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中药处方常用术语》.pdf

格式:pdf   大小:923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中药处方常用术语》.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3 文件大小:9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中药处方常用术语》.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中药处方常用术语》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中药处方常用术语》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药的使用历史悠久,中药处方名称是在长期的中医药实践中形成的。由于品种繁多,我国又富源辽阔,各地使用****惯不同造成地区差异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不同,使中药饮片名称十分繁杂,医药人员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中药饮片名称,对准确应用和调配意义重大。一、中药处方通用名称一正名以药典、卫生部部颁药品标准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地方标准中收载的中药名称称为中药正名。为了防止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中药名称应尽量使用正名,尤其是参加世贸以后,为了大力开展中医药,使中医药走向世界,我们医务工要努力使自己用正确的专业术语来书写处方和阅读处方。如:大黄、鳖甲。〔二〕别名除正名以外的中药名称就为别名。由于有些药物别名已经历代相继沿用成****至今仍有医生喜欢应用,为了保证用药平安有效,调剂人员亦应熟记这些常用的药物别名,以保证调剂工作的顺利完成。如:甘草别名叫国老等。〔三〕处方全名在中药正名前加上说明语就构成了中药的处方全名。说明语大多表示医师对中药饮片的产地、基原、采收季节、性状特征、炮制、新陈程度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疗效。如当归尾、云连、酒白芍、霜桑叶等。可以有一:..:常用中药的处方全名和别名正名处方全名别名三七田三七参三七旱三七川军生军锦纹大黄广豆根南豆根山豆根怀山药淮山药山药天门冬天冬栝楼根天花粉紫丹参丹参绿升麻升麻怀牛膝淮牛膝牛膝台乌药乌药国老辽沙参东沙参北沙参粉甘草皮草甘草杭白芍白芍药芍药白芍杭白芷香白芷白芷元胡玄胡索延胡索全当归秦当归当归百部草百部茅苍术苍术木防己广防己粉防己汉防己防己川羌活西羌活羌活麦门冬杭寸冬杭麦冬麦冬川附片淡附片炮附子附子黄郁金黑郁金郁金建泽泻福泽泻泽泻信前胡前胡莎草根泡沙参空沙参南沙参七叶一枝花蚤休炮姜炭姜炭干姜炭川独活香独活独活红茜草茜草根茜草潞参台参:..香附子草河车香附北柴胡南柴胡软柴胡重楼苦桔梗甜桔梗柴胡山葱象贝母桔梗左秦艽浙贝母条黄芩枯黄芩子黄芩秦艽川黄连雅莲云连黄芩黄连川续断拳参粉葛根甘葛根续断葛根红藤藜芦粉丹皮大血藤首乌藤柽柳山川柳牡丹皮紫油肉桂西河柳淡竹茹细竹茹青竹茹肉桂川杜仲竹茹金银藤银花藤杜仲油松节忍冬藤均青皮松节川厚朴紫油厚朴青皮北五加忍冬花双花二花厚朴香加皮桂枝尖嫩桂枝仙灵脾首乌藤通脱木桂枝桑皮桑根白皮淡大芸通草椿根皮臭椿皮醒头草桑白皮公丁香椿皮十大功绩丁香祁艾蕲艾功绩叶藏红花番红花坤草艾叶草红花红兰花西红花木笔花续随子红花辛夷霜桑叶冬桑叶番木鳖金银花:..