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县一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pdf

格式:pdf   大小:609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县一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6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县一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县一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县一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县一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昆政发〔2020〕33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县一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指导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全力推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提高昆明市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加快建设昆明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现就推进“一县一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发展“一县一业”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一场绿色革命,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大决策部署,昆:..明市将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作为切入点和有力抓手,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更实举措,谋划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革命性转变。(二)基本原则坚持比较优势、效益优先、市场导向、绿色引领、创新驱动、全产业链统筹原则。二、主要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聚焦花卉、林果、蔬菜、山地牧业、特色水产、中药材及茶叶、咖啡精深加工“62”重点产业,全面落实“创名牌、育龙头、抓有机、建平台、占市场、解难题”措施,着力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推动全市“一县一业”产业快速发展。配套支持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遴选3个市级“一县一业”试点县;其他各县(市)区明确一个农业主导产业,列为特色产业县。到2022年,全市择优支持培育100个重点龙头企业,建设70个市级以上标准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将“62”重点产业培育为综合产值千亿级大产业,为促进脱贫成果巩固质量提升、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三、主要任务(一)提升“一县一业”规模化水平坚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推动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集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重点实施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推广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设施,强化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推进:..机械化生产,提升“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批省级、市级标准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尽快形成“产品落在品牌上、品牌落在企业上、企业落在基地上”的闭环。让“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变成农业高端化生产的组织载体、质量保障。加工规模化。大力实施加工提升行动,引导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建设烘干、预冷、加工、储存、运输、配送等设施,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装备水平,减少农产品采后损耗率,提高商品转化率。鼓励企业开展跨区域精深加工,扩大主导产业产品规模。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引进农产品副产物收集、处理、加工的装备和技术,提升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鼓励精深加工产业重点企业和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扩大生产能力。(二)提升“一县一业”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根据村生态环境、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结合县区主导产业,合理规划村特色产业。围绕主导产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因地制宜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重点在推进标准化生产、开展产地初加工、提高产品商品化率、提升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特色产业对县区主导产业具有支持和辅助作用。各村特色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推进标准化生产经营。鼓励行业和企业制定能够彰显行业特色和产品优势的行业、企业标准。组织开展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培训,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技能和方法。建立完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的主导产业标准体系。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应用国家基地标准、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对接国际组织及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关标准,以标准化建设提升主导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鼓励开展种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三)提升“一县一业”绿色化水平“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绿色化。以县域为单位,委托环境评价监测机构开展:..主导产业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评价,摸清农产品产地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划定农产品产地优先保护区、安全利用区和严格管控区。合理利用优先保护区和安全利用区产地资源,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以有机为牵引、绿色为主导,引导生产经营主体不断调整主导产业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和产品结构。生产方式绿色化。推动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经营、科学化施用,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全面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行动,探索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政管理和市场运营机制。扩大绿色有机认证规模。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主导产业“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和产品认证计划,组织、指导、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计划大力开展“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认证、有机产地转换,大幅提高绿色有机基地和产品认证规模,提高认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和产品社会公信力。(四)提升“一县一业”组织化水平提高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落实有关奖补政策,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创业,创建国家、省级和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建设一批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县级示范社创建标准,推进“一村一社”、“多村一社”。大力开展“僵尸社”、“空壳社”清理整治行动,提高专业合作社整体质量。鼓励支持专业合作社在县域内组建联合社,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围绕市场需求,着力培育一批专业技术强、服务质量高、市场化运营规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服务组织提升装备水平、提高技术服务能力,推动开展农机作业、农田灌排、农资配送、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社会化服务,实施跨区作业,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提高农户接受市场服务的意识,构建满足主导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和农民生产实际需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加大对龙头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围绕主导产业,建立重点扶持培育龙头企业目录,加强认定和运行监测,建立竞争淘汰机制。提升服务龙头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全方位助力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国内外龙头企业参与主导产业项目投资开发。