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2024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5单元-7-单元过关检测(五)-Word版含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24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5单元-7-单元过关检测(五)-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帅气的小哥哥 2024/5/12 文件大小:2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5单元-7-单元过关检测(五)-Word版含解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5单元-7-单元过关检测(五)-Word版含解析 】是由【帅气的小哥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5单元-7-单元过关检测(五)-Word版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单元过关检测(五)(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1.(2024·甘肃天水一中模拟)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别离定律。以下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在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即紫花(♀)×白花(♂)和白花(♂)×紫花(♀)∶1性状别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解析:选D。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套袋处理,A错误;孟德尔根据亲本的杂交后代有无性状别离判断亲本是否纯合,B错误;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紫花(♀)×白花(♂)和白花(♀)×紫花(♂),C错误;F2的3∶1性状别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正确。(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为黄色,否那么为橙色。现有三株柑桔进行如下甲、乙两组杂交实验: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据此分析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选D。根据实验甲的结果:子代红色、黄色分别占1/8、1/8,、,A正确;实验甲的子代中,,B正确;实验乙的子代中,红色占3/16,黄色占1/16,相应的橙色亲本有3种可能的基因型:、、,C正确;实验乙子代中,共有12种基因型,其中红色的有2种,黄色的有1种,那么橙色的基因型有9种,D错误。3.(2024·山东青岛模拟)养貂人让他饲养的貂随机交配,发现平均有16%的貂皮肤粗糙(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控制),这样的貂售价会降低。他期望有更多的平滑皮毛的貂,于是决定不让粗糙皮肤的貂参与交配产生后代,那么下一代中,皮肤粗糙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 . :选C。设貂皮肤粗糙由a基因控制,由题意知aa=16%,那么a=40%,A=60%,因此该种群中AA=36%,Aa=2×60%×40%=48%;如果不让粗糙皮肤的貂参与交配产生后代,那么亲代交配个体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是36%∶48%=3∶4,下一代中,皮肤粗糙个体所占的比例是aa=××=,C正确。4.(2024·福建福安调研)一种欣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假设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假设将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那么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鲜红色=1∶1 ∶鲜红色=3∶∶鲜红色=9∶7 ∶鲜红色=15∶1解析:选D。两纯合亲本杂交,F1为蓝色,那么蓝色为显性性状,F1蓝色与隐性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别离比是蓝色∶鲜红色=3∶1,可知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有两对,两对等位基因(设为A、a,B、b)独立遗传。故F1蓝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自花受粉后,子代中aabb的个体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他基因型个体表现为另一种性状,所以F2产生蓝色∶鲜红色=15∶1的比例,D正确。5.(2024·四川巴蜀联考)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其途径如下列图,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黄花,据此判断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选C。,有4种,A正确;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C_,,,B正确;自交,的比例为3/4×1/4×1/4=3/64,D正确;绿花植株A_bbC_的比例为3/4×1/4×3/4=9/64,的比例为3/4×1/4×3/4=9/64,所以自交子代中绿花植物和红花植株的比例相同,C错误。6.(2024·湖南浏阳一中联考)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 ③AAttdd ④aattdd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应该用①和③,可以观察①和②,应选用①和④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解析:选C。三对相对性状中可通过花粉鉴定的相对性状是非糯性(A)和糯性(a)、花粉粒长形(D)和圆形(d),假设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别离定律,需得到基因型为Aa或Dd的植株,A错误;假设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得到基因型为AaDd的植株,B错误;①×④→F1(AaTtdd),F1连续自交即可得到糯性抗病优良品种(aaTT),C正确;②×④→F1(AattDd),其产生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A(蓝)∶a(棕色)=1∶1,D错误。7.(2024·湖南怀化质检)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 :选C。根据题意可知,乙(B_XAY)×丁(B_XAX-),后代中出现残翅白眼果蝇(bbXaY),由此确定乙的基因型为BbXAY,丁的基因型为BbXAXa;又由于甲(B_XAY)×丁(BbXAXa)杂交后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没有残翅果蝇(bb),说明甲的基因型必为BBXAY;又由于乙(BbXAY)×丙(B_XAX-),后代中只有长翅红眼果蝇,说明丙为纯合子,基因型为BBXAXA。8.(2024·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模拟)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现有假设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某实验小组欲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以下相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雄果蝇全部为白眼,,那么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选D。