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朱德的扁担》(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朱德的扁担》(教案).doc

上传人:小吴 2024/5/12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朱德的扁担》(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朱德的扁担》(教案) 】是由【小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朱德的扁担》(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1世纪教育网·第2页〔共2页〕2024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6课?朱德的扁担?,能够正确书8个汉字。:〔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和战士们对朱德的敬爱之情。。、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目标理解词语,学会本课生字词及多音字读法。、写字。,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那么,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了解故事内容。“险〞、“难〞、“累〞,体会挑粮的艰辛。,你们觉得粮食包括什么呢?〔演示第2、3张幻灯片〕这些粮食是怎么获得的呢?这些粮食是怎样运送的呢?在过去,许多人都是用扁担来运送粮食的,你们想不想知道用扁担挑粮食的故事呢?馒头、米饭、小麦、玉米等。可以自己种,可以买。用汽车、轮船、火车等运送。想。以学生熟悉的话题切入主题。21世纪教育网·第2页〔共2页〕。〔演示第4张幻灯片〕读课题?朱德的扁担?。让学生知道学****的内容。讲授新课一、,感知课文。〔演示第5-8张幻灯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担〞的偏旁是“扌〞“志〞的偏旁是“心〞“战〞的偏旁是“戈〞“扁〞的偏旁是“户〞〔3〕指导生字的笔顺。以“扁〞、“战〞为例指导。。小组内合作学****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扁担会师斗笠井冈山挑粮山高路陡研究敬爱二、?〔演示第9张幻灯片〕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1928年,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但是山上〔粮食〕不多,需要人到山下〔挑粮〕。〔朱德〕跟战士们一块去挑粮,为了不让〔战士们〕把自己的〔扁担〕藏起来,他在扁担上写上〔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识记生字。让学生明白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21世纪教育网·第2页〔共2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朱德的扁担〞〕五个字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演示第10-12张幻灯片〕历史背景介绍:1927年,毛主席带着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着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合了。井冈山时期的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红军战士开始了自耕自种的生活。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自产的粮食不够,且盐、油等都十分紧缺〕,红军决定到山下六十多里地外的茅坪去挑粮食,顺道打探一些消息,带点盐、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回来。〔1〕发生了什么事呢?朱德同志带着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着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出示朱德的图片。会师:行军时各路人马聚集到一处。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的山区,1927年毛泽东在此建立了根据地。〔2〕“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说明了什么??〔演示第13-16张幻灯片〕1928年。说明离敌人很近,下山可能会遇到危险。挑粮。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内容和历史背景。21世纪教育网·第2页〔共2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为什么要到山下去挑粮呢?〔2〕“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3〕他们要去哪挑粮呢?到茅坪的距离是多少呢?1里=500米〔五六十里的山路大概就是天亮出发,天黑才能回来。〕〔4〕这说明了什么?〔5〕那来回的路好走吗?从哪可以看出来?多音字:nàn〔灾难〕〔磨难〕难nán〔难过〕〔困难〕〔6〕要去挑粮,危险,路远,并且山高路陡,战士们对挑粮这件事是怎样看待的呢?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战士们挑粮的热情很高。“争〞字表现了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演示第17-23张幻灯片〕〔1〕朱德是怎样做的呢?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草鞋:用稻草等材料编织的鞋。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挑粮的次数多。宁冈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来回的路很远。不好走。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了解挑粮的原因和地点。多音字导读。学****朱德挑粮的小故事。21世纪教育网·第2页〔共2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斗笠:用来遮挡阳光和雨的帽子。多音字:dǒu〔斗笠〕〔斗胆〕斗dòu〔奋斗〕〔争斗〕〔2〕他穿着什么、戴着什么去挑粮食?穿着草鞋,戴着斗笠。这说明了什么?〔3〕课文是怎样说的?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这说明了什么?〔4〕朱德工作这么累,还要坚持白天和战士们去挑粮,说明了什么?〔5〕战士们是怎样做的呢?为什么呢?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这说明了什么?〔6〕朱德知道以后是怎样做的呢?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说明了他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工作很累。说明了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说明了战士们对朱德的关爱之情。多音字导读。体会人物情感。21世纪教育网·第2页〔共2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他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这说明了什么?〔7〕同学们,这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扁担又丢过吗?〔演示第24-26张幻灯片〕〔1〕为什么战士们不藏他的扁担了呢?战士们知道,再藏也没用,朱德同志会一直坚持和他们一起去挑粮。课文是怎样说的呢?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敬爱:尊敬热爱。〔2〕同学们,你们觉得为什么战士们发现了写着朱德名字的扁担后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呢?因为朱德不搞特殊,与广阔子弟兵在一起奋斗,同甘共苦。三、归纳总结〔演示第27张幻灯片〕学****了?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那么,不怕吃苦的精神使我非常感动,我们也要向他学****不怕吃苦,好好学****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不想让战士们因为心疼自己去挑粮而再藏自己的扁担。说明了朱德以身作那么,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感受到了浓浓的战友情。没有。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1世纪教育网·第2页〔共2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课堂练****演示第28、29张幻灯片〕。。挑着穿着戴〔dài〕着草鞋斗笠〔lì〕粮食五、作业布置〔演示第30张幻灯片〕。。课堂小结?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战争时期,红军生活艰难,常常需要走很远、很陡的山路去挑粮;战士们心疼朱德辛苦,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但是朱德却坚持以身作那么,另外找来一根扁担,并且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这表达了朱德与战士们之间的浓浓深情。板书设计朱德的扁担战士们藏扁担越发敬爱朱德写上“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那么,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阔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及时反思,总结收获,发现缺乏。21世纪教育网·第2页〔共2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课文最后三句提到“扁担〞,与题目照应,既点明了课题,又深化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