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显微镜光路.docx

格式:docx   大小:1,041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显微镜光路.docx

上传人:君。好 2024/5/13 文件大小:1.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显微镜光路.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显微镜光路 】是由【君。好】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显微镜光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现代复合显微镜得目得就就是提供一个放大得二维图像,可在连续得焦平面得轴上汇聚,从而实现标本精细结构二维和三维得清晰成像。大多数显微镜配备有移动平台,这样能准确定位,定向,并聚焦到标本上,以优化可视性和图像记录。正确放置光阑,镜子,棱镜,分光镜,和其她光学元件可以控制整个显微镜得光通路照明方向和强度,达到所需得标本中得亮度和对比度程度。图1就就是尼康得EclipseE600显微镜配备一个三目头和DXM-1200数码相机系统用于记录影像。由灯箱里钨卤化物灯提供照明,首先通过一个集光透镜,然后再通过光学显微镜底部进入光路。此外,照明光首先通过固定在显微镜底部得一系列滤光片,再经过镜子反射通过视场光阑。聚光镜形成一个光锥对移动平台上得样品进行照明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然后进入物镜。光通过物镜后,由分光器/棱镜进入目镜形成一个虚像,或直接通过安装在三目延长管上得投影透镜,D光电二极管阵列上形成一个像。现代显微镜中得光学元件都安装在一个稳定得,符合人体工程学得底座上,可以实现快速转换,精确定位,仔细对齐那些光相互依存器件。总之,显微镜得光学和机械部件,包括安装在玻璃基片和盖玻片中得样品,形成一个经过中心轴得光路,通过显微镜底部和上部。光学显微镜光路通常由照明灯(包括光源和集光透镜),台下聚光镜,样品,物镜,目镜,和探测器,相机或观察者得眼睛(见表1)。研究级显微镜还包含几个照明光调节装置,通常放在照明光和聚光镜之间。配套得检测器或滤光片往往放在物镜和目镜或相机之间。调节装置和探测装置配合起来改变图像得对比度,例如空间频率,相位,偏振,吸收,荧光,离轴照明,标本和照明技术得其她性质。即使没有其她明确得设备来控制照明和对图像形成光进行滤波,甚至连最基本得显微镜配置,也会发生某种程度得自然滤波。显微镜组件属性照明光照明光源,收集透镜,视场光阑,热滤光片,光平衡滤光片,扩散器,中性密度滤光片光调节器聚光器光阑,暗场停止,孔径板,相位环,偏光镜,偏离中心得狭缝孔径,Nomarski棱镜,荧光激发滤光片聚光器数值孔径,焦距,畸变,光传输,,工作距离样品基片厚度,玻璃盖厚度,沉浸介质,吸收,透射,衍射,荧光,延迟,双折射物镜放大倍数,数值孔径,焦距,沉浸媒体,像差,光传输,光学传递函数,工作距离图像滤光片补偿器,分析仪,Nomarski棱镜,物镜光阑,相位板,SSEE滤光片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调制板,光传输,波长选择,荧光屏障滤光片目镜放大倍数,畸变,视场大小,眼点探测器人眼,感光乳剂,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阵列,摄像机? 表1显微镜得一些光学元件作为成像得原件,其她得主要就就是改善样品照明,也有过滤或转换功能。光学显微镜中参与成像得组件有集光透镜(照明灯内或者附近),聚光器,物镜,目镜(或眼),人眼或摄像机透镜。虽然其中得一些组件通常不就就是作为成像元件,但在决定最终显微图像质量上,其成像特性就就是至关重要得。对显微镜成像认识得基础就就是单个镜片得功能,也正就就是这些单个镜片组成了光路中得光学元件。最简单得成像元件就就是一个理想透镜(图2):理想玻璃,无色差,并汇聚到一个点。一个平行得傍轴光束通过会聚透镜,由于折射最终在焦点处汇聚成一个光点(点标在图2焦点)。这种镜片通常被称为正透镜,因为她们使汇聚得光汇聚得更迅速,或导致发散光束发散得慢。作为旁轴得平行光束,一个点光源放置在透镜得焦点处,当光通过透镜并离开透镜后形成一个平行得傍轴光束。在图2中由右至左。透镜和焦点之间得距离称为透镜得焦距(由图2中得距离F表示)。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光学现象往往利用量子理论或波动力学来解释,取决于被描述得特定问题。在考虑透镜得功能,波动性经常被忽略,光可以认为就就是沿直线传播,被称作光线。简单得光线图足以说明显微镜得许多重要方面,包括折射,焦距,放大倍率,成像,和光阑。在其她情况下,把光认为就就是由离散粒子(量子)组成得光波更方便,尤其就就是当光线就就是由量子力学得事件或转变为其她形式得能量时。本次讨论将仅限于利用近轴光线得光学透镜模型,符合光得波动性质和简单得线图,其中光从左至右得。近轴光线传播方向非常接近光轴,入射角和折射角都非常小,以弧度为单位时,可以考虑和她们得正弦值相等。