欲判断基因位置,在显隐性的情况下,应选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所以本实验应选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预测实验结果时,可以采用假设法:如果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wXw和XWY,那么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WXw和XwY,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A项正确。如果该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且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wXw和XWYW,那么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XWXw和XwYW,雌雄果蝇均为红眼;如果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ww和WW,那么子代果蝇全部为红眼,B项正确。如果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ww、Ww,那么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C项正确。由于红眼和白眼在雌果蝇中都出现,所以该对基因不可能只位于Y染色体上,D项错误。9.(2024·广东惠州调研)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列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且两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不考虑致病基因位于X与Y的同源区这种情况)并独立遗传。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3解析:选C。系谱图显示:甲病女性患者的双亲均正常,据此可判断,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正常女性的双亲均为乙病患者,据此可判断,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和女性患病的概率相同,C正确。因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所以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100%不患甲病;仅就乙病而言,假设相关的基因用R和r表示,那么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rr,无乙病致病基因,2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RR、2/3Rr,所以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患病的概率为+×=,D错误。10.(2024·福建漳州模拟)A是人体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如图)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携带A基因的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 :选B。A基因位于人体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同时含有X、Y染色体,携带A基因的染色体条数为2;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X或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携带A基因的染色体条数为2,因此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携带A基因的染色体条数最多为2。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40分)11.(10分)(2024·甘肃兰州一中月考)虎皮鹦鹉羽毛颜色的遗传机理如下列图,当个体基因型为aabb时,两种色素都不能合成,表现为白色。现有一只纯合绿色鹦鹉和一只纯合白色鹦鹉杂交得F1,再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请答复以下问题:(1)控制鹦鹉羽毛颜色的基因在遗传上遵循____________定律,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你的观点加以验证。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让F2表现型为绿色的鹦鹉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3)如让杂合的黄色鹦鹉与杂合的蓝色鹦鹉杂交,且因某种因素的影响,后代中的白色鹦鹉全部死亡,那么绿色鹦鹉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4)如欲判断一只绿色雄性鹦鹉的基因型,应从绿色、蓝色、黄色、白色纯合子群体中选择________________与其杂交:①如后代全为绿色鹦鹉,那么其基因型为AABB;②如后代________________,那么其基因型为AABb;③如后代绿色∶黄色为1∶1,那么其基因型为________;④如后代________________,那么其基因型为AaBb。解析:(1)常用测交法验证控制动物性状的两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假设F1(AaBb)与白色鹦鹉(aabb)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的鹦鹉,比例约为1∶1∶1∶1,那么控制鹦鹉羽毛颜色的基因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F2表现型为绿色的鹦鹉基因型为A_B_(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其产生的配子AB=4/9,Ab=2/9,aB=2/9,ab=1/9,可借助棋盘法求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蓝色∶黄色∶白色=64∶8∶8∶1。(3)如让杂合的黄色鹦鹉与杂合的蓝色鹦鹉杂交,即aaBb×Aabb→1绿色∶1蓝色∶1黄色∶1白色(死亡),其中绿色鹦鹉占1/3。(4)绿色雄性鹦鹉的基因型有四种可能:AABB、AaBB、AABb、AaBb,鉴定其基因型,可选择测交法,选择多只白色雌性鹦鹉与之杂交,分析子代表现型差异即可。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别离和自由组合)实验方案:用F1绿色鹦鹉和白色鹦鹉杂交预测结果:杂交后代中鹦鹉羽色出现四种表现型:绿色、蓝色、黄色、白色,比例约为1∶1∶1∶1(2)绿色∶蓝色∶黄色∶白色=64∶8∶8∶1(3)1/3 (4)多只白色雌性鹦鹉②绿色∶蓝色=1∶1③AaBB ④绿色∶蓝色∶黄色∶白色=1∶1∶1∶112.(8分)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答复以下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2)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设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患丙病的女孩概率是________。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甲病为伴性遗传病,且Ⅱ7不患甲病,其女儿Ⅲ14患甲病,假设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那么Ⅲ14应表现正常,因此可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且Ⅱ6和Ⅱ7所生后代男性(Ⅲ12、Ⅲ13)均患乙病,女性均正常,那么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不患丙病的Ⅱ10和Ⅱ11所生女儿Ⅲ17患丙病,那么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不知Ⅱ6家族中是否有丙病致病基因,所以Ⅱ6对应的基因型为D-;Ⅱ6患甲病而不患乙病,因此Ⅱ6存在A基因和B基因;因为Ⅲ12的基因型为XabY,那么Ⅱ6也存在a和b基因,且Ⅱ6中A和B在一条X染色体上,a和b在另外一条X染色体上,所以Ⅱ6的基因型为D-XABXab。