)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试分析其主要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匮乏。。西侧高: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东侧反之。,试分析其原因。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雾;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1)我国能源需求量大;(2)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3)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2:..(1)尽量选择纬度较低的地区。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2)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的地区。地势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3)尽量选择恶劣天气少,天气晴朗,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4)交通便利;(5)人烟稀少,有建立禁区的可能;(6)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1)纬度低,发射方向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小,发射效率高,费用少,技术难度低并可延长卫星寿命;(2)射向多,射向范围大,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卫星都可以发射;(3)交通方便,海运方便大型运载火箭运输;(4)火箭落区为海洋,不经过人口稠密地区,安全性好,不污染国土;(5)后勤支持强劲有力;(6)有利于综合开发利用,带动旅游等产业发展。: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者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纪等,分别对应于地层单位宇、界、系等。新生第四新古纪,中生白垩侏叠三;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纪;3.(1)原始地球:地球起源于大约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星云盘内的物质经碰撞吸积,逐渐演化成原始地球。(2)地核、地幔、地壳形成:地球温度逐步降低,内部物质出现分异。密度大的物质逐渐聚集到地球的中心,形成地核;密度较小的物质向上集中,形成地幔和地壳。(3)大气圈:广泛发生的火山喷发,释放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原始大气圈。(4)水圈:随着地表温度下降,气态水发生凝结,通过降雨落到地面,形成由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组成的水圈。(5)生命开始:。(6)生命大爆发:,在相对短暂的2000多万年的时间内出现了一大批生物种类。此后地球进入显生宙。(7)人类诞生:大约180万年前。(1)生物演化①生物演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②分布空间上经历了由海洋向陆地扩展的过程。③生物演化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生物的衰退和灭亡,是另一些生物的诞生和兴盛。(2)海陆变迁①盘古古陆形成于大约3亿至2亿年前的中生代早期,所有大陆联合在一起,大陆周围是统一的大洋。②大约在距今2亿年前分裂成两个大陆: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③距今约6500万年前,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初步显现。3:..)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导致了海陆的变迁、地形的变化,对气候的变化、生物的演化以及一些矿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4)矿产形成地质历史上出现了多个重要成矿期:如前寒武纪铁矿成矿期、古生代后期煤炭成矿期、中生代煤炭成矿期等。【问题举例】(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3)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的岩层,晚于相邻的原有岩层。、过量会导致物种灭绝,分析其原因。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争夺生存空间(人类活动破坏了生物群落中的物质流与能量流)。人类活动及地域联系的扩大侵占了耕地、草地、湿地,使生物丧失了生存的家园;人类过量索取自然资源(森林、草原、生物等)直接破坏物种,使物种减少;环境污染导致一些物种死亡;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壤板结变硬、土地盐碱化等生态破坏,对生物种群构成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战争、核试验及其他意外灾害和事故会导致物种破坏、减少。(百万年前)主要事件冰河时期,±;±±±±:±;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宙中鸟类出现,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被子植物出现,裸子植代物繁荣恐龙出现,盘古大陆(泛大陆)±;卵生哺乳动物出现古地球上95%的生物灭绝,±:..爬行动物出现,昆虫繁荣;±,蕨类繁荣,成煤期两栖动物出现,鱼类繁荣;±;石松和木贼出现,±±;±+5/-30多细胞生物出现2300蓝藻、细菌繁盛2500成铁纪(重要的铁矿成矿期)前寒武纪(寒武纪3600蓝绿藻出现之前的时期):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1)莫霍面:在地下平均约33千米处(大陆部分),纵波、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2)古登堡面: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横波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1)地壳: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是一个连续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2)地幔:介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2800千米。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与地壳构成了岩石圈。(3)地核:古登堡面以下,厚度约3400千米。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5:..(1)大气圈: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可以避免大多数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削弱紫外线对地球的影响,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2)水圈: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3)广义的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狭义的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和。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也是非常活跃的圈层。【问题举例】,为什么?地面上的人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晃动。因为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水中游泳的人只会感觉到上下颠簸。因为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水中的人只能感觉到纵波引起的上下颠簸。(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少量水汽和固体杂质。(2)二氧化碳的作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3)水汽的作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人类生活的舒适度。(4)尘埃的作用: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作为凝结核,促进云雨的形成;影响人的呼吸系统,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对流层:平均12千米左右,低纬度地区大于高纬度地区,夏季大于冬季;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2)平流层:厚度约40千米,其顶部距地面约50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以平流运动为主,是航空的理想空域;臭氧含量较高,水汽和杂质很少,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3)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有若干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的电离层,能反射电磁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分类及其影响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1)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是地面辐射冷却(辐射逆温)。下图表明了这种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6:..图b);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图c);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图d、e)。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二是冷空气下沉(地形逆温)。在山谷与盆地区域,由于冷却的空气会沿斜坡流入山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山谷和盆地的辐射逆温得到加强,往往持续数天而不会消失。