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pdf

格式:pdf   大小:1,08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0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章文字学6章学第一节和文字学一、文字的性质(一)文字和字符文字(character,writing)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文字是以字符(graphicsign,graph)为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文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是字符(字或母字)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包括音素(音位)、音节、语素、词等。不代表语言单位的符号不是字符。如交通标志、商品包装上图形标记等。字符除了包括字母和字以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符号,如阿拉伯数字、科学符号、标音符号(如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等)、标点符号等。广义的文字包括这些特殊符号文字有三个要素:音、形、义。我IЯ(二)文字和语言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现象,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联系:文字和语言都是符号系统。都没有阶级性。/13:..区别:。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语言不依赖于文字,没有文字,可以有口头语言。但没有无语言作为基础的文字。,文字只是辅助性交际工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语言是渐变的。而文字可以因势利导加以改革,文字是可以突变的。。文字对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文字将语言的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扩展了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文字弥补了语言时地的局限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书面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或减少方言间的语音障碍,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范围。其次,文字不只是记录语言,还能积极促进语言的发展。用文字写成的书面语是经过推敲、提炼、加工的,书面语一般比口头语更严密简洁,语汇更丰富,语法更规范。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如/13:...二、文字的类型文字可以从不同角度分为各种不同类型。从人类文字的发展历史来看,根据文字的来源,文字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自源文字是独自创造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中国的汉字等。借源文字是借用或借鉴其他语言的文字形成的文字。如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来看,文字可以分为意音文字和表音文字。意音文字又可分为表词文字和语素文字,表音文字又可分为音节文字和音素(音位)文字。下面只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的角度谈文字的类型。(一)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根据文字符号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将文字体系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类。,表意文字可以分为表词文字和语素文字两类。1)表词文字表词文字的一个字符一般表示一个词。一些古老的文字体系如古汉字、古苏美尔文字、早期古埃及文字等都属于表词文字。表词文字记录的词,可以是单音节词,也可以是多音节词。如古苏美尔语、古汉语都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而古埃及语则是以多音节词为主的。2)语素文字语素文字的一个字符一般表示一个语素。/13:..汉字由古代的表词文字发展为现代的语素文字,就是因为以单音节词为主的古代汉语发展成为以多音节词为主的现代汉语。由于现代汉语中一个字一般表示一个语素,包括单独成词的语素和不单独成词的语素,所以现代汉字已成为语素文字。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表意文字,除了汉字以外,古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古玛雅文字等也都是表意文字。但这些古老的文字都已经消亡,唯独汉字沿用至今。。表音文字的字符一般称为字母,一个字母一般代表一个语音单位:音素(音位)或音节。