(2)Ⅱ6甲病和乙病的相关基因型为XABXab,而Ⅲ13的基因型为XAbY,那么其患两种病是因为Ⅱ6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X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XAb的卵细胞。(3)据题意,对乙病来说,Ⅲ15的基因型为XBXb,Ⅲ16的基因型为XBY,两者婚配所生子女患乙病的概率为1/4;对丙病来说,Ⅲ15的基因型为Dd的概率是1/100,Ⅲ16的基因型为Dd的概率是2/3,两者婚配所生子女患丙病的概率为1/100×2/3×1/4=1/600,那么生患丙病女孩的概率为1/600×1/2=1/1200。综合两种病来看,Ⅲ15与Ⅲ16结婚,所生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1/4)×1/600+1/4×(1-1/600)=3/2400+599/2400=301/1200。答案:(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DXABXab或DdXABXab(2)X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XAb的卵细胞(3)301/1200 1/120013.(12分)(2024·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由A、a控制);棒眼与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B、b控制)。现有两果蝇杂交,得到F1表现型和数目(只)如表。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灰身棒眼灰身红眼黑身棒眼黑身红眼雌蝇1560500雄蝇70822623(1)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控制棒眼与红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3)F1中黑身棒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4)1915年,遗传学家Bridges发现用红眼雌果蝇与经X射线处理过的棒眼雄果蝇进行杂交,总能在某些杂交组合的F1中发现红眼雌果蝇。该种红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父本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上缺失了显性基因B。没有B或b基因的受精卵是不能发育成新个体的。请你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检测F1中红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预测及结论:假设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是由于基因突变。假设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是由于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上缺失了显性基因B。解析:(1)子代雌蝇中黑身∶灰身=50∶156≈1∶3,雄蝇中黑身∶灰身=(26+23)∶(70+82)≈1∶3,故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子代雌蝇全是棒眼,雄蝇中棒眼∶红眼=(70+26)∶(82+23)≈1∶1,故控制棒眼与红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2)子代黑身∶灰身≈1∶3,亲本相关基因型为Aa×Aa;子代雌蝇全是棒眼,雄蝇中棒眼∶红眼≈1∶1,亲本相关基因型为XBXb×XBY,故亲本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3)F1中黑身棒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aXBXb、aaXBXB,黑身棒眼雄果蝇为aaXBY,故有2种杂交组合:①aaXBXb×aaXBY,子代为×(黑身棒眼雌蝇∶黑身棒眼雄蝇∶黑身红眼雄蝇);②aaXBXB×aaXBY,子代为×(黑身棒眼雌蝇∶黑身棒眼雄蝇),故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黑身棒眼雌蝇∶黑身棒眼雄蝇∶黑身红眼雄蝇=∶∶=4∶3∶1。(4)根据题意用假说—演绎法解决,要探究F1中红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父本发生了基因突变还是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缺失了显性基因B,必须让该F1中红眼雌果蝇与棒眼雄蝇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和比例,作出判断。如果是由于父本基因突变,那么该红眼雌果蝇为XbXb,而棒眼雄蝇为XBY,杂交子代为1XBXb∶1XbY,即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1。如果是由于父本棒眼果蝇X染色体缺失了显性基因B,那么该红眼雌果蝇为XXb,而棒眼雄蝇为XBY,杂交子代为1XBXb∶1XbY∶1XBX∶1XY(致死),即子代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2∶1。答案:(1)常 X (2)AaXBXb AaXBY(3)黑身棒眼雌蝇∶黑身棒眼雄蝇∶黑身红眼雄蝇=4∶3∶1(4)让F1中红眼雌果蝇与正常棒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接近1∶1(或雌果蝇∶雄果蝇数量比接近1∶1)棒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接近2∶1(或雌果蝇∶雄果蝇数量比接近2∶1)14.(10分)(2024·广东惠州模拟)某种雌雄异株(雌雄植株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X、XY)植物有阔叶与窄叶这一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对其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如下(以下研究均不考虑新的突变与交叉互换):母本性状父本性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雌性阔叶雄性阔叶雌性阔叶∶雄性阔叶=1∶1雌性阔叶雄性阔叶雌性阔叶∶雄性阔叶∶雄性窄叶=2∶1∶1(1)阔叶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2)进一步调查发现:在一个足够大的自然群体中雌株全为阔叶无窄叶,雄株有阔叶与窄叶。某同学认为可能存在一种致死机制,请补充完成以下探究方案。该同学认为肯定不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雌配子致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进行如下杂交实验:母本性状父本性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结论雌性阔叶雄性窄叶雄性阔叶∶雄性窄叶=1∶1或全为雄性阔叶__________不育(致死)雌性阔叶雄性窄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两个隐性基因的合子不育(致死)解析:(1)母本和父本都是阔叶,子代雌性阔叶∶雄性阔叶∶雄性窄叶=2∶1∶1,后代出现了窄叶,说明窄叶是隐性性状,又因为后代表现出雌雄性状的差异,即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那么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后代雄性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母本为杂合子。(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雄性中有窄叶植株,说明母本产生的含有隐性基因的雌配子不可能致死。雌性阔叶与雄性窄叶杂交,后代全部是雄性,且可能存在两种表现型,没有雌性后代,说明雌配子都能成活,而含有隐性基因的雄配子不能成活(致死);假设含两个隐性基因的合子不育(致死),那么雌性阔叶与雄性窄叶杂交,假设雌性阔叶是纯合子,那么后代雄性阔叶∶雌性阔叶=1∶1;假设雌性阔叶是杂合子,那么后代雌性阔叶∶雄性阔叶∶雄性窄叶=1∶1∶1。答案:(1)显性 X (2)如果含有隐性基因的雌配子致死自然调查时不可能发现雄性窄叶植株含隐性基因的雄配子雌性阔叶∶雄性阔叶∶雄性窄叶=1∶1∶1或雄性阔叶∶雌性阔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