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仿古屋顶知识.pdf

格式:pdf   大小:5,065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仿古屋顶知识.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4.9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仿古屋顶知识.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仿古屋顶知识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仿古屋顶知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古屋顶正脊,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中国传统建筑的正脊两端常有吻兽或望兽,中间可以有宝瓶等装饰物。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均有正脊,卷棚顶、攒尖顶、盔顶没有正脊,十字脊顶则为两条正脊垂直相交,盝顶则由四条正脊围成一个平面。汉朝以前,正脊平直,汉朝起正脊开始出现两端翘起,曲线,这种做法盛行于唐、宋,到了明、清时期,则多恢复直线。2、围脊是东亚传统建筑屋脊的一种,是重檐式建筑(例如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等)的下层檐和屋顶相交的脊,由于围绕着屋顶,故名围脊。围脊四角有脊兽,根据等级不同,分别为合角吻(吻兽)或合角兽。3、垂脊是东亚古典建筑屋顶的一种屋脊。在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的建筑上自正脊两端沿着前后坡向下,在攒尖顶中自宝顶至屋檐转角处。对庑殿顶的正脊两端至屋檐四角的屋脊,一说也叫垂脊,但另一说为戗脊。垂脊上有垂兽作饰物。其中歇山顶垂兽在垂脊下端,其余则在垂脊中间偏下的地方。卷棚歇山、悬山、硬山等级较低,不一定安置垂兽和蹲兽。-1-:..戗脊,又称岔脊,是东亚歇山顶建筑自垂脊下端至屋檐部分的屋脊,和垂脊成度,对垂脊起支戗作用。重檐屋顶的下层檐(如重檐庑殿顶和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的檐角屋脊也是戗脊,称重檐戗脊。对庑殿顶自正脊两端之房檐的屋脊,一说也称为戗脊,但另一说为垂脊。戗脊上安放戗兽,以戗兽为界分为兽前和兽后两段,兽前部分安放蹲兽,数量根据等级大小各有不同。屋脊六兽与五脊六兽5、关于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小构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向往,让中国古代建筑走进了自己的视野。进而对于建筑文化,遂生兴致。之前看过台湾一位教授——权宝德先生写的一本小册子《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三联出版社的,很不错,里面全是谈了建筑文化的。但权先生的文章,更多地注重大的方面,于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小构件,则仅从中国人注重装饰文化的方面,提及一二。后又见有《华夏意匠》,也是讲中国古代建筑的,讲得很细,但偏重于建筑构件的功能,于建筑文化,亦多有涉猎,但也疏于考证,更像是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与中国古建的教科书。