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2024年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3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3篇.docx

上传人:mama 2024/5/1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3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3篇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3篇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目标 1、抓好诵读活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全体师生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2、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地创新,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 3、探索国学经典与写字教学相结合的校本化研究。编写《国学经典****字本》,把国学经典与写字教学相结合,编写一套校本教材。 4、本学期将加强教师经典诗文的学****与探讨,教师与学生同背经典诗文,提升教师国学素养。在原读书学****的基础上读1-2本国学经典书籍,背诵古诗不低于30首(50岁以上不低于20首),并记录国学经典学****笔记。统一背诵内容为国学经典读本必背古诗,形式包含:经典诗文摘抄、经典阅读感悟等。 三、诵读时间 1、早晨课前20分钟诵读; 2、中午10分钟时间自由进行诵读; 3、每周一节的阅读课; 4、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四、诵读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3、回家后,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五、诵读内容 1、诵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中外美文等。 2、学校发的《弟子规》(循环使用,注意保持完好)。 六、具体要求 1、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人人参加诵背活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2、学期初各班语文教师制定班级诵读计划。 七、资料积累 在诵读过程中,要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以利于进一步开展诵读实验研究。 八:活动安排: 九月份:小学生学****国学与经典诵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国学启蒙经典诵读”行动是紧接着得较长的系统性工作,必须着眼长远,谨慎推行,主要摸清如下一些问题: ⑴所指定的篇目是否适合于本年级学生的知识层次; ⑵怎样安排诵读的时间并能收到最大效益; ⑶如何对诵读进行过程管理; ⑷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诵读策略与措施; ⑸如何呈现诵读的成效; ⑹诵读进度如何安排。 十月份:召开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的讨论会,课例展示于研讨。 十一月份:师生同背经典诗文主题诵读活动。 “不增加学生负担”是本次诵读行动的首要原则,在诵读过程中不搞过关,不搞考核,鼓励展示。重在平时激发兴趣,重在积少成多,按序先选若干句或一小句,读一读,诵一诵,讲一讲,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让学生在轻松与快乐中为知不觉地熟记诵读篇目。 十二月份:国学经典校园文化展示(书面展示)。 元月份:对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学****的情况进行汇总,并撰写阶段性的研究小结。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2 古诗文素养活动即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积累好词佳句,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为了更好的作好每周一诗活动特定如下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2、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背诵古诗的速度和质量。 3、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内容。 4、能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培养学生背诵古诗的能力。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引发兴趣。 诵中华经典,做谦谦君子。认真备课,对于古诗中的典故、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导课时介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介绍诗人的经历、特点、贡献等引领学生去读相关的课外书,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同时让学生配乐朗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学生背诵累的时候,让学生古诗配画,既理解了古诗,又深化审美情趣。让学生劳逸结合,对古诗不产生烦躁、厌烦的情绪。编故事剧,欣赏flash动画,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玩中学,学中玩。 举行班级对抗赛、评选吟诵小明星、男女生对抗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兴趣。以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加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朗读、理解、诵读、表演“经典”的过程中,与一位又一位的思想家进行了跨越时空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2、保证数量。 坚持每周一首诗,抄在黑板上,督促学生养成背诵****惯,形成背诵能力。对有余力的同学提高要求,结合自己实际,每学期要制定出自己的背诵计划和具体目标。增加数量,争取让每个孩子吃饱、吃好。 3、抓好质量。 每节课及时检查背诵,把每个学生的背诵情况一一记录,对没背过的或没背熟的及时督促。在家长会上,让家长体会古诗吟诵的必要性和前瞻性,积极配合老师,严格要求孩子把每首古诗背熟、背好,家校携手,争取一个不落地背熟。 4、加强指导 一方面加强教师的范读指导,上网搜集相关配乐朗诵,另一方面培养尖子生,加强领读训练,使学生体会古典诗文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能力、吟诵能力、感悟能力。 总之,这学期通过多种形式的吟诵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人生真谛,懂得做人道理,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将按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腔的***开展此项活动。 三、活动安排: 第一周:《忆江南》 第二周:《潇湘神》 第三周:《长相思》 第四周:《菩萨蛮》 第五周:《菩萨蛮》 第六周:《更漏子》 第七周:《梦江南》 第八周:《浣溪沙》 第九周:《菩萨蛮》 第十周:《虞美人》 第十一周:《相见欢》 第十二周:《清平乐》 第十三周:《菩萨蛮》 第十四周:《杨柳枝》 第十五周:《西江月》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和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要求,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滋养性灵、启迪心智、塑造精神的双重目的,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二、目标与任务 1、进一步修改完善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篇目的收集、筛选、应用与推广。 2、落实师生全员参与的经典诵读活动,保证每周一节经典诵读指导课,保证学生每天半小时(利用每堂课前、夕会等零散时间)诵读时间,保证每班每学期至少三节进阅览室的阅读时间,保证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至少提供一节研究课,保证师生每人每学期至少一篇有价值的读书心得上传课题博客(学生择优上传),保证每学年举办一期读书节活动(活动中展示师生经典诵读成果,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保证教师每学期举办一次论坛交流活动,保证课题组每月一次工作例会。 3、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阅读指导,寻求各年级阅读指导策略与切实可行的办法。 4、探索学生作文语言锤炼与经典诵读整合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三、措施与方法 (一)完成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形成比较完整的研究资料,为研究成果的推广积累丰实的素材。 1、小学语文课文阅读与经典诵读训练方法研究(子课题一) (1)依据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能力的要求,研究每篇课文在单元主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学内容(语文训练点),找准结合点,设计相应的经典诵读训练内容,充实整合篇目整理表内容。 在每一课时教学中,要明确以教材为主,同步阅读读本和校本教材为辅的“一主两翼”教学策略,选择合适时机进行“经典诵读”训练。 (2)扩大阅读量。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自读课本”和校本教材;二是要加强个性化课外阅读,落实每期至少三节进阅览室读书时间;三是确保落实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四是充分利用德育活动和其他零散时间组织经典诵读活动。 (3)进行速读训练。从中年级开始进行有计划的速读训练。 2、小学语文****作训练序列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子课题二) 按照从“仿”到“作”的总体思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构建系统的****作教学序列,探索科学有效的****作教学方法。 语言形式决定于语言功能,而语言功能又决定于交际活动的类型。要以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为基础,根据学生不同交际语言的发展施之相应的语言教学形式。把现行教科书安排的****作训练任务与“经典诵读小练笔”结合,可以安排以下内容: 中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系统的书本知识,此阶段要发展学生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现真情实感的能力。可以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描写和认识,强调写身边人和事,学****写简短的读书感想。 高年级学生人际交往逐渐成为其主导活动。作文训练进一步要求学生记叙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品德;开始训练学生写读后感以及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3、经典诵读实施研究(子课题三) (1)修改遴选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内容。 (2)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如诵读接龙、诵读表演、“亲近经典”成绩记载卡、“经典诵读十分钟”活动等,将经典诵读活动抓落实。 (二)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1、整理优质课教案和教学课件,配合学校网站建设形成语文教学资源库。 2、整理语文教材与经典诵读整合的篇目。 3、整理教学经验论文,提炼课题研究系列成果并进行推广运用。 4、修改充实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四、分月活动安排 三月: 1、讨论修改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研究任务,确保课题实验工作有效开展。 2、各课题成员制定研究计划。 3、启动经典诵读活动。 4、结合“一师一优课”活动启动经典诵读课例研究。 四月: 1、组织第四届读书节“经典诵读”展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