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路由协议和概念章节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1,65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路由协议和概念章节答案.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6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路由协议和概念章节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路由协议和概念章节答案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路由协议和概念章节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在路由器关电后这些表将不会被保存。自举(bootstrap)程序保存在ROM中,启动配置文件保存在NVRAM中,而操作系统镜像保存在闪存(Flash)中。这几个文件在路由器断电后会永久地保存在相应的位置。、Eshowinterfaces和showipinterfacebrief命令的输出中包括了该接口和它们的IP地址。其他选项是无效的命令。。,就像AlexZinin在他的CiscoIPRouting一书中所描述的,如下所示:每台路由器根据其自身路由表中的信息独立作出决策。?一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包含某些信息并不表示其他路由器也包含相同的信息。?有关两个网络之间路径的路由信息并不能提供反向路径(即返回路径)的路由信息。、D路由协议的一个任务就是负责发现网络并且添加到路由表中。在添加到路由表中后,路由协议要负责更新和维护路由表中的路由。路由协议不负责发现主机、传播默认网关到主机以及分配IP地址等工作。,只有路由器的直连网络出现在路由表中。远程网络的添加必须需要配置静态路由或使用动态路由协议。、D所有被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包必须被解析到路由表中的一个送出接口。如果一条路由只有下一跳IP地址,那么这个下一跳地址必须能够通过路由表中的另外一条包含送出接口的路由来解析,比如通过直连网络。,用来表示到远程网络的距离的度量值。*,Serial0/0/:(CPU):执行操作系统指令,如系统初始化、路由功能和交换功能。(RAM):存储路由器用来转发数据包的路由表和其他数据结构。(ROM):拥有路由器启动时使用的基本诊断软件。(NVRAM):存储启动配置文件,包括IP地址、路由协议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NVRAM是启动ROM芯片的一部分。:存储操作系统(思科IOS)和其他文件。,如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接口。,如串行、ISDN和帧中继接口。:1)执行POST:..检查你的理解和挑战性问题的答案2)执行自举加载定位和装载思科IOS软件:3)定位IOS4)加载IOS定位和加载启动配置文件或进入设置模式:5)定位配置文件6)执行配置文件7):决定最佳路径来发送数据包?:1)命名路由器2)设置口令3)配置接口4)配置提示5)保存路由器的配置6):转发数据包到目的网络。:?连接路由?静态路由?:?版本:IP当前使用的版本(IPv4)?生存时间(TTL):数据包在被丢弃前跨越的路由器数量。?源IP地址:32比特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32比特目的IP地址。。然后封装数据包到帧中,使用源和目的MAC地址,随后发送帧到线路上的比特流。该帧被源的网关(一般是路由器)接收到,并且解封装。如果目的MAC是路由器,那么它就将查找路由表,找到到达目的的送出接口,封装数据包到适合的送出接口的帧格式,使用新的第2层源和目的地址,从接口把该帧转发出去。一路上的路由器都重复着这个过程,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地。从源到目的,第2层地址经过每一跳都要改变。但是,第3层源和目的IP地址是永远不变的。,路由器是一种功能单一的设备,而计算机是多功能设备。路由器的主要目标是跨越不同的第3层网络转发数据包。而一般的PC会有很多种用途,比如字处理、访问。。当前,CLI仍然是思科路由器上首选的配置方式,并且对于许多操作系统,这是唯一的方式。在一些思科的路由器上,可以使用思科安全设备管理器(SDM)来配置一些较为复杂的安全操作。SDM是思科路由器上基于Web方式的设备管理工具,有助于提高网络管理员的效率,简化路由器的配置,并且有助于解决复杂网络和VPN的诸多连接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对于网络:..