三是空气平流(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2)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①出现多雾和晴朗干燥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②加剧近地面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就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位于盆地内,将会更加严重。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麻烦。而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高空,却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2)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7:..(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歉。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气候较干旱,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垂直方向-对流;水平方向-风。:(1)规律: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异→水平运动受热-上升-近地面低压-天气阴雨;冷却-下沉-近地面高压-天气晴朗。(2)等压面的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如下图所示)。:(1)海陆风(2)山谷风(3)城市风8:..(1)风的形成过程地表受热不均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的水平运动,即风。?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的形成原因??根本原因:地表受热不均(3)受力分析(北半球近地面)F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F2-摩擦力-与风向相反;F3-地转偏向力-总是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4)高空中的风与近地面的风的比较高空中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南半球向左,北半球向右;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最终与等压线斜交,南半球向左,北半球向右;:作等压线的垂线(地点位于等压线圆弧位置时,先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再作切线的垂线);第二步:在垂线上绘制箭头,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第三步:确定所属半球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第四步:顺着运动方向绘制。①近地面风向与原箭头成30°~45°夹角②高空风向:与原箭头垂直【问题举例】,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新疆)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9:..月球表面无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其温度很高;夜晚无大气逆辐射,无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散失热量多,使其温度很低。,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减少寒潮造成的损失。,分析塑料大棚是怎样起到保温作用的?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原理,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并说明理由。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等量的太阳辐射使覆盖植被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就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作用。,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沙漠白天天气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科学”?不科学。清晨,大气逆温层存在,大气对流运动微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高空扩散,污染物浓度高;同时日出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弱而呼吸作用强,大气中此时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新疆多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10:..水圈与洋流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为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温度、盐度、密度。(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①水平分布表层海水温度一般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同一海区,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②垂直分布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温度变化大,一定深度以下变化不大;高纬度海区存在冷中间层。(2)海水的影响:①海洋水量多,热容量大,是地球的热量储存库;②海水比热容比陆地、大气都大,可调节大气温度变化;③海水温度增高,体积膨胀,会引起海平面升高;④局部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会引发气候的异常变化。(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①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②洋流:暖流经过海域盐度偏高;寒流经过海域盐度偏低;③径流: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④结冰与融冰:结冰的海区盐度会升高,融冰的海区盐度会降低。(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①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蒸发量降低,盐度也渐低。全球海洋的平均盐度为35‰,最高盐度海域是红海,达41‰;最低盐度海域是波罗的海,小于10‰。②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最高。③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高。④夏季,长江入海水量巨大,(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①盐度:盐度越大,密度越大;②温度:冰点温度以上,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③压力:压力越大,密度越大。11:..①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受盐度和温度的影响,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增大;②密度最小的海域是波罗的海,最大的海域是红海。③大河入海口附近一般密度较小,但密度也可能因为河水裹挟泥沙而增大。④随着深度的增大压力增大,海水的密度也增大。(3)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影响船舶的吃水深度,进而影响核载重量;②不同海域海水密度差异会产生密度流。(1)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等。(2)海水运动的意义;①输送水量、物质和能量;②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天气。(3)风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影响港口建筑、航运、停泊等;②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水质净化,但也会导致污染物的重新悬浮和污染的加剧;③可用来发电。(1)潮汐定义: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运动。名词:高潮、低潮、潮差、涨潮、落潮。(2)潮汐的影响①大型船舶可趁涨潮进出河流和港口;②可利用潮汐建设潮汐电站。(1)洋流的定义: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2)洋流的分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1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海上航行:船舶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②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世界性大渔场主要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和海水上泛的海区;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舟山渔场:台湾暖流与东海沿岸流交汇处秘鲁渔场:上升流(秘鲁寒流)③对流经海域及附近地区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④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污染物扩散,降低污染浓度,但会扩大污染范围。:凸向即流向。: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1)寒暖流交汇使营养物质上泛;(2)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3)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4)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季上层的冷海水下沉,使营养物质上泛;(5)大陆架浅海地区,水浅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问题举例】(1)广阔平坦的泥质海岸。地形平坦,有利于盐田布局;泥质海岸海水不易渗漏,且利于海盐的收集,不易混入沙粒。