-2-:..但凡遇着有些年代的建筑,都喜欢绕物三匝,一窥究竟。于建筑中的小构件,也是如此。可能大家都有印象,在大型的宫殿、寺庙、道观的屋脊之上,都有一串神兽,这就是今天要说的“五脊六兽”。先说说什么是五脊?五脊,顾名思义,就是五条屋脊。但似乎我们见到的大部分建筑,都只有一条屋脊,何来五条?-3-:..-4-:..叫做歇山顶。歇山式-常见古建筑屋顶的构造方式之一。是古建筑中造型最优美的一种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屋面的下部有四坡,而上部只有前后两坡,两山封护的山花垂直落在下部的屋面坡上。歇山式屋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故又称为“九脊殿”,宋称“厦两头造”。凡是古代重要的建筑,都采用歇山式的屋顶造型。故宫的大殿,基本上都是用歇山式的。而且,歇山式的大殿,一半都以两边屋檐处的悬山上的悬鱼做为结束。-5-:..一般而言,屋脊上装饰的销售,主要是用九个,也有用十个的。九是阳数之极,用九表示着这个建筑的等级非常高,也是非常尊贵的。用十表示圆满,用十的建-6-:..【左起:仙人骑凤、末位为鸱吻】这屋脊上的走兽,排列的顺序也是非常有讲究的的,仙人在前,一龙二凤三狮子,这是第一梯次的走兽;中排的是:四海马五天马六押鱼七狻猊,第三梯次的是,八獬豸九斗牛十行什。先看仙人,为什么要在屋脊上安放一个骑凤仙人?传说:齐国国君齐王,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投无路,后边追兵就要-7-:..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然后是龙,也就是第一位,也有人说为鸱吻。为龙所生九子之一,性好望,多用于装饰屋檐。但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根据《华夏意匠》中所介绍的,在屋顶上装饰水生动、植物的图案,是基于“防火”的观念而来,将屋面寓意为湖海,有了水,就能克火。其实,这是巫术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叫做“厌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龙的说法,是更为准确的。此外,鸱吻,也是存在的,但不是在垂脊上,而是在正脊上。就是宫殿中央大梁的两头,都会装饰鸱吻,也就是-8-:..李允鉌说:据说,鸱吻是佛教传入之后,带来的一种观念。所谓“虬尾似鸱的鱼”,也就是“摩诘鱼”。但“摩羯”为佛教中的一种神鱼,龙首鱼身,其地位类似中国的河神。大藏经《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云:“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噬一切。”隋唐至元,时有以摩羯鱼为纹饰,其中以唐辽金银器及宋时耀州窑瓷器最多。以玉雕琢的摩羯鱼较为少见。未见说摩诘鱼与建筑有何关系。佛教的摩诘鱼,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鲸鱼。但凡说第二个神兽为鸱吻的,大概是把正脊和垂脊给搞错了,才会出现龙,又称鸱吻的说法。故,还是以龙更为确准。龙在其上,龙又是掌管着四海之水,即便是着火了,再打的火也会被浇灭。-9-:..-10-:..第二个是凤,比喻有圣人之德。