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7
文档名称:

《修心七要》略释.doc

格式:doc   大小:243KB   页数:9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修心七要》略释.doc

上传人:帅气的小哥哥 2024/5/12 文件大小:2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修心七要》略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修心七要》略释 】是由【帅气的小哥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修心七要》略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修心七要?顶礼大悲尊者〔观世音菩萨〕!当修前行法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对治亦自解道体住普基坐间修幻化杂修二取舍彼二乘风息三境毒善根为促忆念彼诸威仪持颂取次从自起罪满情器时恶缘成觉道报应皆归一修一切大恩迷境观四身空护为最上四行胜方便所遇修道用总摄窍诀要应修****五力大乘死教言五力重威仪诸法摄一要二证取上首恒当依欢喜能散即圆满恒学三总义转欲自稳重不应说缺陷全莫思他过先净重烦恼断一切果求舍弃有毒食莫学重义气莫发粗恶语2勿候险阻处莫刺要害处犏载莫移牛不好强争先断除诸邪命天莫沦为魔为乐莫求苦诸瑜伽摄一遇违缘修一初后行二事二境皆应忍舍命护二事当学三种难取三主要因修三无失坏成就三无离于境修无偏遍且深修****于厉境恒修不依赖他缘今当修主要不颠倒是非不时作时修当坚决而修以二观察解不好大喜功不暴躁易怒不喜怒无常莫追求声誉将此盛五浊转为菩提道窍诀甘露藏乃传自金洲由昔修业醒自众信为因能轻苦讥毁请调我执教今死亦无憾?源自大恩扎巴法王处,圆满所得耳传大宝藏,以具信徒请而彰显力,愿诸众生圆二菩提心!?3?<修心七要>耳传略释?此文,是因胜乘瑜伽行者扎巴江村的一再请求,而由无著尊者在寂静圣地——额奇秋宗〔水银法城〕圆满撰著完毕。??修心七要?略释?在?修心七要?当中,包含了大乘佛法的所有精华——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的修法,所以非常重要。在学****间隙,希望大家能安排一定的时间同时修****以便能有所收获。当然,如此重要的法只用短短的时间来修****是远远不够的,最多只能初步感受到一些皮毛。本来这部论典的内容,足够让我们修持一辈子,在短暂的时间中进行仓促的修持,是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的,但边学边修,应该会取得比拟好的效果;倘假设只是一味地灌输,听闻者没有一点点的消化与锻炼,就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大家务必要抓紧时间去修。修行的时间大家可以适当地安排,既可以早上一座,晚上一座;时间充裕,不需上班的时候,那么可以每天安排四座甚至六座;因其他原因而实在抽不出空,那么也可以只修早上的一座。这个论典所讲的修法,来源于阿底峡尊者(982-1054)。阿底峡尊者在修****菩提心方面,有着一整套非常具有加持力的诀窍,后来他的弟子们将这些诀窍归纳为七个要点,也即“修心七要〞。该论典是由阿底峡尊者的传承弟子之一——智慧超群、品行高洁的恰卡瓦尊者(1101-1175)撰著,并由西藏名震四方的佛子无著菩萨解释的。后者是一位真正的大菩萨、大成就者,因此,无论本修法的注解还是原文,都具有极大的加持力。阿底峡尊者有三位最重要的上师,其中第一位,是达玛吉达上师,虽然他秉持的是小乘一切有部的见解,从未听过大乘佛法,但却具有天生的大乘慈悲心。一次,他身边的一个人身患重疾,必须要用新鲜的人肉才能够治愈疾病,虽然当时达玛吉达上师还是普通凡夫,仍有疼痛的烦恼,但他却毅然决然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布施给病人,最终以自己的肉治好了患者的病痛。之后,他又专心专意地修持大悲心,从而获证了大乘空性;第二位上师,是慈瑜伽士上师,他在一生当中不修别的法,只是专一地修持慈悲心,并能真正直接代受他人之苦;5第三位上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州大师。在阿底峡尊者所处的时代,金州大师是在印度、斯里兰卡一带于修持菩提心方面首屈一指的上师。他不仅精通佛陀以及龙树菩萨等大成就者们修持菩提心的诀窍,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菩萨。据史料记载,当时阿底峡尊者得知金州大师的美名与功德之后,便不畏路途遥远,乘坐海船远渡重洋,整整花了十三个月的时间,才风尘仆仆地赶到金州大师的所在地——金州〔即现在的斯里兰卡〕。当他向金州大师说明自己之所以千里迢迢地长途跋涉而来,就是为了求得菩提心传承的强烈意愿之后,不料金州大师却冷淡地答复说:“如果你想在我这里求到菩提心的传承,就必须在我这里呆上十二年!否那么,菩提心的传承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阿底峡尊者立刻毫不犹豫地答复说:“如果能得到菩提心修法的诀窍,呆上十二年是不成问题的!〞之后,阿底峡尊者就开始毕恭毕敬、一门心思地依止金州大师。他们两人住在一间房子里,中间只隔了一块布,只要时机成熟,金州大师就会向阿底峡尊者宣说菩提心的诀窍。后来阿底峡尊者回忆说:“大成就者金州大师是一位很奇特的人,平时闲得无事的时候,我去向他求传诀窍,却被他断然拒绝;有时当我们走到悬崖峭壁等险峻之地的时候,他却出乎意料地转过头来开始宣讲菩提心的修法了。〞十二年后,阿底峡尊者完整地得到了金州大师的菩提心诀窍,之后便辞别金州大师返回印度。当时,西藏正值朗达玛灭佛之后的佛法衰败期,人心松散、百废待兴,正需要真正的佛法与修行人来拯救这一灾难。