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pdf

格式:pdf   大小:1,77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7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中国古代提出“治未病”理论的人是().《中国通史》中记载:“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该正确的是()页,共14页:...《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指的是(),该笔记应该属于哪次会议的内容()时间:1945年4月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通过了新党章。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一大”“七大”,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一五”.“大跃进”,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一国两制”:“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英国近代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这里对希腊的赞美是基于它().“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页,共14页:...“赫鲁晓夫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段论述是指赫鲁晓夫改革()%都有大国的参与。而二战后的几十年来,不仅没有发生全球性的战争,有大国参与的局部战争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都是小国之间的冲突或内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国()《农政全书》,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判断:______改正:,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判断:______改正:,由斯蒂芬森设计的有轨电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判断:______改正:,夏尔多内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判断:______改正:,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页,共14页:..(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是哪一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子的学说对图二中的历史人物所产生的影响。材料二:几乎所有启蒙思想家都着手进行零零碎碎的社会改革,认为通过必不可少的渐进步骤最终能够建立一个新的开明的美好世界。这些鼓动在实际活动中往往会引起巨大变化。--(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思想家为建立一个“新的开明的美好世界”所做的鼓动。用史实说明这些鼓动“确曾引起巨大变化”。材料三:孙中山等人失去了政权,充其量只能说革命的发动者和领导者在这场革命中遭到了失败,并不等于就是整个革命全局的失败,应当将二者稍示区别。--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3)材料三认为“应当将二者稍示区别”。你认为是否有道理,请说明理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变革,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兴衰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鲜卑的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一同”汉族的卢、崔、郑、王四姓,彼此联姻,将胡汉贵族集结为一个统治整体。--李春玲《简论鲜卑汉化与北朝兴衰》(1)材料一反映了历史上的哪次著名的改革?请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概述这次改革的影响。材料二:这次改革或许可以用下面一句话来简单地概括:皇帝从地主手中将土地买过来(包括紧紧依附在土地上的农民),然后将土地授予农民,作为交换,农民需要依据购买土地的价格总额,连续四十五年按照每年百分之六的利息上交。--(美)玛丽?普拉特?帕米利《俄国简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次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它在该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中国又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邓小平把这次改革开放称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这次“新的革命”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伟大理论成果?(3)班以“百年变局与中国命运变迁”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页,共14页:..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1)材料一中发现新大陆的是航线______(填字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的开辟是如何有助于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的。【西方开始主导世界】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全新秩序的变革】材料三:中国作为全球大国,影响日益增长的动力仍在于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这对于世界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也正是因此,全球秩序得以快速的变革。--(英)马丁?雅克《大国雄心》(3)材料三认为中国取得全球影响力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为推动全球秩序变革所采取的措施。(4)通过探究,你对中国在国际大变局中的命运变迁有何认识?页,共14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半坡原始居民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使用工具为精美的磨制石器(我们将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成为新时期时代),所以图片的翻土、收割和谷物加工工具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A项符合题意;图片无法证明半坡居民种植何种农作物,以及是否过上定居生活,排除BCD项。故选:A。本题以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关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史实。2.【答案】C【解析】,排除。,排除。,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分封制维护了周的统治,从长远看,又会形成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国家的统一。西周的分封制为春秋战国的纷争埋下祸根,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分封制,属识记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记忆分封制实施的目的、内容和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3.【答案】B【解析】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B项正确;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排除A项;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排除C项;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排除D项。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张仲景的相关史实,“提出‘治未病’理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仲景的医学成就的相关史实。4.【答案】A页,共14页:..【解析】《中国通史》中记载:“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重文轻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故选:A。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5.【答案】A【解析】由材料“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可知,这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使中国的考试制度在走向标准化同时,也固定化和模式化了,加强对士人思想的控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故选:A。本题考查八股取士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八股取士的相关知识。6.【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内容: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根据柱状图,看出不是持续增长,A错误。从图中不能得出英国占领了中国市场,B错误。18世纪中期中国还未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错误。故选:B。本题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为背景材料,考查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相关知识。页,共14页:..考查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7.【答案】C【解析】,当时中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但不是材料中所述两三年之内的主要成就,排除。,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据“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及所学知识可知,“巨大的成就”指的是北伐战争胜利。选项C符合题意。,而重庆谈判是在1945年,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北伐战争,属识记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记忆北伐战争目的、时间、结果和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8.【答案】B【解析】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通过了新党章。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故选:B。本题考查中共七大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内容的解读。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中共七大的内容及作用。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可知这说明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为了反对美国的侵略(为了保家卫国),粉碎了美国的侵略,捍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与安全。故选:B。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和影响。页,共14页:..10.【答案】D【解析】,消灭了地主阶级,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排除。B.“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发展重工业是当时的国情决定的,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排除。,排除。