在这里插一句,中国古代对于建筑构件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向来存在着两种泾渭分明的意见,一种是注重建筑构件的功能性,一-11-:..正是这两种意见的不断斗争,才促使中国古代建筑沿着一条合理的道路去发展,美学与力学、视觉效果与使用功能不得不完全相结合,装饰与功能的目的,很少孤立地去考量。台湾建筑学者权宝德说,中国的建筑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装饰文化。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儒家经典中,记录了许多诸如盛世出麒麟、凤凰之类的粉饰故事,从这个角度上看,作为凤出现在建筑之上,寓意天子有圣人之德,也就不足为怪了。第三个是狮子,代表勇猛、威严。狮子能排到这个位置,还真是靠佛教传入所赐。中国过去是没有狮子的,狮子这种动物,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逐渐深入人心的。而且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文殊师利菩萨的座骑,就是一头青狮子。《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第四位是海马。第五位是天马。第六位是狻猊,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12-:..第八位是獬豸。獬豸,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第九位是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嫡[虫旁]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13-:..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上把这-14-:..邪恶、主持公道之意。这些神兽,在屋脊上,让建筑的天际线,也因此而增添了许多的变化,大概是其功能性的一个补充吧。1简介2仿古建筑面积计算规则3古建筑通用项目4营造法原作法项目砖细工程石作工程屋面工程木作工程油漆工程5营造则例作法项目砌筑工程石作工程木构架及木基层斗拱木装修屋面工程-15-:..油漆彩画工程简介过去沿用至今的较难理解的古建筑工程的名词、术语大都是历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词汇,目前的十建筑施工中还在广泛使用,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为此特予以注释说明(仅限于定额中出现的词汇)。2仿古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台明: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清式又把小型基座叫做台明。2、廊柱:柱之用于廊下前列,承支屋檐者。3、月台:①高大尊崇的主要建筑,除了使用小于上出檐的台基外,台基周围又建有宽大的月台,有的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栏杆,最崇贵的建筑造成三层叠的须弥座形式。在殿堂等建筑中,特别是皇家园林中的主要殿堂前常建有宽敞的月台,上陈设着铜制的兽、缸、鼎等,成为建筑与庭园之间的过渡。②楼上作平台、露者。4、环丘台:是一种平地上垒起来的圆形高台,多为三层,台面逐层向上收缩,是封建社会中一种祭礼拜用的建筑物。5、构架:单体的平面,一般是以柱子的布置来划分空间的,是建筑构架的一个反映。