当时的西藏人为了弘扬佛法,花费了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最后终于请到了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在受到西藏法王菩提光的邀请后,便前往位于金刚座的一尊度母像前询问是否应该接受邀请。度母像答复说:“如果你前往西藏,确实可以如愿以偿地弘扬大乘佛法,度化无量众生,但你的寿命却要缩短二十年。也就是说,假设留在印度,你可以活到九十多岁;但倘假设去到西藏,你的寿数就只有七十多岁。何去何从,你自己选择吧!〞阿底峡尊者听后心想:如果我能将大乘佛法弘扬到西藏,能度化无量众生,即使少活二十年又何足介意呢?之后,他便义无反顾地进入西藏,他首先到达西藏的阿里地区,并在那里住了几年。其后又在桑耶一带度过了一段时间。最后,他在离拉萨二十多公里的聂塘住了很长时间,向弟子们传授了包括空性、密宗在内的很多法门,但自始至终最主要、最强调的,便是出离心与菩提心的修法。5他的法脉传下来以后,在他的弟子当中涌现了很多专修出离心与菩提心的人,最后都修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自然而然地生起了胜义菩提心,也即证悟空性的智慧。他们这一派系的法脉,被称为“旧嘎当派〞。嘎当派分为旧嘎当派与新嘎当派,其中所谓的“旧嘎当派〞,就是阿底峡尊者所传下来的法脉——放弃世俗的一切,勤恳精进地修持出离心与菩提心;三百多年以后,宗喀巴大师继承了阿底峡尊者的法脉,并创立了“新嘎当派〞,也即现在的格鲁派。而本文所讲的内容,就是金州大师的诀窍。恰卡瓦大师是阿底峡尊者的重要传承弟子之一,他把尊者的修法与诀窍进行搜集、整理之后,归纳出一个修行人一生所要修持的七个要点,也即“修心七要〞。时至今日,无论格鲁巴也好,宁玛巴也好,西藏所有的教派都十分推崇这个修法,都将这个修法作为修持菩提心的根据。虽然宁玛巴在前弘期的时候也有不少菩提心的修法,但在阿底峡尊者开创嘎当派以来,整个西藏都非常重视这个菩提心的修法。常言说得好:功到自然成。如果修好了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修法,就有可能会自然而然地生起证悟空性之智;即使不能自然而然地证悟,也可以通过修持一些简单的空性修法来到达目的,这样一来,证悟空性就是势在必得之事了。当然,如果不想修菩提心,而只想修持小乘佛法,那就另当别论,但只要是愿意修菩提心的人,都应该以这个修法为指南,这样才能修得起来。在出离心和菩提心没有修好之前,想修持空性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个修法是非常重要的修法,我们一定不要无视,一定要认认真真地修持。如果把修持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加行修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一拖再拖,同时也没有修持空性的修法,更没有稍许的空性感受,以后猴年马月再有修持空性的时机就很难说了,所以,在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性地修持一些空性的修法。本论并没有把世俗菩提心的修法放在前面,而是把胜义菩提心的修法放在了前面。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表示要先修胜义菩提心,后修世俗菩提心呢?并非如此。这是因为,按照写书的要求,内容少的题目应当放在前面,而内容复杂的题目那么应放在后面。本论着重强调的,是世俗菩提心,所以就将该内容放在了后面。但如果不讲胜义菩提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菩提心修法,所以还是不能省略胜义菩提心的局部。由此可知,本论的科判次第并不是修行的次第,只是视所讲内容的多寡而定的次第。6整个修法包括七个要点:前行法、正行修持菩提心、恶缘转为菩提道用、归结终生之修法、修心圆满之标准、修心之誓言、修心之学处。其中的正行修法,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本论最有特色的修法,却是第三个要点——恶缘转为菩提道用的修法。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会经历很多的大起大落,因而财富、名誉、地位以及生活水平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落差,但无论怎样,作为修行人都应当保持平衡的状态。如果只是在快乐的时候才修行,痛苦的时候便将修行抛之一旁而置之不理,修行就不会有进步。依靠这个修法,就能使我们保持稳定,无论是在幸福快乐的时候,还是在痛苦衰落的时候,都能始终如一地修持菩提心。当然,其他的几种修法也各有所长、缺一不可,但此处就不必一一介绍了,在后文当中,我会详细地为大家讲解。全文分七:一、宣说前行法;二、正行修持菩提心;三、恶缘转为菩提道用;四、归结终生之行持;五、修心圆满之标准;六、修心之誓言;七、修心之学处。甲一、〔宣说前行法〕:菩提心修法的前行,就是出离心。为什么呢?因为,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整个三界六道是充满着痛苦的。轮转于其中的众生是苦不堪言的。有了这样的观点或者感觉之后,度化众生的念头就会在我们心里油然而生。如果我们不认为漂泊于轮回的众生是痛苦的,就不会产生度化他们的愿望,菩提心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菩提心的根底就是出离心。出离心的修法没有别的,就是暇满难得、死亡无常、轮回过患以及因果不虚四个修法。大乘的出离心与小乘的出离心是不一样的。我们以前也讲过,出离心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深知轮回之苦;第二个,是迫切地希望能出离于轮回。