附录检查你的理解和挑战性问题的答案371CLI更加方便。。您的描述应包括详细的逐步分解过程。要查看当前路由算法的伪代码,请到网上搜索Bellman-Ford(贝尔曼-福特)算法和Dijkstra算法。。每种协议都会标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但每种协议的标识方式是不同的。例如,数据包交换(IPX)协议使用80位地址。前32位是网络位,由管理员指定。后48位与主机的MAC地址相同。、。。两个命令都使用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如果路由只有下一跳IP地址,那么这个下一跳地址必须能够通过路由表中的另外一条包含送出接口的路由来解析,比如通过直连网络。一些静态路由,比如要通过以太网作为送出接口的路由,可以既包含送出接口,也包含下一跳IP地址。。去掉一条静态路由的方法是在静态路由命令前面加一个no选项。。左边一栏中的数字指出路径中的路由器。(config)#,因为它是在全局配置模式配置的,,。、D、E配置静态路由不能确保路径总是可用的。如果送出接口或下一跳IP地址处于激活状态,那么静态路由会出现在路由表中,而不管目标网络是不是可用。当到达同一个目标网络有多条路径时,动态路由协议通常是更好的选择。路由协议能够动态地决定最佳路径。。它不会显示非思科的设备。。它是DTE端的原因是因为连接器是公用的。(up)的情况下,直连路由才会添加到路由表中。为了让接口和链路协议都启用,接口必须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D进入接口配置模式:A配置IP地址:B激活一个接口::Ashowipinterfacebrief:Dshowinterfaces:Bshowcontrollers:Fdebugiprouting:Cshowcdpneighbors:。交叉电缆用于连接PC和路由器、集线器与交换机、路由器与路由器,以及交换机与交换机。,showipinterfacebrief,showrunning-,串行接口连接到服务提供商设备。一般情况下,服务提供商会提供时钟速率。在实验室环境中,路由器通过串行接口直接相连。因此,其中一台路由器必须提供时钟速率。:..,即思科发现协议,是一项专有协议,用于收集直连的思科设备的有关信息。例如,当思科路由器和思科交换机的共享链路的数据链路层为激活状态时,这两台设备都会默认发送CDP通告。CDP通告涉及的信息(包括IP地址、设备平台和思科IOS版本)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可以针对每个接口单独禁用CDP,也可一次性全部禁用。(config)#{ip-address|exit-interface}。当首次路由查找解析为下一跳的IP地址时,便会出现递归路由查找。因为IOS需要送出接口,所以它必须为下一跳IP地址查找送出接口。,必须先从配置中删除原路由。否则,原路由和新路由将同时存储在配置中。。如果路由器包含大量使用同一送出接口的静态路由,有时可以将这些路由汇总成一个路由表条目。如果没有默认路由,则每台路由器都需要包含到达每个网络位置的路由。,traceroute,showiproute,showipinterfacebrief,,只有用交叉电缆连接两台计算机才能正常工作。但是,许多制造商(例如Dell公司)开发出了板载网卡,可自动检测位于连接另一端的设备类型,并在需要时内部交换发射引脚和接收引脚。例如,使用直通电缆直连的两台新型Dell计算机能够正常工作。其中一台计算机会切换引脚1和引脚3,将之作为接收对。。当R1pingR3()时,R2会响应,而R3不会响应。要查明原因,。当R3pingR1时,ping从Serial0/0/1接口发出,。R1接收到ping请求后做出应答。但是,,所以R2会接收该应答。因此,ping应答不会路由到R2。要解决这个问题,()。-、Branch2、和Branch3都具有同样的默认路由::.:....:、D静态路由被认为是更安全的,因为它不在路由器之间传播,所以不易被探听和被恶意攻击。动态路由可以使用验证增加安全性。静态路由因为不在路由器之间传播所以不需要过多计算的负担。注意:静态路由还是需要一些计算的,不过很少。::::::。、CRIP使用跳数。IGRP、EIGRP和OSPF使用带宽。其他选项都不是有效的路由协议度量。,EIGRP内部路由是最可靠的,具有最低的管理距离90。IS-IS的管理距离是115,而OSPF的管理距离是110,而RIP,它的版本1和版本2的管理距离都是120。,思科路由器可以支持最多4条等价路径。最大的等价路径数取决于路由协议和思科IOS版本。,包含管理距离。管理距离是括号里的第一个数字,后面的是度量。比如,[120/2]显示出了管理距离是120(RIP)并且度量为2(跳数)。,直连网络就会出现在路由表中,换言之,当配置好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且接口和链路协议都处于启用(up)状态时,直连网络出现在路由表中。