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pdf

格式:pdf   大小:2,256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2.2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钠及其化合物第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1-第2课时氧化钠和过氧化钠..............................................................................-8-第3课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13-()、,,个别金属如***为液态,A项错误;金属一般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B项正确;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只能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C项错误;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存在,如Au等,D项错误。,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初步侦查发现,一栋地上单层砖结构仓库内储存的金属钠起火。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因为NaO可以与HO、CO反应生成氧气,会使火势更大。222222湿抹布含HO,干粉灭火器能喷出CO,均会与NaO反应。,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4点性质中的()①钠的密度比水的小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①②④①③④D.①②③④D解析Na,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在水面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溶液变红色(生成碱性物质),体现了①②③④四点性质。.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条件不同,,,,所以它能从金属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钠后面的金属答案D解析钠不能从金属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使钠熔成小球,A项正确;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一定小于饱和石灰水的密度,所以钠会浮在液面上,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使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B项正确;溶液底部不会有银白色物质生成,C项错误;因为反应消耗了水,且反应放热,所以饱和石灰水中会有部分溶质析出而导致溶液变浑浊,D项正确。,液体添加完毕后,关闭活塞,打开右边胶塞,向煤油中加入一小块钠,立即塞好胶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处,,煤油与胶塞处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D解析a,b为水,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所以开始会在a处,但反应中有气体产生,所以会上下浮动,故A、B错误;因为没有氧气,所以钠块不能在煤油中燃烧起来,故C错误;因为有气体生成会将水排入漏斗中,所以漏斗中液面升高,故D正确。.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很难完整地观察到反应全过程的有关现象。有人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改进:先在试管内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上面覆盖一薄层汽油,然后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待试管内汽油层消失后,往试管内投入一小粒钠并迅速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1)实验中汽油的作用是。(2)加入钠后观察到液面上有大量气泡逸出,溶液中有色沉淀生成。(3)如果往试管中加入汽油后即投入钠粒,可能发生爆炸,其原因是。(4)写出钠与FeS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4式:。答案(1)加热时汽油挥发,驱赶走试管中的空气(2)白(3)反应放热,使汽油、H与空气中的O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22(4)2Na+2HO2Na++2OH-+H、Fe2++2OH-Fe(OH)↓222解析(1)汽油的作用是易挥发,把试管内空气赶净,起到保护气的作用,隔离硫酸亚铁溶液和空气,避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3)钠和水反应放热,生成的氢气和汽油、空气混合易燃烧发生爆炸;(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钠先与水反应,所得产物再与:..综合分析写出离子方程式:2Na+2HO2Na++2OH-+H、22Fe2++2OH-Fe(OH)↓。2.(),熔点低于100℃B解析钠在常温下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NaO,而钠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淡黄色2的NaO,B项错误。229.(2020海南海口高一期中)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化镁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化镁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出现与水反应的类似现象;然后氢氧化钠与***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氢氧化镁,使溶液变浑浊,溶液底部不会有蓝色沉淀生成。10.(双选)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的是()、B项,都是消耗Na,产生H,2Na→H↑,即投入46gNa,放出2gH,溶液质222量均增大,对于C项,因消耗水而析出NaOH,溶液质量减小;对于D项,钠首先与HO2反应,生成NaOH、放出H,然后NaOH与CuSO反应生成Cu(OH)沉淀,总化学方242程式为2Na+2HO+CuSONaSO+Cu(OH)↓+H↑,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每溶242422解46gNa,生成98g沉淀和2gH,溶液质量减小54g。211.(2021广东惠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8%B解析,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后生成氢氧化亚铁,不能置换出铁;钠与酸反应时直接与酸电离产生的H+反应;***中,所得氢氧化钠的质量是8g,但因为放出氢气,溶液的质量小于100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8%。.