在这一点上,大乘与小乘没有什么差异,但是,小乘行人只是希望自己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大乘菩萨却不考虑自己,而只会己饥己溺地想到:所有的众生都在轮回当中受苦受难,他们曾经都是我的父母,我必须要让他们获得解脱!因此,大乘的出离心与菩提心,是相似而互不矛盾的统一体。当深切体会到六道众生是自己的大恩父母,现在却身不由己地饱受着痛苦的煎熬之后,就开始观修知母、念恩、报恩等一系列的修法,最后会生起不可抑制的度化众生之念。那个时候的念头,就既是出离心,也是菩提心。7其后,大乘行人还会想到,要想度化众生,首先自己必须成佛;或者希望众生能懂得出离轮回的方法,并先于自己成佛,这两种发心都是菩提心。虽然后者的发心更上乘,但从大乘的角度而言,这两种发心都同样是菩提心。甲二、〔正行修持菩提心〕分二:一、修持胜义菩提心;二、修持世俗菩提心。乙一、〔修持胜义菩提心〕分三:一、前行;二、正行;三、结行。丙一、〔前行〕:当修前行法关于打坐的前期准备,在以前的?慧灯之光?里面已经讲过,此处的修法也跟以前所讲的差不多,首先皈依、发心,然后向释迦牟尼佛与上师祈请,并作七支供,身体以毗卢七法的方式端直而坐。稍有不同的是,以前讲的修法是排除垢气;而本论所讲的,那么是数呼吸——将一对呼气与吸气算为一次,这样依次数二十一次。为什么要数呼吸呢?因为,在我们刚刚准备开始打坐,内心还没有平静下来的时候,心里会有层出不穷的杂念。如果在杂念纷飞的情况下去打坐,就很难有好的收效。依靠数呼吸的调节过程,就能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数呼吸的一种单纯的分别念上面,这样就能慢慢减少其他的粗大分别念,让心的波动逐步减弱,从而能静下来。小乘?俱舍论?里有一种禅定的修法是观想气的,其中有一个修法就是数呼吸。此处也是这种修法,不需要观想气的颜色、形状与作用等等,只是去数呼吸的次数。数到二十一次的时候,那么无需再数。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让我们成为堪修禅定的法器。所谓“禅定的法器〞是什么呢?在打坐之初,我们心里的波动特别强烈,千头万绪、意念横飞,想在此时强行打坐,就不容易见到成效,所以就不是“禅定的法器〞。在借助数呼吸的方法,让心逐渐安静下来并接近禅定状态以后,才可以进入打坐的程序。在此期间,我们不考虑其他的事情,就是专心专意地数呼吸,这样就可以成为“禅定的法器〞。有些人喜爱闭着眼睛观想,认为睁开眼睛会被眼睛所见现象打搅,心不容易静下来,闭上眼睛那么能使这种情况有所缓解,所以就喜爱闭着眼睛。而在通过观看唐卡观想本尊,以及修禅定、修大圆满的时候,却根本不允许闭眼睛。当然,这个修法既不是禅宗、观想本尊,也不是大圆满,然而,虽然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闭着眼睛会让心平静一些,但过了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以后,就会感到昏昏欲睡,所有的修行感受都出不来,这样越来越昏沉,越来越困倦,最终将一无所获。8所以,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能养成这样的****惯。即使修胜义菩提心与世俗菩提心这些显宗的法,都不要闭上眼睛,虽然开始的时候有点受影响,会感到不****惯,但在打坐后期,那么无论观想还是思维,头脑都显得比拟清醒,这样效果就会明显一些。此处没有提到的局部,你们可以参看?慧灯之光?关于?入座与出座?的修法。留神平静下来以后,就可以开始正式的打坐。?修心七要?略释〔二〕丙二、〔正行〕: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对治亦自解道体住普基留神静下来以后,就要开始修空性。本论典中关于这局部的内容很略,只有简短的二十个字,此处我稍稍发挥一下,讲得详细一些,便于大家以后的修行。本论关于观察心的方法,是从三个方面来讲的。请大家注意,无著菩萨所解释的这个论典,是非常深奥的一个修法——已经是介于大圆满和显宗中观修法之间的一个中间过渡的修法了。我以前也讲过,如果想把这个修法讲成中观的修法,是完全可以的。当然,如果想把层次提高一些,那么也可以把它当成大圆满的修法来讲。但本来我既不会讲大圆满,也讲不来大圆满,我自己都不懂,给你们讲什么呢?本来这个修法就属于中观的修法,所以我就按中观的修法来讲。不过,在讲的时候,这个修法自然而然会变成大圆满不共加行的修法。大圆满的修法包括前行和正行,前行又包括共同前行和不共前行。以前所讲的外加行和内加行,属于共同前行;而不共前行,就是五加行修完之后的修法。此处所讲的修法,也属于不共加行的最后一个修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这一段内容剪切下来,放到大圆满的修法里面,它就属于大圆满不共加行的最后一个修法;当这段内容放在这个论典里的时候,它就成了中观的正行修法。当打坐前期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后,便进入正式的修行。首先应当思维。思维什么呢?以前我们讲的,是观察外面的一切显现,包括墙壁、房子等所有的物质,如果从佛教的角度来讲,那么都是由微尘所构成的;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由原子、中子等粒子组成的……,但此处我们不观察这些外境,而是要反观自心,看心的本性究竟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往内看,而不往外看呢?9大乘佛教关于外境的定义,总体来说有三种观点:有些宗派认为,所有的外境都是物质,而不是心;另一些宗派又认为,外境不是物质,因为物质是从来不存在的,虽然我们看到了,但实际上这一切却并不存在,外境就是我们的心;还有一些宗派说,外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心,只是心创造的一种幻觉而已。既然是幻觉,就不可能存在,我们又何必去观察它呢?