“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中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修改指标,出现虚报现象;党中央发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企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都是不考虑现实情况,企图更快发展至共产主义,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属理解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记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的原因、时间、内容、结果和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1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1997年,在“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香港回归祖国,回归后的香港稳定持续发展,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因此,题干中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一国两制”保证了香港的繁荣,故B正确。,故A错误。,故C错误。,故D错误。故选B。1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解答】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页,共14页:..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开民主政治的先河。雅典正是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文明中的大部分辉煌。故选B。13.【答案】D【解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在中世纪,“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城市本身的结构就明确反映出了城市同农村是分离的,每座城市都筑有完全封闭的城墙,并严格把守城门,这一方面是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另一面则是用来将它同周围的农村分离开来;中世纪的城市也是一个自治团体,这种自治同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相对于封建领主统治的自治,另一方面则是自我管理或自我统治……而包围着它的却是一整套以束缚个人自由为特征的封建体系。故选:D。本题考查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注意全面分析题干材料内容。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4.【答案】B【解析】“赫鲁晓夫是改革的先驱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段论述是指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他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故选:B。本题考查了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15.【答案】D【解析】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500多场战争中70%都有大国的参与。而二战后的几十年来,不仅没有发生全球性的战争,有大国参与的局部战争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都是小国之间的冲突或内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国受到联合国的约束。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当今世页,共14页:..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故选:D。本题考查了联合国的作用。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为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基础。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联合国的成立时间与作用。16.【答案】×,把《农政全书》改为《齐民要术》【解析】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这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故答案为:判断:×;改正:把《农政全书》改为《齐民要术》。本题考查贾思勰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本题要把握贾思勰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17.【答案】√,√【解析】1971年(20世纪70年代)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疾有效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疾有效成分***,1992年抗疟疾药物研制成功,它的使用在全世界“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故答案为:√。本题考查屠呦呦的贡献。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本题要把握屠呦呦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18.【答案】×,把“有轨电车”改为“蒸汽机车”【解析】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故答案为:判断:×;改正:把“有轨电车”改为“蒸汽机车”。页,共14页:..本题考查蒸汽机车的发明。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掌握蒸汽机车的发明及历史意义。19.【答案】×,把“赛璐珞“改为“人造纤维”【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选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故答案为:判断:×。改正:把“赛璐珞“改为“人造纤维”。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人造纤维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人造纤维的相关史实。20.【答案】【小题1】法家学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用严刑峻法统治人民。【小题2】启蒙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大革命;美国依据三权分立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小题3】有道理。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果实,虽然被袁世凯窃取了,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所以将两者稍示区别是有道理的。【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启蒙运动及秦朝统一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启蒙运动及秦朝统一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归纳能力。感悟先进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21.【答案】【小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次改革推动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推动了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变化。【小题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可获得一份t地,但必须出高价赎买。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同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小题3】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页,共14页:..【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及意义、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影响、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及意义、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知识。22.【答案】【小题1】A【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发现新大陆的是航线A(填字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与亚洲、,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般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这样有助于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的。(2)根据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条件是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交通的极其便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随着西方文明的传人,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3)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三认为中国取得全球影响力的主要动力是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言之成理即可)。(4)通过探究,我对中国在国际大变局中的命运变迁的认识有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为了民族复兴,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探索与奋斗;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国人民在国际大变局中,顺利前行完成民族复兴重任。(言之成理即可)故答案为:(1)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般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条件: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交通的极其便利。影响: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随着西方文明的传人,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3)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共14页:..政策。。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言之成理即可)(4)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为了民族复兴,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探索与奋斗;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国人民在国际大变局中,顺利前行完成民族复兴重任。(言之成理即可)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条件以及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取得全球影响力的主要动力、中国为推动全球秩序变革所采取的措施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条件以及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取得全球影响力的主要动力、中国为推动全球秩序变革所采取的措施等知识。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