表示梁架系统的平面图叫做构架平面图”。3古建筑通用项目1、砖屏风2、莲花头:莲柱上部,雕莲花形之部分。3、插解:用于纱隔内心仔边条与宕间,转角处之回纺装饰。4、老嫩戗5、椽望板;6、戗翼板7、古式栏板8、古式栏板9、吴王靠10、斗拱11、梁垫、蒲鞋头、云头12、弯形椽13、挂落14、虾弓梁15、预制栏杆件16、预制吴王靠件-16-:..砖细工程1、字碑:正脊或墙门上留备题字之部分。正脊字碑部分,亦称过脊枋。2、全张瓦片漏窗3、软景式漏窗石作工程1、阶沿石:沿阶台四周之石,包括踏步。2、侧塘石:以塘石侧砌,用于阶台及驳岸者。(驳岸:凡滨河房屋,以石条逐皮驳砌成墙岸者。)3、锁口石:石栏杆下之石条,或驳岸顶上一皮石料。4、菱角石:踏步两旁,垂带石之下三角部分。5、地坪石:铺于露台、石牌坊地面之石板。6、石柱7、石栏板8、石磴脚9、鼓磴:柱底与磉石间之石础,因其有花纹与否面有花、素鼓磴之分(即鼓状之柱础)。10、磉石:鼓磴下所填之方石,与阶沿石平。11、抱鼓石12、***台:将军门旁所置之石鼓,上如鼓形,下有基座之饰物,亦用于牌坊及露台阶沿旁。屋面工程1、煤胶:轻煤,黑色颜料,刷黑用。2、厅堂,较普通平房构造复杂,深约六、七界,其构造材料用扁方者,称为扁作厅,用圆料者则称圆堂。3、游脊:正脊用瓦相叠而斜铺者。4、黄瓜环:瓦之一种,弯形如黄瓜状,盖于回顶建筑屋脊处,以代脊用。5、瓦条:脊面以砖砌出之方形起线,厚约一寸。一瓦条筑脊、二瓦条筑脊。6、滚筒脊:正脊下部分成圆弧形之底座,用两筒瓦对合筑成者。二瓦条滚筒筑脊、三瓦条滚筒筑脊。7、亮花筒:屋脊漏空部分,中以五寸筒对砌成金钱形。四瓦条暗亮花筒、五瓦条暗亮花筒。8、七瓦条暗亮花筒、九瓦条暗亮花筒。9、竖带:殿庭自脊处沿屋面下垂之脊。四瓦条竖带。10、三瓦条干塘11、环包脊12、花砖脊13、单面花砖博脊14、围墙瓦顶15、排山:歇山侧面,竖带之下,博风板之上,所筑之一排屋檐。16、花边:盖瓦用于檐口,其边缘作曲折花纹者。-17-:..1718、砖砌泛水19、龙吻屋脊头:龙吻殿庭正脊两端,龙头形翘起之饰物。20、哺龙屋脊头:筑脊两端有龙首形之饰物,称其脊为哺龙脊。21、哺鸡屋脊头:筑脊两端作鸡形之饰物,有此哺鸡者称哺鸡脊。22、预制留孔纹头屋脊头23、纹头屋脊24、雌毛脊屋脊头:正脊之两端如鸱尾之上翘者,又名鸱尾脊。25、甘蔗脊屋脊头:平房正脊式样之一,筑脊两端,作简单方形回纹者。26、吞头:水戗根之兽头形筛物,张口作各物状。27、宝顶木作工程1、椽子:桁上,与桁成正角排列,以承望砖或望板及屋顶之木材,横断面或圆或方。2、弯椽:轩深以轩桁分作三界,其顶界较小,顶界安椽,上弯,称作弯椽,亦名顶椽。3、茶壶档轩:轩式之一种,其轩椽弯曲似茶壶档者,多用于廊轩。4、飞椽:钉于出檐椽之上,椽端伸出,稍翘起,以增屋檐伸出之长度。5、戗角:歇山或四合舍房屋转角处之屋面结构。6、老戗木:房屋转解处,设角梁,置于廊桁与步桁之上者。7、嫩戗木:竖立于老戗上之角梁。8、戗山木:摔网椽下所填之齿形斜木。9、摔网椽:出椽及飞椽,至翼角处,其上端以步柱为中心,下端依次分布,逐根伸长成曲弧,与戗端相平者,似摔网状,称摔网椽。椽数成单,自九、十一以至十三根。10、立脚飞椽:戗解处之飞椽,作摔网状,其上端逐根立起,与嫩戗之端相平者。11、里口木:位于出檐椽与椽间之木条,以补椽间之空隙者。12、眠檐:俗称面沿,钉出檐椽及飞椽尽头,厚同望砖之扁方木条,以防望砖下泻。13、一斗三升:牌科之一。位于桁底与斗盘枋之间,下坐斗一,上架拱及三升。14、一斗六升:牌科之一,即于一斗三升上,再加拱及三升。(牌科:北方谓之斗拱,其功用为承屋檐之重量,使之传递分布于柱及枋之上。牌科之构造,简言之,为联合斗、升、拱、昂而成,不失为中国建筑之特征。斗:牌科中其较大形似斗之立方木块,其上承拱及昂。升:类似升之小立方木块,以承拱昂及连机以增进字放之平稳。