,它将会选择度量值最低的路径。这条路由会添加到路由表中。::(内部):(外部):-IS:::::、OSPF和BGP:无类路由协议:..::::,路由器计算较少,而且容易理解。它安全的原因是因为不广播路由信息到其他路由器。它比动态路由协议使用更少的资源,如算法的执行以及更新数据包的过程。它比相对复杂的路由协议更容易理解。:内部和外部、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有类和无类,以及收敛的速度。,带宽,延迟和开销。。当路由器获知到达同一目标网络有两条不同的路由来源时,会用到管理距离。因为不是所有的路由来源都是相等的,所以它是重要的参数。比如,如果有一个直连网络,你肯定不希望路由器发送到这个网络的数据包给其他路由器。管理距离可以确保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直连网络比其他所有的路由来源都更可信。。这个静态路由即是默认路由。每个。,那么按照跳数选择出来的路径可能更好些。、C、D、F因为收敛慢的原因,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能很好地扩展。RIPv2使用组播进行更新,而RIPv1使用广播进行更新。、C、D大多数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在发现拓扑改变后会发送触发更新,比如一个新的链路被激活。当路由器接收到了触发更新,它将立即转发这个更新到其他路由器。一些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比如RIP和IGRP,周期发送更新。更新时间决定了这些路由更新的间隔。抑制计时器到期将不会发送新的更新。抑制计时器用来确定路由保持在抑制状态的时间长度。、FEIGRP不发送周期更新。EIGRP只在拓扑发生变化以及某些路由器需要更新信息时才进行路由更新。-JITTER,使30秒更新周期的范围在从25秒到30秒之间变化。、CRIP使用一系列计时器,包括失效、刷新、路由更新和抑制计时器。。不得不承认,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配置起来比较困难。执行的难易程度通常不是决定使用哪个路由协议的基本原因。,抑制计时器会导致路由在一段时间内标识为不可达,已给网络足够的时间进行收敛。,,因为R4是从R5接收到的该更新。。RIP是通过广播度量为无穷大”,或16跳标识路由为不可达。(生存时间)的值使用源设定的。每个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TTL值减1。如果TTL:..附录检查你的理解和挑战性问题的答案3750,路由器丢弃这个包。:水平分割:A路由毒化:B抑制计时器:D触发更新:,具有向直连的邻居周期广播更新的特性。在更新中发送的是全部路由表。,网络中所有的路由器都达成一致并且正确的信息时,发生收敛。在收敛之前,网络不能完全正常工作,所以路由协议都会设法缩短收敛时间。:更新计时器:(30秒)用于计算何时发送下一次更新。无效计时器:(180秒)自上一次接收到路由更新到现在为止的时间。抑制计时器:(180秒)不可达路由处于抑制”状态的时间量。刷新计时器:(240秒)确定何时将路由从路由表中删除。:。它是检验路由器发送和接收RIP更新的非常有用的命令。-interface命令保护RIP更新不从路由器的接口发送出去。但是,这个命令并不影响接口接收RIP更新。。比如,路由器的Serial0/0/,而Serial0/0/,这种路由器被认为是边界路由器。.,.。两个虽然都是B类网络,但是属于不同主网。-informationoriginate将通过RIP向其他路由器传播候选的默认路由,即默认静态路由。。..,它们被其他主网分割开,.。,RIPv1将使用这个接口的子网掩码。如果该路由和接收接口属于不同主网,RIPv1将使用这个路由的默认掩码。,RIP的管理距离是120。括号里的第二个值(1)指的是:..检查你的理解和挑战性问题的答案度量。,并且在RIP更新中包括这个接口的网络。:Cshowipprotocols:Dshowrunning-config:Ashowiproute:Eshowinterfaces::RIP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只使用跳数来作为路径选择的度量。?广播路由的跳数大于15即为不可达?:BR1(config)#BR1(config-router)#(config-router)#:?showiproute?showipprotocols?-interface命令阻止RIP更新在不需要的接口上发送出去。比如,LAN接口只有在局域网中有另一个RIP的设备时,才需要发送RIP更新。BR1(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fa0/。