表音文字根据符号所代表的语音单位,可以分为音节文字和音素文字两个小类。。除了已经消亡的古代音节文字以外,,后来借用了汉字的某些结构创造了日文字母——假名,一个假名代表一个音节。片假名是取汉字楷书字的偏旁或笔画而成的。如取“伊”的“亻”变成“イ”。片假名用于记录外来语和特殊语汇。平假名是从汉字的草书变来的。如“ゃ”是由汉字“也”的草书变来的。平假名用于一般书写和印刷。/13:..而一个字符一般又是由几个表示音素的部件构成的。如:“、?、?、?”。其中表示辅音的部件有19个,元音部件21个,因此有人把这种部件看作字母,把谚文看作音素文字。(音位),也称作音位文字。音素文字根据字母表示的音素的性质,又可分为辅音文字和元音-辅音文字两个小类。1)辅音文字辅音文字的字母只表示辅音音素,不表示元音音素,或用一些附加符号表示元音。一般也称为辅音音素文字。这种文字一般是一些比较古老的文字,如各种古闪米特文字(包括腓尼基文字)、古希伯来文字、阿拉伯文字等。辅音文字只记录辅音,不记录元音,不能准确完整地记录语言,所以除了已经消亡的文字以外,后来都被元音-辅音文字或音节文字所取代。2)元音-辅音文字元音-辅音文字既有表示辅音的字母,又有表示元音的字母。一般也称为元音音素文字。元音-辅音文字是在辅音文字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最早的元音-辅音文字是在腓尼基辅音文字基础上形成的希腊文字。后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元音-辅音文字都源于希腊字母,其中最通行的是拉丁字母(又称罗马字母)和斯拉夫字母(又称基里尔字母)。/13:..言中所有的词语。。除了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以外,传统上有人认为还有所谓“图画文字”,也有人称为“句意文字”。但是所谓“图画文字”或“句意文字”的图形没有与具体的词语产生固定的联系,人们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幅图画的意思,其性质与今天常见的交通标志、商品包装上的图形标记等是一样的,并不是真正的文字。三、文字学(一)文字学的任务文字学就是研究文字系统的科学。文字学主要研究文字的性质和类型,文字的结构和功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文字的改革和规范,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文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字信息处理等问题。思考与练****一、什么是文字和字符?文字和其他符号有什么不同?二、文字与语言有什么关系?三、举例说明文字的各种类型。四、根据构字部件与字母的区别,你认为谚文应该看作音节文字还是音素文字?为什么?五、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文字学与语言学的学科关系?为什么?第二节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一、文字的起源。(一)文字的前身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采用的记事手段/13:..,组合图形来记事。这样一是比用实物简便,二是可以标记较为复杂的内容。记事的图画只能表示大致的意思,没有与语言的词语相对应,图形的组合排列,也没有和相关词语的语法顺序对应,所以记事图画不能算是记录语言的文字。但是,记事图画是文字产生的基础。如果将图形和表达事物的词语稳定地联系((即与语言中的声音和意义建立了固定的联系))起来,将图形的顺序按词语的语法顺序排列,就成了最初的表词文字。最初的文字绝大多数都是来源于记事图画,只有极少数文字源于抽象的符号,如汉字“五、六、七、八”。各种独立形成的自源文字都是从图画发展为表词文字的。如古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甲骨文。二、文字的演变文字体系的演变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某种文字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二是某种文字系统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播演变。文字体系演变的总趋势是向表音化方向发展。(一)表意文字的演变最早的表意文字(四种文字),都是象形文字。由记事图画发展而来。记事图画与语言中的词有了固定的联系,就演变为表意文字。/13:..除了汉字以外,古埃及文字、古苏美尔文字(楔形文字)、古玛雅文字等表意文字早已不传,只有古汉字历尽3000多年的多次文字变革,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演变为现行楷书,一直充当汉语的记录工具。汉字的结构演变表现为表意要素向表音要素再到意音符号演变的过程。比如汉字在甲骨文时期象形字很多,假借字也不少,形声字还较少,但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已占80%。汉字从甲骨文到现在,也已经使用了3000多年。后来汉字的形、意、音虽然有很大变化,有些字符已不能明确表意表音,但现代汉字仍然保持着以形声字为主的格局,也没有向纯表音文字自然转化的趋势。(二)表音文字的演变世界上的纯表音文字,都是通过借用或借鉴的方式形成的,都是国际文化交流传播的产物。希伯来文字叙利亚文字阿拉米文字伊朗文字阿拉伯文字闪米特文字/13:..(腓尼基文字)希腊文斯拉夫字母最早的辅音文字是各种闪米特文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腓尼基文字。