拱:版科上似弓形之短木,断面作长方形,介于头号或升品之上。)15、丁字科:牌科之一种,公一面参者。16、十字科:牌科之一种,其内外均出参者。(牌科逐层挑出以承檐重,称谓出参,即北方所谓出跳。坐斗斗面开十字口,拱向内处出参。)17、昂:牌科向前伸出之拱,拱端下垂,作靴脚或凤头状。18、五七寸式:牌科以尺寸分类、制度之一。其坐斗宽七寸,高五寸。常用于华丽之厅堂或祠堂之门第。19、四六寸式:牌科以尺寸分类、制度之一。其坐斗宽六寸,高四寸,比五七寸式为小,适按五七式之八式,故名四六式,以其式样较为小巧,常用于亭阁牌坊等建筑。20、双四六式:牌科式样之一种,较四六寸式大一倍,故名双四六式,此式比例较巨,常用于殿、庭等大弄建筑物。21、枕头木:南方回顶建筑,异于北方之卷棚建筑,在北方卷棚则于顶椽之上覆瓦,南方回机,则于顶缘之上放枕头木,安草脊桁,再列椽铺瓦,其结构称为鳖壳,又名抄界。-18-:..2223、山雾云:牌科两旁依山尖之形式,左右捧以木板,刻流云飞鹤等装饰。24、棹木:架于大梁底两旁蒲鞋头上之雕花木板,微倾斜,似抱梁云。有时升口前后架棹木,形似枫拱,以为装饰。25、水浪机:机常雕以花纹,如水浪,即称机为水浪机。26、蒲鞋头:梁垫之下,复有拱状之垫木,以增梁端搁置之稳固。27、抱梁云:梁之两旁,架于升口,抱于桁两边之雕刻花板。28、瓦口板:锯成瓦楞起伏状之木板,钉于檐口,以稳瓦间空隙。里口木、瓦口板俱能一锯二用,借以节省物力。29、勒望:钉于界椽上,以防望砖下泻之通长木条,形同眠檐。30、闸椽:椽与桁间空隙处所钉之间断木板。31、椽稳板:椽与桁间空隙处所钉之通长木板。32、关刀面33、垫拱板:两牌科间所垫雕刻漏空花卉之木板。34、夹樘板:连机与枋子间之木板,厚约半寸,中置蜀柱分隔之。窗两横头料间之木板,亦称夹堂板。35、望板:椽上所铺以承屋瓦之木板,代望砖之用。36、裙板:装于窗下栏杆内之木板;又长窗中夹堂及下夹堂横头料间之木板。37、长窗:窗之通长落地,装于上槛与下槛之间。38、宫式、葵式:装修中,用于花纹之木条,其合角处直解相接,无环形花纹者,谓之宫式;反之谓之环式,亦名葵式。39、万字式长窗40、乱纹式长窗:(整纹、乱纹:用于装饰之木条,其花纹式样,系通长相连者为整纹,断续者为乱纹。整纹者其内心仔构成之花纹,相连似葵式面多扭曲,空间常饰结子,雕各式花卉,乱纹则似整纹,唯花纹间断,粗细不一。)41、短窗(半窗):常用于次间、厢房、过道及亭阁之柱间,较长窗为短,分上夹堂、内心仔、裙板三部,窗下半墙。(半墙:矮墙,砌于半窗或从槛之下。)42、纱窗:亦名纱隔,与长窗相似,但内心仔不用明瓦,钉以表纱或钉书画,装于内部,作为分隔内外之用。(明瓦:装于窗上之蜊壳,用以采光。)43、摇梗:门窗之旋转轴。44、楹条:凡门窗裙板等四周所虚隙之处,钉一小木条,使其坚固,此木条即名楹条。45、次:两和合窗之间,垂直之木框。又门窗宕装于墙壁者,两旁垂直之框亦称次。(和合窗:窗之装于捺槛与上槛或中槛之间,成长方形向上下开关者。捺槛:装置和合窗之下槛。)46、连楹:门楹之相连者,其外缘作连续之曲线形。47、库门:装于墙门上之木门。48、屏门:装于厅堂后双少柱间或屏列之门。49、将军门:门之装于门第正间脊桁之下者。50、杠档:以木料作杠,镶钉木板,宜用为大门及屏门。51、光子:大门及屏门,中间之横料凡二、三道,称光子。门框除两横料处,中间所用横料名为光子。又板壁除上下槛,中间所用横料,亦名光子。裙板所用横料亦同。52、灯景式:葵式万川、葵式乱纹古式栏杆。53、雨挞:墙外伸出部分以避雨者,又地坪窗栏杆外所钉之木板。54、吴王靠(美人靠):外缘设短术,以双摘钩系于柱,拦成半圆形,高约尺许,花纹流空,称吴王靠。-19-:..5556、结子:用于栏杆及窗之空档,雕成花卉之木块。57、飞罩:与挂落相似,花纹较为精致,两端下垂似拱门,县装于内部者。