因为ISP路由器是在没有路由的时候所有数据包指向的默认路由器,所以最佳的解决方案是配置指向ISP的默认路由。如果选择交换路由更新,那么你的路由器上会生成巨大的路由表,而且最终所有的外部流量还是会发送到ISP。:HQ(config)#routerripHQ(config-router)#(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HQ(config-router)#exitHQ(config)#。因为R3的路由表中也缺少该LAN,所以该接口处于非活动状态。激活该接口是解决收敛问题的第一步。,就应该可以达到收敛。R3(config)#interfacefa0/0R3(config-if)#(config-if)#noshutdown:..。R3(config)#R3(config-router)#:ISP(config)#:RIPv1:non-VLSMEIGRP:VLSMIGRP:non-VLSMIS-IS:VLSMOSPF:VLSMRIPv2:VLSM像RIPv1和IGRP这样的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而像RIPv2、EIGRP、IS-IS这样的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要支持VLSM,路由协议必须在路由更新中包含子网掩码。因此,只有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路由汇总能够为相同的网络号指定不同的子网掩码和不同子网:VLSM超网所使用的:路由汇总节省地址空间:VLSM用来减少路由表中的条目:、C变长子网允许网络根据不同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划分,这样有利于节省网络地址空间。具有网络地址转换/端口地址转换(NAT/PAT)的私有地址允许网络中使用大量的主机,其数量远大于分配的公有网络地址。、C、,,。。地址的第一个十进制部分表示网络部分,剩下三个表示主机部分。:::::B通过检验每个子网掩码,你可以判断用到了多少个主机位。比如,子网掩码/30用了30比特表示网络,剩下2比特为主机位。2个比特包括4个地址,但是第一个地址用于子网或网络地址,而最后一位用于广播地址,只剩下2个可用的主机。,你会发现前21比特是匹配的,或者子网掩码为/21。复制匹配的地址位后面补满0,。(每8比特表示为一个十进制,一共4组):B类:..:::::。。。、..。/14的掩码短于有类掩码,所以这就是超网。。。,有类路由协议将使用这个接口的子网掩码。否则,将使用这个类的默认掩码。。所有需要想办法在路由表中进行路由汇总。因为有类地址只提供/8、/16、/24的掩码,所以IPv4地址空间将很快被耗尽。:<-网络>|<-主机->||||00000这样就会产生4个子网,且保证拥有最多的主机数量。我们无法恰好划分出3个子网,比4个子网更低的子网数只能是2。..。无类路由协议能够传递超网路由信息,这是因为汇总后的网络地址附带有子网掩码。-summary命令用来关闭自动汇总并且是在路由模式提示下执行的。要重新启用自动汇总,同样在路由模式提示下,使用auto-summary命令。。这会导致有类网络的子网被分隔开。、D如果有不连续网络的时候自动汇总必须要关掉;否则,路由器将从边界路由器上得到相同的汇总路由。在需要传播单独的子网而不是有类网络地址时,同样需要关闭自动汇总。。RIPv2、EIGRP、OSPF、IS-IS,和BGP都是无类路由协议。:..,RIPv2启用自动汇总。可以通过noauto-summary命令关闭自动汇总。。RIPv2,同所有无类路由协议一样,在路由更新中包括子网掩码,而不管路由是不是被汇总了。当RIPv2启用自动汇总时,路由更新中包括有类网络地址和默认有类掩码。、B、C。R2的路由表:,s,[120/1],00:00:18,Serial0/[120/1],00:00:09,Serial0/[120/1],00:00:09,Serial0/.。,。这是我们路由表中显示的第一条路由,。这条路由包括两条子网路由:.。(路由表的更详细内容在第8章进行讨论)。当R2收到R1和R3的路由更新时,,.。当存在比汇总路由更精确的路由时,路由过程将始终选择精确度更高的那条路由。。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这是因为在路由更新中不包含子网掩码,。这是因为接收的路由器只能将自己的/24接口掩码附加到这些更新中。。.。,。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且不包含子网掩码。接收的路由器将添加/8的有类掩码到这个路由更新。-。。如果RIPv1是当前使用的路由协议,邻接路由器需要配置RIPv2,并且关闭自动汇总。如果RIPv2是当前的路由协议,邻接路由器需要关闭自动汇总。、C、E使用代码表示路由的源。C是直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