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022年厦门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pdf

格式:pdf   大小:1,13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厦门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5/11 文件大小:1.1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厦门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2年厦门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厦门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分的一组物质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元素(化合价为-1)组成的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如果火势较大,,,,,、、生活关系密切,,,,,减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SO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24生变化。则X、>Y>>Y>>Z>>Z>()..,,不要惊慌,,,不能随丢弃或带出实验室,()、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3)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再次称量,天平指针_____(填细沙“向左偏”“向右偏”或“不偏转”,下同),若拧松锥形瓶上的胶塞,指针将会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8分)硅(Si),化学反应为SiO+2CSi+2CO↑.2(1)若某次实验测得反映前后固体总质量(m)与反映时间(t)关系图如下题所示,则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质量。(2),则产生计算理论上需要二氧化硅(SiO)的质量。218.(8分)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粗锌(主要成分为锌,杂质不与酸反应)样品中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图所示,称20g该粗锌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100g足量稀硫酸,待粗锌完全反应后,。(化学方程式:Zn+HSO=ZnSO+H)2442(1)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g。(2)计算该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19.(8分)CO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2(1)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释放CO”,实现碳循环。22①空气中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其中氖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②步骤1中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③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利用CO催化氢化可制CH,其实验流程如图:24:..。②点燃CH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4(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石灰石中的杂质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①产生CO的总质量为___g2②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分析】A、根据颜色区分,白色固体是石灰石,蓝色固体是胆矾;B、根据氧气的助燃性才可以区分氧气和空气;C、根据颜色区分,暗紫色的是高锰酸钾,黑色的是木炭粉;D、根据气味区分,有酒精味的是酒精,有酸味的是白醋。【详解】A、根据颜色区分,白色固体是石灰石,蓝色固体是胆矾,颜色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根据氧气的助燃性才可以区分氧气和空气,助燃性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根据颜色区分,暗紫色的是高锰酸钾,黑色的是木炭粉,不符合题意;D、根据气味区分,有酒精味的是酒精,有酸味的是白醋,气味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的现象的才能鉴别。2、【解析】,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所以活性炭不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选项错误;,不利于人体健康,选项错误;,不会除去溶解在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选项错误;、氧元素组成的结论,选项正确,故选D。3、D【详解】A、花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原理使食盐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C、积雪融化是固体融化成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乙醇生成,是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4、B【详解】A、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分别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故A说法正确。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故B说法错误;C、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故C说法正确;D、张青莲教授为测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做出了突出贡献。故D说法正确。故选:B。5、C【详解】A、鉴别水和双氧水,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产生气泡的是双氧水,能达到目的;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能达到目的;C、电解水时为加快反应速率,应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向水中加入碎瓷片不能增加导电性,不能达到目的;D、鉴别黄铜锅和铜,可以相互刻画,划痕深的是铜,能达到目的;故选:C。6、C:..A、由MgF,则(+2)+(-1),故A错误;B、由MgF,则2×(+2)+(-1)≠0,故B错误;2C、由MgF,则(+2)+2×(-1)=0,故C正确;2D、由Mg2F2,则2×(+2)+2×(-1)≠0,故D错误7、C【解析】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A选项说法正确;B、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自己不能灭火,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B选项说法正确;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C选项说法错误;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不能乱跑,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8、C【详解】A、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常温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因此用碳素墨书写档案材料,可以保存很久的时间,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日常生活中通常利用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加入到硬水中有大量浮渣,少泡沫,加入到软水中多泡沫,操作简便易行,C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用来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人进入之后造成窒息,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详解】A、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故A正确;B、将炼油厂的烟囱加高,不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不能减少空气污染,故B错误;C、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故C正确;D、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故D正确。故选B。10、D【解析】A.***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故B正确;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故C正确;,没有单位,故D错误。点睛∶由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信息①元素种类②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或原子序数③元素名称④相对原子质量。11、B【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A错误;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故B正确;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C错误;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白光,不产火焰,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D错误。故选B。:..、【解析】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SO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说明Y、Z的金属活动性比氢24强,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Y、Z>H>X;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Z弱,即Z>Y;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Y>X。故选B。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13、D【详解】A、气体验满需将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不符合题意;B、量筒读数需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能俯视,故不符合题意;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不符合题意;D、加入粉末时,试管要平拿,纸槽要深入试管底,然后,慢慢竖起试管,故符合题意。14、A【详解】A、实验室中不能品尝实验药品的味道,故错误;B、用湿布盖在桌面上燃烧的酒精,使之与空气隔绝,因缺少氧气而熄灭,故正确;C、把一氧化碳中毒者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可有效降低CO在中毒者体内含量,同时获得较多的氧气,对缓解中毒有很大帮助,故正确;D、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丢弃或带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容器内,故正确。故选:A。15、D【详解】,说法正确;,可以用于人工降雨,说法正确;,紧闭门窗易使人中毒,说法正确;,石墨导的电性能良好,可以用作电极,说法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点燃16、4P+5O2PO先变鼓再变瘪不偏转向左偏25点燃【详解】(1)白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PO;225(2)实验过程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待燃烧结束后,热量散失,装置内氧气被消耗,压强变小,观察到小气球的变化是:先变鼓再变瘪;(3)该实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再次称量,天平指针不偏转,若拧松锥形瓶上的胶塞,会有空气进:..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14;(2)12g【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一氧化碳,所以生成一氧化碳质量是;(2)设需要二氧化硅的质量是xSiO+2CSi+2CO↑=x=:(1)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质量是14g;(2)需要二氧化硅(SiO)的质量是12g。218、(1);(2)65%【详解】(1)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00g+20g+-=;故填:;(2)解:设锌的质量为。Zn+HSO=ZnSO+==13g13g锌的质量分数==65%20g答:锌的质量分数为65%。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高温加热19、78%Ne太阳能CaCOCaO+CO3Fe+4HO(g)FeO+%【详解】(1)①空气中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其中是单原子分子,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化学式为:Ne;:..中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高温③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CaO+CO;32加热(2)①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是3Fe+4HO(g)FeO+4H2342②点燃CH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验纯,不纯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爆炸。4(3)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150g-=,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CaCO+2HCl=CaCl+HO+=解得x=,?%。: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