腓尼基人和其他闪米特人在古埃及文字的辅音字母的影响下,创立了纯辅音文字。腓尼基音素文字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成为后来所有音素文字以及一部分音节文字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东方,首先在腓尼基文字基础上产生了阿拉米文字。阿拉米文字又形成四个主要分支:希伯来文字、叙利亚文字、伊朗文字和阿拉伯文字。其中最重要的、至今广泛使用的是阿拉伯字母。在西方,首先在腓尼基文字基础上形成希腊文字。希腊人在借用腓尼基文字时,仿照按首音原则创制辅音字母的方法,创制出元音字母,形成元音-辅音文字。此后,希腊人将希腊字母广泛传播。后来,西方几乎所有音素文字都源于希腊字母,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纯音节文字,也是通过借用借鉴形成的。古波斯文是在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古印度文字和埃塞俄比亚文字都是在闪米特辅音文字的基础上改造形成的;日本的假名是在汉字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朝鲜语的谚文则是在汉/13:..都是征战、贸易、文化交流等传播的结果。三、文字的改革和规范文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问题,影响社会交际。为了让文字更好地适应语言的发展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人们需要对文字进行人为的干预,这就是文字的改革和规范。(一)文字改革文字改革有两种情况:一是文字体系的整体更换,二是文字体系内部的局部调整。文字体系的整体更换,又包括文字类型的改变和字母体系的改变两种情况。文字类型的改变是从一种文字类型变成另一种文字类型。如表意文字变为表音文字。字母体系的改变是不改变文字的类型,而是把整套字母更换为另一套字母。表意文字变为表音文字主要是原来借用汉字的国家、民族改用表音文字。音素文字改换整套字母比较常见。如印度尼西亚最先使用印度字母,后来改用阿拉伯字母,最后又改用拉丁字母。土耳其也由阿拉伯字母而改成拉丁字母。前苏联曾将原来使用阿拉伯字母的各种少数民族文字改为拉丁字母,后来又改为斯拉夫字母。蒙古人民共和国于1930年废除了原来的蒙古文字而改用拉丁字母,1940年又改用斯拉夫字母。我国维吾尔族古代用回纥字母,后来改用阿拉伯字母,一度将阿拉伯字母改为拉丁字母,现在又/13:..文字体系内部的局部调整包括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增减字符的数量,改变部分字符的写法,改变字符的拼写方式、书写顺序方向等。如中国大陆推行简化汉字,改竖行书写为横行书写。拉丁字母最初只有21个字母,后来增加到26个,俄语斯拉夫字母由原来的37个减少到33个。英语的文字拼写法也进行过多次改良,以改善字母与读音脱节的现象。汉字是现今世界上仅存的表意文字。对汉字的优缺点、汉字应否改为拼音文字,人们至今存在各种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认识。我国从19世纪末开始就不断有人发出文字改革的呼声,要求实现拼音化。至于汉字的体系能不能彻底改革,实现拼音化,现在还很难作出肯定的回答。至少目前还没有对汉字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可能。由于汉语中同音语素特别多,一旦实现拼音化,就会造成区别不同语素的困难。即使单音语素可以结合成复合词以示区别,但又存在如何分词的问题。其次,汉语方言差异很大,共同语尚待推广普及,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拼音文字势必会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此外,汉语有大量的历史文献,如果改用拼音文字,如何继承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问题。/13:..文字规范是为文字的使用确定全社会共同遵守的各种标准。文字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字形规范、字音规范、字序规范、用字规范、字符组合规范等。字形规范是规定标准字形,废除异体字。字音规范是规定字的标准读音,消除异读字。字序规范是规定字的排列顺序,主要涉及汉字。字序规范包括确定字的笔画、笔顺和部首,以便辞书编纂、索引编制、文字检索、文字输入等可以利用字形给字定位、编码。用字规范是规定字的使用规范,对于汉字来说,主要包括规定繁体字的使用范围,确定人名、地名、译名的用字规范以及数字使用规则等。用字规范问题在当前我国对外开放、计算机文字处理广泛普及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字符组合规范主要涉及拼音文字,包括大小写规范、分词书写、换行规则等。思考与练****一、古代文字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产生的?二、为什么独立产生的成熟文字系统都是意音文字?为什么表音文字都是借源文字?三、简述文字传播的主要脉络。四、影响文字形体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五、文字改革和文字规范有何不同?你认为现在汉字该不该、能不能进行拼音化的改革?/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