若gNa在足量***气中燃烧,生成***化钠固体的质量为(m+)g,则mgNa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为()①(m+)g②(m+)g③(m+)g④(m+)g⑤(m+)①④①⑤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与***,(+)gNaO,也可能生成(+)gNaO,还可能生成NaO和NaO的混合物,222222其质量在(+)g与(+)g之间。13.(1)用金属钠制取过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是,现象是。(2)指出下列各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O:;NaO:。222(3)已知用金属钠生成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①4Na+O2NaO22②4Na+CO2NaO+C22③2NaNO+6Na4NaO+N222在上述三种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是(填序号),原因是。答案(1)2Na+ONaO剧烈反应,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22(2)-1价-2价:..此反应所得产物中只有NaO是固体,而且另一产物N可以把周围环境22中的空气排净,保护NaO不发生反应2(3)题时,如果只简单考虑,则会误认为钠直接与氧气反应最好,但实际上钠与氧气反应时,生成的NaO容易与空气中的O、HO等反应,使产物含有杂质,222故方法①不好。而方法②所得产物中会混有碳杂质,且生成的NaO能与CO反应22生成NaCO,故此法也不好。最好的方法是方法③,产物纯度高,且不易变质。23.(1)如图所示装置,在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块钠,平底烧瓶内是干燥的空气。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钠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51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5是。,,,,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答案(1)钠表面变暗,气球膨胀4Na+O2NaO22(2)①2Na+ONaO②ABCD222解析(1)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O,使钠表面变暗,同时烧瓶内压强降低,气球2会膨胀。:..A,若钠的量不足,则氧气消耗不完,造成进水量少于广口瓶内原空气体积的,结果偏低,合理。B项,若瓶塞未塞紧,钠熄灭冷却时,瓶内气体收缩,外面的空气5会进入瓶内,使气体得到补充,造成结果偏低,合理。C项,若弹簧夹未夹紧,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使部分气体从导管口逸出,造成结果偏高,合理。D项,若插入燃烧匙太慢,钠燃烧时,瓶内气体膨胀,在塞紧瓶塞前,瓶内部分气体从瓶口逸出,造成结果偏高,合理。.某实验小组对中学教材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个可以生成H的反应:①Zn+盐酸,②Na+水。为点燃上述两个反应生成的H,他们设计了图示装22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Na与H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H时,①实验获得成功,②却失败了。他们分2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的用量太少,Na与HO的反应速率太快。于是他们准备增2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3)实验小组查阅钠、煤油、·cm-3、·cm-3、·cm-3,并据此对实验进行改进。在下图改进后的实验中H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2是。(1)2Na+2HO2NaOH+H22(2)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大量H,H与O混合受热易发生爆炸222(3)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中,钠处在煤油与水的交界处。钠与HO反应产生的H使钠浮起,脱离水面,反应停止;当钠表面的H逸出,钠又回222落,与水反应,如此反复,减慢了Na与HO的反应速率2解析Na与HO反应的产物是NaOH和H,反应速率很快,并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发22生爆炸。由于(煤油)<ρ(钠)<ρ(水),故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中,钠处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钠与水反应,有氢气生成,氢气推动钠块上浮,当氢气逸出后,钠块又下沉到煤油:..O发生反应,重复发生上述过程,减慢了Na与HO反应生成氢气22的速率。(),,而NaO与HO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22222中NaO是氧化剂,,NaO常作供氧剂2B解析能与盐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还必须考虑生成物是否仅为盐和HO:NaO+2HCl2NaCl+HO、2NaO+4HCl4NaCl+2HO+O,A项错2222222误;Na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NaO:2NaO+O2NaO,B项正2222222确;NaO+HO2NaOH是化合反应(非氧化还原反22应),2NaO+2HO4NaOH+O↑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a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222222剂,C项错误;NaO常作为供氧剂,D项错误。,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也是水,向试管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右移,静置后液面左边低于右边,则试管内的物质是().***:..,静止后液面左边低于右边,说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结合选项,可知其原因是NaO与水反应生成O,使瓶内压强增大。,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下列叙述正确的22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试管口,,,+2HO4NaOH+O,O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2222222旺,NaOH与酚酞作用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在反应过程中NaO表现出强氧化22性,它能将红色物质氧化而褪色,故滴入酚酞溶液先变红,振荡后褪色。4.(2021山东聊城高一检测)王刚同学将Na、NaO、NaO、NaCO分别投入盛有22223足量盐酸的1号、2号、3号、4号四支试管中,结果他不会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的是()、NaO、NaCO投入盐酸中分别放出H、O、CO气体;NaO与盐酸反22232222应生成NaCl和HO。