至于佛陀向不同对象宣讲不同观点的必要性,我在以前也屡次讲过,所以此处没有必要再讲。然而,虽然上述说法各不相同,但相互之间却并不矛盾。当然,其中最究竟、最确切的观点,是最后一个观点——我们既无法证明外境是物质,也没有方法证明它是实有的意识,无论我们说它是物质也好,是意识也好,实际上它就是心创造出来的幻觉,外界的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观察它,而只需要观察心。佛教所讲的心,当然不是指心脏,而是指五蕴当中的识蕴,以及局部的想蕴、行蕴和受蕴。佛教对它的称呼也是多种多样,无论称之为意识、神识还是心,反正我们最终要掌握、落实、探究的,就是自己的内心。至于外面的东西,我们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探讨它究竟是什么。这是大乘佛法的一个诀窍,佛陀在显宗经典当中也讲过。有一个比喻曾经也讲过:如果向狗扔石头,狗不会去追人,而是去追石头;但如果向狮子扔石头,狮子却不会去管石头,而是去追扔石头的人,因为它知道石头的来源是人。同样,小乘佛法就是到外面去追寻,对外面的物质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分细到无我;虽然大乘佛法也会用这样的方法,但却是在讲理论的时候才会应用这种方法,在实际修法的时候,就不会去管外面的物质,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证悟了心的空性,外面的世界也就在自己的掌控之内,不管它是物质、意识,还是心的产物,都必将荡然无存。此处我们要观察的,就是心的本性。如何观察心的本性呢?本论是从来处、住处和去处三个方面来进行观察的,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谁去观察心的来处、住处和去处呢?是不是从书上去寻找答案,是不是用其他的什么逻辑去推导呢?都不是。此处我们所用的方法,就是让它回头自己去看。当一个念头刚刚冒出来的时候,无论是善的念头、恶的念头,还是无记的念头,我们就立即去把它抓住。所谓“抓住〞的意思,就是不再往下走,而是去观察它。比方说,当我现在一看到一朵花的时候,就会产生“这个花好漂亮〞的念头,此时立刻停下来,紧接着就向内观察,刚刚我所产生的这个念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在往回看的时候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比拟接近于大圆满的正行修法,此处暂时不讲,而只讲第二种观察方式。10首先,是观察心的来处。比方说,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所看到的这朵鲜花的来源,就要去查找它本来是长在哪里的。同样,留神里冒出一个念头的时候,我们就要去观察它究竟是从我们身体的哪一个局部、哪一个角落产生的。有些人认为它是从大脑的某一个局部产生的,有些人又认为它是从心脏产生的,而另外一些人也许会认为,它是从身体的其他局部产生的,但不管怎样,它应当有一个确切的来源,而且这个来源不应在其他地方,而只会在我们的身体内外。然后我们就开始观察,如果这个念头产生于大脑,那大脑本身又是什么呢?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把大脑的每一个局部切开,分成一块块碎片;之后又将每一个碎片分解、分解、再分解,最后连微尘都要打破,直至消失无踪。依此类推,既然大脑的一个切片可以这样分解至空性,那么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一个切片都不可能例外,大脑便由此而消失于空性之中了。大家要认真地看一看:大脑究竟存不存在?如果大脑存在,会怎么样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就能找到它呢?当我们这样仔细搜寻以后,就会发现大脑确实是不存在。既然大脑不存在,念头又怎么可能从中产生呢?决不可能!接下来,有人又可能会认为:有些书上说,心本身就是无形的东西,我们想在身体当中确认一个固定的位置是不可能的,如果它有一个位置,那么一定与心脏有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心脏,以及我们认为有可能产生念头的其他地方——皮肤、肌肉、骨骼、骨髓……当我们用中观的理论将身体的里里外外找遍了以后,就会深深地体会到: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心的来处。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不要毫无根据地认为:“书上已经说过,心的来处是不存在的,我只能往找不到的方向走,而不能往能找到的方向去,否那么就是错误。〞并事先设计好一套希望自己找不到的程序,然后成心按照这个预定程序去走一走过场:哦!大脑的每一个局部在一再分细之后,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什么都没有了!我们不能这样对自己不负责任,不能强迫自己去走预先知道的路,不能抱着无我、空性的成见,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用心去找,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找,要带着疑问去找:“如果能找到,还是要尽量去找〞,“如果有一个来处,我就要确认它在哪里;假使没有的话,我也要自己去确认,而不能人云亦云〞“从无始以来,我一直认为它是存在的,究竟它是否存在呢?〞虽然修法说起来也就是这些,但如果真正去修,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口头上的语言和实际的感受是绝对不一样的。我这样讲是把中观的一些复杂内容取消了,而只剩下最容易理解的局部,如果你们依照这个方法去找,应当会有感受的。

