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伤寒论》中阴阳脉法辨析.pdf

格式:pdf   大小:50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伤寒论》中阴阳脉法辨析.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5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伤寒论》中阴阳脉法辨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伤寒论》中阴阳脉法辨析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伤寒论》中阴阳脉法辨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医老苗说《伤寒论》《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诊察人体的脉象时虽然显露细微,但脉诊以阴阳为纲领,通过阴阳二气的动态变化,从而与辨病辨证相结合,能够为治法方药提供依据,得出一定的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言:“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表明阴阳是疾病诊断的纲领,望诊、切诊都应先辨别阴阳,分清其阴阳属性,判断疾病的病机,病情进展及预后等,从而更准确地制定治疗原则。且医家张景岳言:“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由此可见,阴阳学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贯穿于整个辨脉,乃至整个疾病的全过程。万物万象皆有阴阳,辨脉也理应如此。仲景在《伤寒论》中将各种脉象大致划分为阴阳两类,是一种归纳性强又极具纲领性的分类方法,也是临床辨脉的总纲领。《伤寒论》原文中提到脉阴阳的共有9类,整理所得:“脉阴阳俱浮”(第6条)、“阳浮而阴弱”(第12条)、“脉阴阳俱停……但阳脉微者……但阴脉微者”(第94条)、“阳脉涩阴脉弦”(第100条)、“阳脉微……阳脉”(第245条)、“浮为阳,芤为阴”(第246条)、“脉阳微阴涩而长”(第274条)、“脉阴阳俱紧”(第3条、第283条)、“脉阳微阴浮”(第290条)。书中多次提及阴脉、阳脉,然脉虽以阴阳分类,但其在不同语境中却有完全不同的含义。笔者研读整理后大致分为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即诊脉后所得脉搏的形象与动态,包括位、数、形、势等四个方面。《伤寒论·辨脉法》:..: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这是按照其脉形,脉势及流动速度等分类,大抵阳脉多代表脉位浅、脉率快、脉势强盛滑利的脉象;阴脉多代表脉位偏下、脉率慢、脉势无力涩滞的脉象。阳脉多有余,属阳证;阴脉常不足,属阴证。阳病而出现沉微弱等阴脉,反映正气衰败,抗邪无力,“阳去入阴”,病势逐渐加重。而阴病出现浮大滑数等阳脉,多为正气恢复,奋起抗邪,“从阴出阳”,病情逐渐好转。《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第七》中“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指的是阴病之脉象,即阴脉。属于此类的还有《伤寒论》第246条“浮为阳,芤为阴”。上述这种对脉象进行阴阳分类的方法,对后世脉学的研究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指导临床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尺脉为阴《难经》首先提出寸关尺这一概念。《难经·二难》云:“脉有尺寸,何谓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即寸后尺前之间,阴阳之界限也。故以关部为准,寸部为阳,尺部为阴。《桂林古本伤寒论·平脉法》中提到:“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明确指出寸关尺部位是气血汇聚的地方,由此来划分阴阳。《伤寒论·辨脉法》中“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曰:何谓阳不足?答: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从中可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尺寸相应则阴阳相平,同医家景岳所言“以尺寸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伤寒论》少阴病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这里的阴和阳就是寸脉和尺脉,寸脉微提示邪气微,尺脉浮说明阳气复,正盛邪衰,疾病将愈。《伤寒论》第94条中“脉阴阳俱停”,这里是指尺脉寸脉均诊而不得,:..