58、落地罩:与飞罩同,惟两端下垂及地,内缘作方、圆、八解形等式。59、硬木斤销60、卷戗板:即摘檐弯板。油漆工程1、海棠式长、短窗2、书条式长、短窗3、龟六角式长、短窗4、冰纹式长、短窗5、云头:梁首伸出廊桁外雕云形装饰,以承桁条者,或十字科之拱头作云头装饰者。5营造则例作法项目砌筑工程1、虎皮石墙:是用山石砌筑的墙体,用料可以经过加工,也可以不经加工,但砌角的石料最好能预先加工。2、千背山”作法,即不铺灰,用小石片垫稳,砌完后勾缝,最后港灌浆。3、冰盘檐:因砖檐形似冰盘而得名。大式院墙的砖檐绝大多数为冰盘檐。4、馒头顶:在墙身上出拔檐一层(约8分至1寸),在拔檐上用三七灰泥砌碎砖,外抹***刀青灰,长圆形如馒头,应全墙均匀一致。5、鹰不落顶:在墙身拔檐之上,排放一列板瓦(也可无板瓦),上用三七灰泥砌砖胎子,上面砌条砖一层压顶,再用***刀青灰抹部两侧,顶部成馒头尖,两侧成凹面之嵌线,其断面作凹入弧形。)6、墀头:山墙伸出至檐住外之部分。7、须弥座:上下皆有枭混之台基或坛座。(枭,凸面之嵌线如突出弧形。混凹面之嵌线,其断面作凹入弧形。)8、须弥座土衬、圭角、上枭、下枭、束腰、上枋、下枋9、打点:用砖面水将图案揉擦干净。(砖面水:把砖砸成细粉末加水调成浆状。)10、素灰:为各种不掺麻刀的煮浆灰(灰膏)或泼灰。11、梢子砖:盘头砖底下由几种形状不同的砖组成梢子,其外侧转向山墙有琉璃贴面砖,此类贴面砖称为梢子砖。12、枭砖:用于墀头正面盘头砖之下。13、炉口砖:用于枭砖之下。14、半混砖:用于炉口砖之下。15、托山混:又叫随山半混,用于博缝砖下,承托博缝。托山混至墀头转角处转到戗檐砖底下盘头的位置,起到承托戗檐砖的作用。(戗檐砖:墀头上面向前部之方砖。)16、博缝头:置于博缝的头部。17、悬山博缝、硬山博缝:琉璃悬山屋面做法与硬山屋面相同,仅琉璃博缝件治悬山的为悬挂式,而硬山的为镶嵌做法。博缝主要由博缝头、博缝砖和夹部件组成。-20-:..1819、坠山花20、宝瓶:角科斗拱由昂之上,承托老角梁下之瓶形部件。21、云端:为了增加活泼的气氛,墙立面可建成波浪形的云端。石作工程1、土衬:在台基陡板以下与地面平之石。2、陡板:台基阶条石以下,土衬石以上,左右角柱之间部分。3、阶条:台基四周上面之石块。4、垂带:踏跺两旁由台基至地上斜置之石。5、踏跺:台阶一级一级的阶石称踏跺。6、礓礤:不用踏跺而将斜面做成锯齿形之升降道。7、砚窝:踏跺最下一级,只略比地面高出而与土衬平之石。8、如意踏跺:由正面及左右皆可升降之踏跺,无垂带的叫如意踏跺。9、象眼:①建筑物上直角三角形部分之通称。②台阶下三角形部分。③悬山山墙上瓜柱梁上皮及椽三者所包括之三解形部分。10、柱顶石:承托柱下之石。11、鼓径:柱顶石露明的部分,在清代建筑中,一般作成鼓径或写作石镜”。(古镜:柱顶石上圆形凸起承柱之部分)12、门枕石:大门转轴下承托轴之石。13、门鼓石:将外部做成鼓形之门枕石。14、地伏:栏杆最下层之横石。15、抱鼓:带有台阶的栏杆的垂带上一般装有斜栏板和望柱,其尽端置抱鼓石将望柱扶住稳固。16、望柱:栏杆与栏板间之短柱。17、夹杆石:夹在旗杆或夹楼住脚之石。18、埋头:又称为台明的角柱石,位于台明转角处好头石(抱角石)之下。(好头石:于台明转角处的曲尺形石料。)木构架及木基层1、枋:较小于梁之辅材。2、大额枋:檐住与檐柱头间之联络材,并承平身斗拱。3、霸王拳:梁枋头饰之一种,由两凹半圆线三凸半圆线,连续而成之花头。4、博脊枋:楼房下檐博脊所倚之枋。5、采步金:歇山大木,在梢间顺梁上,与其他梁架平行,与第二层梁同高,以承歇山部分结构之梁。两端做假桁头,与下金桁交,放在交金墩上。(梢间:建筑物在左右两端之间。)6、雷公柱:①庑殿推山太平梁上承托桁头并正吻之柱。②斗尖亭榭正中之悬柱。雷公术下面作雕饰,或风摆柳,或垂莲。(太平梁:庑殿推出结构内,与三架梁平,承托雷公柱之梁。