南橘叶青橘叶千张纸***羊藿佩兰叶王不留橘叶北细辛辽细辛大力子牛子肉苁蓉嫩青蒿桂圆肉佩兰棉茵陈栝楼细辛紫背浮萍浮萍草银杏青蒿茵陈墨旱莲浮萍诃黎勒山萸肉杭山萸益母草破故纸墨旱莲山茱萸辽五味子北五味子千金子宣木瓜马钱子玉蝴蝶黑丑白丑二丑五味子木瓜鼠粘子木蝴蝶益母草子坤草子王不留行萝卜子牛蒡子梭罗子红小豆龙眼肉川佛手广佛手佛手柑大腹子海南子瓜楼诃子肉米壳御米壳白果蛰虫赤小豆沙苑蒺藜潼蒺藜佛手干青果真珠诃子甘枸杞补骨脂山栀子乌贼骨沙苑子龙衣缩砂仁青果蝉衣决明子马蹄决明枸杞子栀子牵牛子皮硝朴硝砂仁丹砂辰砂白蒺藜刺蒺藜草决明花槟榔代赭石茺蔚子孩儿茶莱菔子地鳖虫娑罗子左牡蛎:..山甲珠炮山甲槟榔***壳土鳖虫牡蛎白僵蚕珍珠海蛤壳穿山甲海螵蛸灵磁石活磁石蛇蜕蝉蜕僵蚕血余炭发炭蛤壳麒麟竭芒硝红升丹升药朱砂磁石赭石儿茶血余血竭红粉将2-3种疗效根本相似或具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缩写在一起就构成了并开药名。调配处方时应正确理解医生用药意图,划清并开药物的品种规格和剂量。如:青陈皮、苍白术、焦三仙等。:..并开药名处方应付并开药名处方应付:..天冬麦冬红白豆蔻红豆蔻白豆蔻二门冬天门冬麦门冬生熟麦芽生麦芽炒麦芽二术白术苍术生熟谷芽生谷芽炒谷芽苍白术苍术白术生熟稻芽生稻芽炒稻芽二母知母浙贝母谷麦芽炒谷芽炒麦芽知贝母知母浙贝母生熟谷麦芽生炒谷芽生炒麦芽二蒺藜白蒺藜沙苑子生熟谷稻芽生炒谷芽生炒稻芽潼白蒺藜白蒺藜沙苑子炒稻麦炒稻芽炒麦芽知柏知母黄柏炒曲麦炒神曲炒麦芽盐知柏盐知母盐黄柏焦曲麦焦神曲焦麦芽炒知柏盐炒知母盐炒黄柏生熟枣仁生枣仁炒枣仁酒知柏酒知母酒黄柏干良姜干姜良姜砂蔻仁砂仁蔻仁腹皮子大腹皮生槟榔砂蔻皮砂仁壳紫蔻壳二乌制川乌制草乌二地生地黄熟地黄川草乌川乌草乌生熟地生地黄熟地黄桃杏仁桃仁杏仁二活羌活独活二甲龟板鳖甲羌独活羌活独活全荆芥荆芥芥穗二风藤青风藤海风藤桑枝叶桑枝桑叶青海风藤青风藤海风藤冬瓜皮子冬瓜皮冬瓜子二芍赤芍白芍生熟薏米生薏米炒薏米杭赤芍赤芍白芍生熟大黄生大黄熟大黄二丑黑丑白丑生龙牡生龙骨生牡蛎二公丁蒲公英紫地丁龙牡煅龙骨煅牡蛎二决明石决明草决明猪茯苓猪苓茯苓忍冬花藤金银花金银藤赤猪苓赤苓猪苓二花藤金银花金银藤青陈皮青皮陈皮南北沙参南沙参北沙参棱术三棱莪术荆防荆芥防风全霍香霍香霍香叶霍香梗全紫苏苏叶苏梗苏子乳没炙乳香炙没药苏子梗苏子苏梗炒三仙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苏子叶苏子苏叶焦三仙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龙齿骨龙齿龙骨焦四仙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芦茅根芦根茅根焦槟榔:..验就形成了一整套处方给药规律,使调剂人员和医师对处方名称和给付不同炮制品达成共识,在处方时不需要注明炮制规格时,调剂人员亦可按医师处方用药意图给药。下面就中药的常用品种来说明中药处方的应付常规。中药处方应付常规处方应付例如单写药名或注有清炒品谷芽麦芽稻芽莱菔子苍耳子牛蒡子苏子黑丑“炒〞白丑山楂槐花决明子白芥子酸枣仁草果王不留行麸炒品单写药名或注有枳壳白术僵蚕薏苡仁冬瓜子椿根皮芡实三棱“炒〞、“麸炒〞半夏曲六神曲烫制品单写药名或注有龟板鳖甲鱼瞟穿山甲刺猥皮象皮龟板鳖甲“炒〞、“烫〞蜜炙品鱼漂单写药名或注明紫菀款冬花枇杷叶马兜铃桑白皮槐角“炙〞、“炒〞酒炙品单写药名或注明何首乌女贞子肉苁蓉山茱萸熟军黄精乌梢蛇“炙〞醋炙品蕲蛇单写药名或注明乳香没药元胡香附莪术青皮大戟甘遂芫花盐炙品“炒〞、“炙〞商陆五味子五灵脂单写药名或注明小茴香蒺藜车前子橘核葫芦巴益智仁补骨脂炙品“炒〞、“炙〞虎骨吴茱萸川乌天南星白附子远志藤黄厚朴单写药名煅制品***羊霍半夏巴戟天马钱子巴豆单写药名龙骨龙齿瓦楞子自然铜钟乳石花蕊石牡蛎磁石:..白石英紫石英禹粮石蛤壳礞石海浮石中药处方的脚注是指医师在开写处方时常在某味药的旁边〔通常在某味药的右上角或左下角〕做简明的注解。