此外,《伤寒论》太阳病58条误治中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也可与前文“此脉阴阳为和平”相呼应,用寸尺脉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推得脉象均匀,气血调和,阴阳趋向平衡则疾病自愈。在《伤寒论》中,脉阴阳以此意居多。其中第3条、第283条“脉阴阳俱紧”、第6条“脉阴阳俱浮”等均是寸关尺三部之脉,即寸口脉。后世将此种分类逐渐完善,寸脉主侯上焦心肺、头面及皮肤腠理,此为阳;关脉主侯中焦肝胆、脾胃及腰腹,此为阴阳之间;尺脉主侯下焦肾、前后二阴,此为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伤寒论·序》中说:“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阳,三部不参。”仲景指出诊脉不规范之处,表明诊脉应三部皆参。《伤寒论》第86条云:“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证实了察上部脉象以诊病,加之《伤寒论》第247条“跌阳脉浮而涩”,说明仲景的确做到上中下皆察。故张喜奎等认为,《伤寒论》阴阳脉非手之一部脉。阳脉为上部之脉,阴脉则指下部之脉,即趺阳脉。其认为脾胃为营卫之本,故《伤寒论》第12条“阴弱”为跌阳脉弱,即脾胃虚弱,从而导致干呕。《伤寒论》27条“阴涩而长者”则是趺阳脉由涩转长,脾胃逐渐恢复,为欲愈之象。笔者认为,此分类方法通过趺阳脉的变化,除提示脾胃疾病外,亦能够反映整体的气血运行及疾病发展,推测疾病的转归。由此可知,在临床实践中,要避免被古人经验所束缚,不可以诊局部而定整体。,医者指力的轻重决定了切脉的深度,能够侧面显示出脉搏部位的深浅以辨阴阳。以浮沉别脉之阴阳,也是《伤寒论》中常见的分类方法:所在部位接近皮肤,较浅显,轻按浮取即得者为阳脉;反之,所在部位在肉下,重按沉取始得者为阴脉。《伤寒论》第94条中“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先下之而解”,以浮沉揭示了疾病部位的不同。《伤寒论》阳明病245条“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这里脉阳微、阳脉实意为浮取脉微弱或充实有力。又如《伤寒论》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第100条“伤:..外,且《诊家枢要》云:“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及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表明轻取在皮肤属阳,重按在肉下属阴。需要注意的是,《伤寒论》太阳病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由于原文并未直接提及脉象,医家对于此处阴阳代指病机还是脉象仍存有争议。脉示人体阴阳变化脉之阴阳表面上是脉象、脉位,实际上是展现一种人体的阴阳动态变化。在《伤寒论》中,由于失治误治所致的多汗、数下而伤津耗气时,仲景常用“无阳”、“亡阳”、“阴阳俱虚”来表示,以阴阳这一相对概念来指代人体气血津液的耗伤与不足。脉为血府,心主血脉,心阴、心血是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气、心阳则推动气血在脉道中正常运行。心阴心阳相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脉搏跳动。《伤寒论纲目》曾提到:“病气之阴阳既成,脉之阴阳必应。阴病在脏在里,得阳脉,则正气有余。阳病在腑在表,得阴脉,则正气不足。”说明人体脏腑阴阳与脉阴阳之间存在着呼应关系。同时姜建国教授认为,人体脏腑得病以后,气血盛衰、正邪斗争、阴阳消长的过程,均是由病脉变化体现出来的。《桂林古本伤寒论·平脉法》提到:“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人体内血脉遍布,连脏腑,达肌表,脉象能够反映气血盛衰,进一步揭示全身脏腑功能及气血阴阳的变化,有助于辨别疾病阴阳属性。此外,《景岳全书·脉神章》也记载到:“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通过诊脉可以了解人体气血的虚实和运行变化,阴阳的盛衰,以推断阴阳平衡,预测疾病预后。耿连岐认为脉为动象,动属阳,善候阳气。通过诊脉观察阳气变化的同时以测阴血的虚实,更充分地指导临床治疗。所以在《伤寒论·辨脉法》中:“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之阴阳结合证候,更全面得掌握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传变。上述皆表明,脉动能体现阳气的盛衰,通过脉诊可以诊察体内阴阳平衡状态,故以脉象动态之变化,能更准确地判断人体阴阳变化,推知疾病的病机、病情传变和预后,为诊疗提供依据。故其独特之处在于,仲景不同于古人局限于辨病辨证的经验模式,而是病脉证同治,堪称临床之典范。,49(04),作者/王力苇王青刘美斯赵永烈。编辑/大熊?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