,火焰呈黄色,并生成淡黄色固体B,将A在空气中露置,最后变成白色固体C。将A、B投入水中都生成D;B与D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则:(1)A是;B是;C是;D是。(2)B与H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3)B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A与H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答案(1)NaNaONaCONaOH2223(2)2NaO+2HO4NaOH+O↑2222(3)2NaO+2CO2NaCO+O222232(4)2Na+2HO2NaOH+H↑22:..在空气中点燃,火焰呈黄色,并生成淡黄色固体B,可知A为钠、B为过氧化钠;钠在空气中露置,经过NaNaONaOHNaCO,最后变成白色223固体C,则C为NaCO,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都生成NaOH,D为NaOH;过氧化钠2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O+2HO4NaOH+O;过氧化钠与2222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O+2CO2NaCO+O;钠与水反222232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方程式为2Na+2HO2NaOH+H↑。22.(2021安徽合肥高一检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浓度增大,,+数目减少,,有O放出2答案C解析2NaO+2HO4NaOH+O↑,有O放出,B错误;因反应时消耗水,同时生成溶22222质NaOH,所以有NaOH结晶析出,原NaOH饱和溶液中溶质NaOH和溶剂水的质量、物质的量以及数目均减少,C正确;因仍然是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浓度不发生改变,pH也不变,A、D错误。,加入NaO时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无色溶液中22含有的物质可能是()(SO)2243答案B解析CuSO溶液和Fe(SO)溶液不是无色溶液,故A、D两项错4243误;2NaO+2HO4NaOH+O↑,NaOH与MgCl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BaCl溶液222222不反应,故B项正确,C项错误。8.(2021甘肃张掖高一检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NaO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222答案A:..HO与NaO、NaO均能反应,但与NaO反应时能产生氧气,因氧气是2222222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O也是气体,故CO与NaO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产生,水与2222NaO反应则会产生气泡而有明显现象,A正确,B错误;在空气中加热NaO与NaO22222的混合物,后者会转化为前者,C错误;将两种氧化物加到酚酞溶液中后,均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而使溶液变为红色,但因NaO具有漂白性,最终会将变成红色的22溶液漂白,D错误。.H+、Na+、Mg2+、N-等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O固体32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3答案D解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HO4NaOH+O,溶液中Na+2222浓度增大;由于发生反应H++OH-HO,所以溶液中H+浓度减小;由于发生反应2Mg2++2OH-Mg(OH)↓,所以溶液中Mg2+浓度减小;NO-浓度基本不变,D正确。+SONaSO相比较,NaO的作用相同的是()+2CO2NaCO++2SO2NaSO++HSONaSO++CrO2NaCrO+NaO2223242答案D解析反应NaO+SONaSO中SO是还原剂,过氧化钠是氧化剂。A、B项反应222242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C项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反应中,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氧化钠、过氧化钠(NaO)、氢氧化钠加入等质量水中,根据质量22守恒,Na反应得到氢氧化钠的质量最大。钠与水反应会有氢气生成,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没有气体生成,二者所得溶液质量相等,且大于Na与水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与水反应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由2NaO+2HO4NaOH,2NaO+2HO4NaOH+O,等质量的NaO、NaO分别222222222加入等质量水中形成的溶液,氧化钠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更大,由上述分析可知,钠与水反应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最大。.艇的下水,意味着中国潜艇技术的重大转型。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潜水艇中供氧体系反应机理的装置图(夹持仪器略)。(1)A装置为CO的发生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为。(2)B装置可除去A装置中可能挥发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装置为O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为、。(4)D装置可除去C装置中未反应的,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E装置为排水法收集O的装置,检验所收集的气体为O的方法为。22(1)CaCO+2H+Ca2++HO+CO↑322(2)HClHC-+H+HO+CO↑322(3)2NaO+2CO2NaCO+O2NaO+2HO4NaOH+O↑2222322222(4)CO2OH-+COCO2-+HO2232(5)取出集气瓶正放于桌面上,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所收集的气体为O2解析(1)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制得的CO中混有HCl,通过饱22和NaHCO溶液除去CO中的HCl。(3)从B装置中出来的CO中含有水蒸气,通过322:..CO、HO均能与NaO反应产生氧气。(4)D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2222是除去CO。(5)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都易溶于水,水溶液都显碱性,A、C、D正确;碳酸钠高温不易分解,而碳酸氢钠受热易发生分解,B错误。