推山:庑殿正脊加长向两山推出之做法。)7、柁墩:在梁或顺梁上,将一层梁垫起,使达到需要的高度的木块,其本身之高小于本身之长宽者为柁墩,大于本身之长宽者为瓜柱。(顺梁:与主要梁架成正角之梁。)8、檀:小式大木之桁。9、扶脊木:承托脑椽上端之木,脊桁之上,与之平行,横断面作六角形。(脑椽:最上一段-21-:..)10、老角梁:上下两层角梁中居下而较短者。11、仔角梁:两层角梁中之在上而较长者。12、由戗:庑殿正面及侧面层顶斜坡相交处于骨干构架。13、承重:承托楼板重量之梁。14、飞椽:俗称飞头、飞子,钉子檐椽头部。15、大连檐:飞檐头上之联络材,其上安瓦口。16、小连檐:檐椽头上之联络材,在飞椽之下。17、闸档板:椽头间之板。18、隔缘板:带廊子建筑作装修时,由于隔开檐椽及花架椽,免留空隙鸟雀入屋之板。(花架椽:两端皆由金桁承托之椽。)19、望板:椽上所铺以承托瓦之板。20、瓦口:大连檐之上,承托瓦垄之木。21、棋枋板:重檐下檐,承缘枋之下挑尖头以上之板。22、博脊板:用于重檐建筑下檐承椽枋之上,长按建筑物博脊部们周长,高按琉璃瓦件。23、山花:歇山屋枯两端,前后两博缝间之三角形部分。24、博缝板:悬山或歇山屋顶两山沿屋顶斜坡钉在桁头上板。25、梅花板:博缝板上钉的梅花形之圆木钉,每组七枚。26、桂檐板:在古式店面和宅院平台廊子檐下,以及楼房的平座外檐,要围以挂檐板,即起到遮挡外檐构件的作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性,持檐板通常为扁宽的统长木料,在店面使用,一般作雕刻。平屋顶用的挂檐板上接冰盘檐,桂檐板在楼房则用于楼层交接处。27、挂落板:用于宫殿庙宇楼阁的挂檐板较大,木纹垂直于地面,叫做挂落(与南方称楣子为挂落有区别),有保护木构遮挡雨水之作用。28、楞木:承重上承托之木,以承楼板者,今俗称龙骨(即搁栅)。29、垂花门:在北方的皇家园林中经常采用,是造型丰富,变化多样的一种门。它一般作为内部庭院的大门,或用于居住性或游赏性小园的正门或侧、***,在北京的四合院中是第二道门。30、独立柱式垂花门:又称担梁式垂花门,它仅有一排柱(如一间,柱两根,如三间,柱四根)。梁架与柱十字相交(或丁字相交),梁的两端挑在柱子两侧。31、廊罩式垂花门:这种垂花六是两面对称的建筑,麻叶抱头梁落在前后檐柱上,由于两面者有垂莲柱,梁头两端均向外挑出一个垂步架,垂步大小,或同一般垂花门,或与两侧廊子的上出相等。廊子进深加上两边挑出的两垂步架,为垂花门麻时抱头梁的通长(外加两个梁头长度)。32、一殿一卷或垂花门:即由一个大屋脊悬山和一个卷棚悬山组合起来的屋面形式,前面(即正面)有屋脊,后面为卷棚。一殿一卷垂花门在平面上有四根柱子,前面两根钻金柱,扣面两根后檐柱。主要梁架为麻叶抱头梁,麻叶抱头梁外端与钻金柱成十字形相交,前端挑出,下面悬垂莲柱,里面一端落在后檐柱头上,麻叶抱头梁下面有麻叶穿插枋,枋梁之间装花板、象眼板。33、牌楼:两立柱之间施额枋,柱上安斗拱。檐屋,下可通行之经念性构筑物。34、雀替下云墩35、花板36、霸王杠:又名挺钩,牌楼的各个独立檐楼两边均用铁制挺钩支撑,每楼八根(每面四根),每根挺钩两端各配屈戍一只。挺钩对檐楼既有支撑作用,又有拉扯作用,可以防止檐楼倾复。37、杖杆:为建筑房屋时用的特制之尺。凡是一个建筑的面宽、过深及各个部位构件的尺寸,-22-:..38、穿带:大门左右大边间之次要横材。大门者是木板拼合而成,拼板后,背面穿带。39、角梁:正面及侧面屋顶斜坡相交处(即垂脊),最下一架在斜角线上,伸出至柱以外之骨干构架。40、歇山:悬山与庑殿相交所成之屋顶结构。41、檐椽:屋檐最外一步架上的椽子。42、通雀替:独立柱用。43、壶瓶抱牙:在抱鼓石与柱子之间常拖用壶瓶牙子作为辅助的支撑稳定构件。壶瓶牙子有石质与木质二种。