脚注的作用是医师根据辨证施治的需要对某些药物提出特别的要求,同时也简明地指示调剂人员对该饮片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调剂人员应熟悉和掌握这些脚注,严格按脚注的要求,认真进行调配,来提高调剂质量,保证用药质量。药典对需特殊处理的品种都有明确规定。脚注的内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法、服法等。,常用的脚注有:〔一〕,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常见中药有矿石类:如生石膏、生磁石、生紫石英、生寒水石、自然铜;贝壳类:如生龙齿、生瓦楞子、生石决明、生牡:..-2h,以到达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乌头、巴豆、附子、南星、半夏、商陆、斑蝥、马钱子等。、含挥发油的饮片煎煮时间不易太长,防止有效成分散失。如感冒类的汤药大都含有挥发油成分,煎煮时间一般在10min左右。常见后下的饮片有:薄荷、砂仁、鱼腥草、沉香、豆蔻、菊花、藿香、细辛等。,一般在群药煎好前10-15min放入。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大黄等。〔三〕,需要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等。,容易刺激喉咙,引起咳嗽,需要包煎。如:旋覆花、金樱子、石韦等。、疏水性强,容易漂浮在汤剂上面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需要包煎。如:蒲黄、海金沙、蛤粉、雷丸、六一散、三皮散、三黄散、益元散、黛蛤散等。〔四〕另煎:..为了防止有效成分的散失或为了使有效成分被充分煎出,需要在另外的容器内煎煮取汁后,药渣再并入其他群药中合煎取汁,最后合并两次的汁液,混匀,服用。如:西洋参、人参、西红花、羚羊角、水牛角等。有些用量少的贵重中药需要碾成细粉用药汁冲服,防止量少被药渣吸附而造成损失。如:三七、鹿茸、紫河车、蕲蛇、金钱白花蛇、琥珀、雷丸、沉香、牛黄等。〔六〕烊化有些胶类、蜜膏类中药如果放入群药中煎煮,容易使煎液粘稠不利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并且容易使锅底糊化,需要烊化,和其他煎汁一起服用。这类中药可用煎好的药液稍加热溶化后一起服用,亦可隔水利用蒸气溶化后,和其他煎汁一起服用。这类中药有:阿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龟胶、饴糖、蜂蜜等。〔七〕兑服有些处方需要的鲜药要绞汁兑付,以保证用药质量。如:生姜汁、鲜竹沥等。〔八〕打碎通常果实类的中药、动物骨甲贝壳类、矿石类和某些根与根茎类药物,在调剂时需要打碎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和方便调配。各种药材打碎的程度不一,要:..捣为泥、细末等。当大家形成默契后,也可无须注解,但要按照常规处理该饮片,这就要求调剂人员与医师多沟通,充分了解医师的用药意图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这类中药常见的有:果实类中药川贝子、莲子、苡米、白扁豆、酸枣仁、砂仁、豆蔻、牛蒡子、栀子、莱菔子、川楝子等要捣碎;矿石类中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龙骨、瓦楞子、蛤壳、磁石、赭石等要研成粉末;劈碎的常用中药有苏木、降香、檀香、沉香等。主要目的是洁净药材,常见的有:去毛、去心、去刺、去核、去芦等。如大枣、山茱萸、乌梅、诃子要去核;人参、参、黄芪要去芦;苍耳子、金缨子、刺蒺藜要去刺;枇把叶、石韦要去毛等。