(),所以无论含有金属元素的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在灼烧时均呈现该金属元素的特征颜色。(括号中物质为杂质)的是()(NaCO)(SO)(NaHCO)(NaHSO)233244答案C解析NaHCO受热分解成NaCO、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加热除去NaCO中的32323NaHCO,C满足题意。::..(),,用盐酸洗净后,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被检验物质,进行焰色试验,故A正确;在观测钾的焰色试验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故B正确;为了能够更加突出被检验试剂的颜色,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最大限度减少火焰本身颜色的干扰,故C错误;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可用来进行焰色试验,故D正确。.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①NH+CO+HONHHCO32243②NHHCO+NaClNaHCO↓+NHCl4334③2NaHCONaCO+HO+CO↑32322在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①NH+CO+HONHHCO为化合反应;②32243NHHCO+NaClNaHCO↓+NHCl为复分解反应;③43342NaHCONaCO+HO+CO↑为分解反应。32322:..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则B是淡黄色的金属氧化物,即B为NaO,依次可推知A为Na,C22为NaCO,D为NaOH。NaCO溶液呈碱性,A正2323确;NaCO+Ca(OH)CaCO+2NaOH,B正2323确;NaCO+2HCl2NaCl+CO↑+HO,C正确;NaCO性质稳定,受热不易发生分232223解,D错误。~H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所示,其中“○”代表化合物,“”代表单质,A为医学上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G为淡黄色固体,C在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为。(2)反应①②③④中(填序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C+D:。F+C:。答案(1)NaO(2)②③(3)2NaHCONaCO+HO+CO↑22323222Na+2HO2NaOH+H↑22解析A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且受热分解生成三种物质,则可能是NaHCO,由两种3单质受热生成的淡黄色固体是NaO,通常状况下的无色液体可能是HO。联系图222中的转化关系即可推得:A、B、C、D、E、F、G、H分别是NaHCO、CO、HO、322NaCO、O、Na、NaO、NaOH。23222:..),下列各组溶液只能用焰色试验来鉴别的是()、、、、CaCl2232A解析NaCl、KCl的阴离子均为***离子,故只能通过阳离子来鉴别,而钠离子和钾离子只能利用焰色试验检验,焰色试验火焰为黄色的为NaCl,焰色试验火焰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为KCl,A项正确;NaCO、KCl的阴离子不同,故可以通过阴离子的23不同来鉴别两者,如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NaCO,无明显现象的是KCl,B项错23误;CaCl、NaCl的阳离子不同,但钙离子和钠离子不通过焰色试验也能鉴别,如可加2入NaCO溶液来鉴别,如果有沉淀生成,则为CaCl,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C项错232误;KCO、CaCl的阴离子、阳离子均不同,可以通过阴离子来鉴别,如加入盐酸,有232气体生成的是KCO,无明显现象的是CaCl,D项错误。()、碳酸氢钠的稳定性答案D:..试管中温度升高,导致气体压强增大,红墨水出现液面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选项A正确;检验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有氧气产生,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反应有O产生,选项B正确;铁丝的焰色试验为无色,可用来做纯碱的焰色试2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选项C正确;套装小试管加热温度较低,应放碳酸氢钠,题中装置无法达到实验目的,选项D不正确。.,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NaHCO),(NaCO),(NaO),(NaSO),加入适量Ba(OH)溶液,过滤23242答案D解析D项中,Ba(OH)+NaSOBaSO+2NaOH,NaCO+Ba(OH)BaCO↓+2NaOH,消耗22442323了NaCO,而且还增加了新的杂质NaOH。2311.(双选)有两试管分别装有NaCO和NaHCO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233()选项操作判断A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者为NaCO23B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者为NaHCO3C分别加入CaCl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CO223D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CO23答案BC解析A项中发生的反应分别为NaCO+Ca(OH)CaCO↓+2NaOH,2NaHCO+Ca(OH)CaCO↓+NaCO+2H2323323232O,两者均产生白色沉淀;B项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时,NaHCO溶液反应更剧烈;C项3NaCO与CaCl溶液发生反应NaCO+CaClCaCO↓+2NaCl,产生白色沉2322323淀,NaHCO与CaCl溶液不反应;D项逐滴加入等浓度盐酸时,NaHCO立即产生气323泡,NaCO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才产生气泡。23:..,溶于50~60℃的热水中(以下皆同),同时搓点肥皂用来洗衣领、袖口上的污垢,效果绝对比任何清洁剂都要来得好而且又快速。将NaHCO置于干3燥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CO+HO,CO和水蒸气,依次通过盛有323222足量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CO与水蒸气都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故2最终得到氧气。13.(2021山东聊城高一检测),,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答案B解析由NaHC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知:32NaHCONaCO+CO+HO固体质量减轻32322168106168-106=62(NaHCO)(-)g3=?(NaHCO3)则,解得m(NaHCO)=。623(-)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