斗拱1、一斗三升斗拱:不出踩的斗供,无昂、翘,大斗上只是有一层拱件,正心拱上用三个槽升子承托正心枋,外购上是一个坐斗三个槽升及一个正心拱,故名为一斗三升。2、一斗二升麻叶斗拱:与一斗三升做法相似,但中间不置槽升面是在坐斗纵中线上向里外出麻叶头,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3、平身科:在柱头与柱头之间,立于额枋上之斗拱。4、柱头科:在柱头上之斗拱。5、角科:在角柱上之斗拱。6、攒:斗拱之全部统称曰攒”。[1]9、单昂:在斗拱前后中线上,自斗口伸出一昂谓之单昂。(昂:斗拱上在前后中线上,向前后伸出,前端有尖向下斜垂之材。详图107。)10、踩:斗拱上每出一拽架谓之一踩。详图107。(拽架:斗拱上翘或昂向前后伸出,每一踩长三斗口,谓之一拽架。详图105)11、三踩单翘斗拱、三踩单昂斗拱:斗拱若向里外各出一踩,里外均用翘,叫三踩单翘斗拱。若里外使用昂,就叫三踩单昂斗拱。这种里外一致的做法,前者叫留字斗拱,后者多用于牌楼,叫牌楼斗拱。自五至十一踩斗拱,常用单翘单昂、单翘重昂、重翘重昂、重翘三昂等。详图107。12、重昂:斗拱上用两重昂谓之重昂。详图107。13、重翘:斗拱上用两层翘谓之重翘。详图107。14、品字斗拱:这种斗拱里外相同,在出挑的方向上只用翘不用昂,仰视如“品”字形,用于大殿内部金柱头上,它两侧可承接天花枋。详图107。15、垫拱板:正心枋以下,平板枋以上,两攒斗拱音之板。详图131。16、外拽:斗拱柱中心线以外之部分。17、拽枋:里外万拱上之枋。(万拱:在瓜拱上承托正心枋或拽枋之拱。)18、里拽:斗拱正心线以内之拽架。19、音才拱:不在正心线上之拱。20、拱眼:拱上三才升分位与十八斗分位之间,弯下之部分。(十八斗:斗拱翘头或昂头上,承上一层拱与翘或昂之斗。)21、盖斗板:每斗拱一空、一拽架、计一块。木装修1、抱框:柱旁安装窗牖用之立框,亦称抱柱。因柱子是圆面不好安装门窗,所以加作抱框。-23-:..23、门簪:大门中槛上,将连楹系于槛上之材。4、楼条:格扇上部仔边以内横直撑之细条。(仔边:格扇内楼子之边。)5、直折线、曲线形边框什锦窗:6、扁额:横为匾,竖为额。安置在建筑物明间的檐下。(明间:建筑物正面两柱间之部分。)7、井口天花:所谓井”即天花支条(尺寸同贴梁)横竖相交组成的大方格、天花板按井口大小分块。天花支条交点固定在帽儿梁上,帽儿梁用挺钩挂在梁架上。在建筑物的内部,四周有天花梁(垂直于檐面)和天花枋(平行于檐面),贴梁便于梁枋结合。(贴梁:安天花用,贴在天梁旁之木材。帽儿梁:天花井支条之上,安于左右梁架上以挂天花之圆木。挺钩:帽儿梁用,铁质,将帽儿梁吊挂在上层梁架,每根帽儿梁用挺钩八根,长度按构架大小酌定。支条:构成天花井格之材。天花梁:在大梁及随梁枋之下,前后金柱音,安放天花之梁。)8、木装修:我国古建筑以大木骨架承重的方式,柱间的墙体和装修起着围护作用。墙体是“实”的围护间隔物,而装修是“虚”的围护间隔物。门窗格扇,在中国建筑中一概叫做装修,按地位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两大类,在构造法上完全一样。9、绦环板:格扇下部较小之心板。10、藻井:在尊贵建筑室内顶部中央升起的穹隆形构造物叫做藻井。藻井象伞盖一样,高于天花之上,是一种特别的小木作结构,也是室内装饰的重点。11:过要:即木过梁。屋面工程1、苫背:就是用防火保温的材料在望板之上做成基层,其功用在于室内保温及配合瓦顶防水,并可就木屋架的举架作出囊度,使整个屋顶的曲线更加揉美自然。(举架:为使用权屋顶斜坡或曲面而将每层桁较下层比例的高之方法。)2、庑殿:屋顶前后左右成四坡之殿。3、攒尖建筑:凡瓦面、脊集中交汇于顶尖的屋顶式称为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