〔十〕临时炮制某些临床用量比拟少又需要特殊处理的中药,药房不便预先制备,需要在调配时按照医师的处方脚注临时加工炮制,调剂人员要熟练掌握有关的临时炮制技术。如:蒲黄炒阿胶、蜜炙升麻、麸炒升麻、姜汁炒竹茹、白糖炒石膏、金银花炒炭;朱砂拌茯苓、灯心、麦冬、连翘心等;砂仁拌生地、熟地;青黛拌灯心、通草、连翘等。〔十一〕质量和规格中药品种繁多,生长环境复杂,采收加工各地不同,因此中药的质量也不相同。地道药材因生长环境适应其生长,所含有效成分充足,质量上乘而很受知名:..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东北产的人参、关黄柏、辽细辛,四川的川黄连、川贝母、川附子,浙江的浙贝母、杭白芷、杭菊花等;另外采收季节对药物的质量也有影响,如:三月茵陈、霜桑叶等。中药处方的药引的使用,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组方用药的特点之一。用作药引的中药大都是平常容易获得的,如:生姜、大枣、葱白、鲜藕、粳米、芦根、桑枝、竹叶、米汤、食盐、醋、黄酒、蜂蜜、冰糖、红糖、饴糖、甘蔗等,这些药引往往鲜用。药引在处方中中药使用目的一是引经,如黄酒有升发走窜的特性,引药直达病所,常做通经活络、散肿止痛、活血化瘀的药引。其次为了增强疗效,如:清暑处方中常用鲜芦根来增强清热解暑的作用。再次为了解除处方中某些药物的毒性活副作用,如:十枣汤中大戟、甘遂、芫花三个逐水药一起用,药性峻猛,用红枣为引,就缓解了药剂的毒性。最后的目的是矫味,如用红糖、冰糖、甘蔗汁等就能矫正汤药的苦涩味,以利服用。现将常用的药引及其成效、用途、用法简介如下:、和胃止呕、温中散寒之成效,适用于外感风寒、胃寒呕吐及风寒束肺咳嗽等。一般用3~5片,水煎取汤送服。、养血宁神的成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缺乏:..枚。、散寒通阳、解毒散结的成效,适用于外感风寒以及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的寒凝证。一般用2~3根,切碎煎汤送服。,可补益脾胃、增加食欲、促进药物吸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藕节藕汁有清热、凉血、止血的成效。用中成药治疗血热出血时常用藕汁为药引以增强疗效。用生藕捣汁或藕节5~10个煎水均可。、生津、止渴、止呕的成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口渴咽干及小儿麻疹初起等。一般用量10~30克。、白酒酒性辛热,有温同经络、发散风寒的成效,适用于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及妇人血寒闭经等。一般用黄酒15~50毫升,白酒酌减,根据性别、年龄、体质、耐酒量等因素而定,注意致人醉。黄酒宜温服。,可防苦寒药伤胃。可用大米或小米煮饭时取汤汁送服。如用当归龙荟丸清泻肝胆实火,为防龙胆、芦荟伤胃气,宜用米汤送服。、灯心草二药均有清心火、利大便、除下焦湿热之成效,适用于热淋以及心火移热小肠所致的小便淋漓涩痛等。一般用3~5克煎水送服。、祛淤之成效,常用于妇科血虚、血寒、产后恶露未净、乳汁稀少等。一般用15~30克,冲开水送服。,能引药入肾经,适用于肾阴亏损之证。一般用1~2克,加水溶化即可。、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成效,适用于肺燥咳嗽、:..、解毒杀虫的成效。如取适量加温开水送服失笑散,可增强散淤止痛的作用。,除上述外,尚有薄荷、荷叶、荆芥、苏叶、西瓜、梨等,不胜枚举。临床选用药引,一般可根据中成药功能、主治、病情、病位、患病时间、季节、地区等不同情况酌定,选用一种或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