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增加研发投入。坚持以招商引资企业为重点,兼顾本土发展后劲足、带动性强的优秀企业,建立服务工作机制,畅通政企联系渠道,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联系走访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运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企业服务工作机制;梳理企业投资情况,制定投资奖补政策。对投资企业,前期做好对接服务,中期做好落地服务,后期做好运营服务。建立稳固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采取订单带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托管托养、代耕代种、吸纳就业等方式,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将主导产业引入现代农业发展新轨道。加大利益联结机制的监督力度,督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从业农户签订协议,采取法律诉讼、信用曝光等手段,强化合同约束,督促诚信履约,切实维护从业农户利益,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从业农户实现绑定发展。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将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发展成效紧密挂钩。(五)提升“一县一业”市场化水平找准市场定位。坚持以市场为主体,引导企业把握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根据产品特点和技术装备水平,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满足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等不同消费主体需求,围绕目标市场开发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产品,培育稳定的消费群体,制定差异化市场营销策略,提升产品品质,改良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培育自主品牌。实施绿色食品品牌培育行动计划,加大农产品(食品)品牌资金投入,结合地区主导产业优势和龙头企业情况,通过产品企业形式,塑造地方地理标志农产品、知名企业和知名产品。积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引导企业强化商标品牌意识,建立完善商标注册、使用、许可、转让、质押、投资、维权等管理制度。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省、市“绿色食品牌”名品、名企评选,组织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名企、名品公益宣传。推进产品营销。加大农产品田头市场标准化建设与改造,支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产地依托和区域优势的田头市场。合理布局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农贸市场,建设完备的产品供应链体系。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县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初加工冷链设施。支持经营主体扩大产品销售范围,提升外销比例,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展销会、对接会、推介会,在省内外设立分支机构、商务平台、专卖店,与大中型超市等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直采供应。培育县域内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加强与主流电商平台对接,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比例。建立诚信体系。制定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完善农业投入品有效监管服务模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建立产品质量检测制度,提升品牌公信力。健全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建立质量追溯系统,纳入省、市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予以监管。支持有条件的市场主体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假、贩假和以次充好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为主导产业品牌培育提供有效保护。四、主要措施(一)支持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对每年被评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并获得省级每年3000万元奖补资金的:..县(市)区,市级财政每年配套补助2000万元,并加强对其在目标创建、项目推进、资金管理、创建经验总结等方面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通过省级动态评价。(二)推动市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在全市遴选出3个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高的县(市)区创建为市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对列入市级“一县一业”示范县的县(市)区,给予每年每县5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市级示范县实行动态管理、年度考评。、产业基础、发展潜力、要素保障等,自愿申报创建市级“一县一业”示范县的县(市)区,在县域范围内选择1个主导产业,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围绕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等5个方面的现状、目标和措施编制“一县一业”创建方案。规模化水平重点突出提升主导产业行业地位、扩大市场份额、挖掘发展潜力;专业化水平重点突出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运用专业化生产设施装备、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构建标准体系;绿色化水平重点突出建设绿色有机基地、扩大产品质量认证规模、推广运用绿色生产技术;组织化水平重点突出提高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培育龙头企业、建立稳固利益联结机制;市场化水平重点突出品牌打造、市场营销、质量管控、诚信体系建设。(市)区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市“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市级有关部门、“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和“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对上报的创建方案进行审查打分,综合县(市)区产业发展现状、创建方案规划、创建措施、发展潜力等内容,在所有申报的县(市)区中择优提出3:..个县(市)区作为昆明市“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初选,报领导小组审定后公示并发布。“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期为3年,市财政对纳入市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名单的3个县(市)区,每县每年安排相应创建补助资金,并安排对应的工作组和专家组对示范县产业发展进行定向指导。市级示范县作为市级重点创建对象,重点推荐参加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申报。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落实力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照农用地管理;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免征蔬菜和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等政策;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信贷支持力度。“自查自评、专家评估、综合评价”的程序,实行动态评价、优进劣汰。创建当年最后一个月,示范县形成自检自查报告,在创建县区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市“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市级有关部门、工作组和专家组组成考核评价组对创建工作进度和成效等逐一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完成后形成评估报告提交领导小组。对于综合评估结果不合格,或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重大疫病疫情瞒报或不报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等“一票否决”情况的,退出创建名单并收回市级补助资金。所缺创建名额从组织遴选阶段创建方案审查打分结果中依次递补。递补名单提交领导小组审核,审核同意后按程序支持创建。(1)财政补助资金坚持权责匹配的原则,具体项目审批权、资金使用管理权和管理责任下放到各示范县,由县级统筹用于“一县一业”示范创建需要的支持环:..节和对象。各县(市)区要制定《“一县一业”示范创建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财政补助资金的支持对象、支持环节、补助标准、补助方式、绩效目标、管理措施等。要按照补短板、强产业的要求,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突出支持重点,科学、合理、高效地管好用好财政补助资金,保障资金绩效。(2)财政补助资金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支持以下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主导产业“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和公共交易场所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包括公用设施、技能培训补助;冷链物流建设。包括仓储设施及专用运输设备补助;加工能力提升。包括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设施设备补助;服务能力建设。