最近更新

2024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 54页

2024年湖北大冶市事业单位招聘历年高频难、易.. 59页

2024年湖北武汉市红十字会招聘历年高频难、易.. 59页

2024年湖北神农架林区科技局招聘工作人员历年.. 60页

2024年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事业单位招聘拟聘.. 91页

2024年湖南永州市金洞管理区事业单位招聘历年.. 59页

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气象局事业单位招聘4人历年.. 88页

2024年湖南邵阳北塔区事业单位招聘43人历年高.. 279页

2024年湖南龙山县公务用车保障中心招聘司勤20.. 88页

2024年版保安员初级内部模拟考试题库及一套答.. 32页

2024年甘肃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招聘190人历年高频.. 89页

2024年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88页

2024年福建省宁化县事业单位招聘128人历年高频.. 287页

2024年福建福州鼓楼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 284页

2024年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 56页

创建县级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5页

2024年贵州省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6人历年高.. 278页

2024年贵州省独山县事业单位招聘26人历年高频.. 273页

2024年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 54页

2024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59页

2024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 56页

内蒙古兴安盟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49页

语音厅小游戏策划方案 3页

游戏推广员的周报 6页

田径国家一级裁判模拟试题 61页

四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7页

丙烯酰胺与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凝胶反应 13页

ck520立式车床总体及床身设计 37页

基督生平第一册练习题 7页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查房 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