(2)纬度低、气温高,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利于晒盐。(3)盐度较大,且海水水质较好。?位于副热带海区,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几乎没有淡水汇入;海区较封闭,?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区闭塞,但有大量淡水汇入。(海南的莺歌海盐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有哪些?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海水盐度较高,多淤泥质海岸,滩涂广阔,利于晒盐。13:..(1)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使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2)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季上层的冷海水下沉,使营养物质上泛;(3)大陆架浅海地区,水浅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促进藻类大量繁殖,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饵料;位于大陆架海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营养盐类上浮。: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1)蒸发(2)水汽输送(3)降水(4)地表径流年降水量;流域面积(支流状况);植被;地质条件(土壤质地);蒸发;人类活动取水。14:..)下渗(6)地下径流岩石缝隙;地下水埋藏条件;补给量;地形;地质构造;人类活动(修建水库、农田灌溉、人工抽水、矿坑排水)。(7)人类活动受影响环节人类活动影响结果利或弊地表径流修筑水库、塘坝等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利修筑水库、塘坝、跨流域调水、旱视具体情加大蒸发量改水”、植树造林等况而定蒸发减弱蒸发、削弱抗洪、围湖造田弊调节气候功能下渗精耕细作、植树造林等增加下渗利降水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全年汛期;普遍,尤以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汛期,夏降雨量的雨水东部季风区季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变化最典型汛期,冬春枯水期季节性春季东北春季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积雪融水气温地区永久性夏季汛期,冬季封冻,小河断夏季西北和青藏积雪和流气温高原地区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在河湖泊蓄湖泊水流源头,调节河流水量;在河普遍水量流中下游,洪水期削减河川洪15:..地下水地下水补给稳定可靠,(1)水循环使不同区域的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水体得以更新。(2)促进了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3)促进了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之间的能量转换,调节地表温度。(4)改变地表的生态和生活环境。(5)改造着地表形态。【问题举例】,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青海湖流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但蒸发旺盛;青海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1)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2)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3)水生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4)调节气候能力下降。。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人口、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需求量增长快,地表水不足,过量开采地下水。?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耗水量较大的产业比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节水宣传,号召公民节约用水,缓解地表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修建水库、雨水洪水积蓄设施,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调控地表水资源,达到保护、涵养和回灌地下水的目的。,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地下水短缺,甚至枯竭;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水质变坏)。。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甲河水量减少,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出湖水量(乙河水量)减少,盐分在湖泊中积累;湖滨地区生产生活废水排放,使湖泊中盐分增多。16:..生物圈与植被(如下图)。(1)影响地表环境的形成与变化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②各种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使化学元素发生迁移,影响水体的组成、土壤的形成和岩石的风化。(2)调节和稳定地表环境生物圈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地表平均温度长期稳定在15℃(地面气温)上下。(1)光照喜光植物:叶小且厚喜阴植物:叶大且薄植物类型喜光植物喜阴植物对光要求需要充足的阳光需要少量的阳光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分布位置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森林的上层密林的底层(2)热量: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不同的纬度带形成不同的植被带。如亚欧大陆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苔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从赤道向两极植被景观的变化(3)降水:一般来说,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观。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为森林,200~400mm为草原,在200mm以下为荒漠。从沿海向内陆植被景观的变化17:..风向: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树木的枝叶只生长在树干的一侧,远看就像一面旗子插在地上,这就是旗形树。旗形树冠(5)水分:不同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可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四类。例如,仙人掌属于旱生植物,芦苇、荷花属于水生植物。(6)地形: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减少和水分变化,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7)土壤: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

最近更新

内蒙古兴安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 146页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 146页

山西省吕梁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 145页

江苏省常州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48页

河北省廊坊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48页

冷沉淀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潜在价值评.. 28页

冷沉淀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27页

冷沉淀制备及其对过敏原检测的影响 32页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100题【名师推荐】 14页

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题库含完整.. 43页

职业教育法考试题库及答案(精选题) 26页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 29页

农业银行网点6S管理手册的合规要求 32页

共同决策提高依从性肿瘤内科医患沟通的艺术 27页

全科医生急诊与初步治疗的技巧与策略 28页

全科医学教育与医学文化建设 32页

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医药代表拜访技巧 33页

儿童学习与发展中的性别平等意识 26页

儿保骨科护理进修报告的护理原则与方法 30页

体育运动创业计划书 38页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100题及一套答案 14页

县乡教师选调考试《教师职业道德》题库含答案.. 43页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附参.. 121页

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00道【必考】 18页

职业教育法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夺冠】 26页

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科学传播方法 27页

伍德灯在过敏性结膜炎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27页

伍德灯在心理健康研究中的临床应用 27页

语音厅小游戏策划方案 3页

游戏推广员的周报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