包括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质量安全及监管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科技能力提升。包括品种选育、种业创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良种良法引进及推广补助;提升绿色化生产水平。包括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和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业方面补助;品牌打造。包括品牌设计、宣传推广、商标注册和产品市场开拓补助。贷款贴息。对“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从事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贷款贴息补助。“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针对《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八有三档”标准中的薄弱环节补助。保险、融资担保。包括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收益保险等特色保险,创新融资担保方式等方面补助。:..标准制定。行业和企业制定能够彰显行业特色和产品优势的团体、企业标准;组织开展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培训,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技能和方法;建立完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的主导产业标准体系补助。增强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中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各示范县在充分确保带贫减贫的基础上,可统筹使用财政涉农整合资金,支持“一县一业”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补助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到主导产业的发展。(三)其他特色产业县发展其他特色产业县结合已确定的区域特色明显、优势比较突出、产业初具规模、有发展完整产业链潜力、经济效益明显、具备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经营能力且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资金补助,周期3年。支持特色产业县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构建完善绿色产业、绿色生产和绿色经营相结合的标准化体系,坚持错位竞争、差异发展。由特色产业县编制发展方案,发展方案经县区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市级有关部门、“绿色食品牌”工作组专家组对方案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报市领导小组审定,市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后参照市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办法中支持创建、动态评价和资金使用环节实施特色产业县发展。五、组织保障(一)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发展“一县一业”是昆明市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要抓手,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一县一业”发展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合理规划,有序推动,执行有力,落实有效。以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安排部署。昆明市成立市“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专家组和工作组,对各县(市)区推进“一县一业”工:..(二)充分发挥职能职责。市“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能职责支持各县(市)区产业发展,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项目要重点支持。用活用好现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紧盯产业发展的问题短板制定硬措施,为全市“一县一业”工作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市“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专家组对各县(市)区产业发展提出指导意见和专业咨询,市“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工作组为各县(市)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三)加强招商引资。完善昆明市绿色食品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库,支持各县(市)区开展精准、定向、专题招商活动。从创新金融政策、完善用地政策、优化税收环境、实施能源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等方面持续提升昆明市营商环境,鼓励国内外、省内外企业落地、落户,助力各县(市)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四)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实行各县(市)区和市级成员单位双向考核制度。各部门要将各县(市)区产业发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根据各县(市)区组织机构、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及对地方经济带动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形成产业发展情况排名,对排名靠前的在资金和政策支持方面倾斜。同时对市级成员单位在发挥职能职责支持各县(市)区产业发展方面进行监督考核,对发挥职责不力的部门及时要求整改。(五)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借助平面广告、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及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一县一业”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营造“一县一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指导各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在创建过程中发掘亮点、总结经验、提炼产业链各环节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向全市推广。(六)资金保障。切实加大推进“一县一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资金投入,统筹使用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方:..股权投资、农产品保险等方式,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到主导产业的发展。昆明市人民政府2020年11月18日

最近更新

出实招重管理全力服务经济发展软环境 6页

2024年贵州省普安县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公开招聘.. 90页

2024年贵州省松桃县事业单位招聘109人历年高频.. 89页

2024年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事业单位招聘23人历.. 90页

2024年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事业单位招聘59人历.. 88页

2024年贵州省水城县事业单位招聘160人历年高频.. 90页

2024年贵州省独山县事业单位招聘26人历年高频.. 89页

2024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聘64人.. 89页

2024年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招聘4历年高频.. 282页

2024年贵州省绥阳县事业单位招聘214人历年高频.. 279页

2024年贵州省贞丰县工科局招聘5人历年高频难、.. 90页

2024年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 55页

2024年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 55页

2024年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54页

2024年郑州科技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 55页

2024年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54页

2024年重庆传媒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56页

2024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55页

2024年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 56页

2024年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55页

2024年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 56页

2024年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 53页

2024年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55页

2024年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54页

2024年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54页

2024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55页

2024年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 54页

民用爆炸物品事故案例分析 5页

2024年人民法院聘用书记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5页

农业产业发展典型事迹范文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