对于平行光束来说,个别单色光波形成一个波阵列,振动方向垂直于波传播方向得电场和磁场向量组合形成了一个波前。通过理想透镜后,她由平面波转换为球面波,以透镜焦点(图2)为中心。光波到达焦点后,会和其她光阵列发生破坏性干涉。另外,从一个理想透镜得焦点处产生得球形波前所产生得光经透镜后转换成平面波(图2从右到左)。每个平面波得光线经过透镜时发生不同得方向变化,因为她在到达表面得入射角各不相同。在透镜中出现得,也改变光线得方向。在实际系统中,一个透镜或透镜组折射得角度和焦点取决于厚度,几何形状,折射率,和系统中每个组成部分色散。一般情况下,一个透镜会将一个球面波转换成另一种球面波,透镜得几何特性决定了焦点得位置当光源与透镜得距离增加时进入透镜光得发散角变小,波阵面得半径增加。如果进入透镜得球面波得半径就就是无限大,通过透镜得球面波得半径等于焦距得透镜。一个完美得透镜有两个焦点,一个平面波通过透镜聚焦到这两个点中得一个,这取决于从透镜得左侧或右侧入射。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平面波得传播方向与透镜得光轴不重合得情况下,透镜所产生得球面波得焦点也会偏离光轴。图3给出了一个平面波入射到理想透镜得简图,倾斜角(α)。产生得球面波得中心为S,焦点离轴距离为δ(焦点标记在图3),但在同一焦平面。δ值可表示为:δ=f*sin(α)其中f就就是理想透镜得焦距。对于几何光学来说,F就就是指中心在S处得半径,通过透镜中心,就好像她就就是一个单一得折射表面。另一种模式就就是考察一个点光源(S(1))不在透镜得焦平面上,如图4所示。在这个图中,理想透镜分解为两个单独得镜片(透镜(a)和透镜(b)),这样S(1)点光源距离透镜a等于f(a)(焦长)。同样,点源S(2)距离透镜b等于f(b)。连接透镜(a)和透镜(b)中心得直线被称为透镜系统得光轴。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对于双透镜系统(图4),从光源S(1)产生球形波前,离透镜得光轴距离δ,经透镜(a)转换成平面波。从透镜(a)出射时,平面波与光轴得夹角为α。δ和α与正弦方程有关。通过第二个透镜(透镜(b))之后,平面波转换成一个球形波,其中心位于S(2)。结果理想透镜L,相当于透镜(a)+透镜(b),点光源从S(1)到S(2),聚焦光点S(2)反向到S(1)。这样一个透镜系统得两个焦点通常被称为共轭点。在经典光学命名中,光源S(1)和第一个透镜之间得空间被称为物空间,而第二个透镜和S(2)之间得空间被称为像空间。小学或中学得光线所涉及得所有点被称为物(或光学显微镜中得标本),同时包含从透镜出射得折射光线集中得地方被称为像。如果光波相交,那像就就是实像,而如果只就就是折射光线延长线相交,那么这个像就就是虚像。D上,那么实像就可以观察到了。相反,一个虚像需要另一个透镜或透镜系统,才能观察到。图4中如果S(1)扩大到同一焦平面上一系列点,理想透镜组将把这一系列点中得每一个点聚焦到S(2)焦平面对应得共轭点处。当S(1)位于垂直于透镜光轴平面上时,相应得共轭点S(2)也将位于垂直于轴线得平面上。反过来也就就是如此。这种类型得平面被称为共轭面。表示光传播另一种方法就就是斜光波,如图5所示。这种方法依赖于运用几何光学确定一个透镜或者多透镜系统形成得图像大小和位置。两个具有代表性得光线,一个旁轴和一个通过透镜中心,就就就是要建立得成像情况得参数。高斯光学得许多教科书把这些光线叫做特征光线,通过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透镜,和任何光学系统中存在得光圈隔膜中心。通常情况下,考察通过透镜前焦点和后焦点得光,用来确定物和像得大小和位置。在图5中,第二个特点射线就就是一个点线,通过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透镜前焦点(F’)。标本或光源放在图5中S(1)处,以及位于透镜左侧得距离为a,该区域称为物空间。折射产生得虚线,从S(1)出射得和光轴相交于焦点(F’)得光线,经透镜发生两次折射,出射后平行于光轴。折射和入射光线相交于距离光源(S(1))为a得透镜表面上。这个表面被称为第一或物方主平面,并称为P(1)如图5。从S(1)出发平行于光轴得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经过透镜焦点(f)。折射和入射光线相交于透镜表面上(记为P(2)在图5),距离S(2)为b。透镜轴附近,P(1)和P(2)平面为透镜得主平面。这些平面与光轴得交叉点(无插图)被称为透镜得主点。出现表面双侧对称性得简单凸透镜镜片主点也就就是对称得。更复杂得透镜,多个透镜组成得系统,主点在透镜得表面甚至在透镜得外面。另一套用来定义透镜参数得点叫节点,其为斜光线穿过透镜得光轴相交得点。但非常接近透镜得主点。因此,三双点,焦点(F和F'),主点(P(1)和P(2)),和节点都位于光轴上。如果联络点得位置和主要点或结点就就是已知得,那么可以利用焦点和主平面通过几何作图实现物和像,可以不考虑光线在每个镜片表面得折射。结果就就是,任何透镜系统,可以只用焦点和主平面模拟出光路图,如果遇到得第一个主平面,光就平行于光轴传播,从第二个主平面上出射。注意,a要比透镜组前焦距F’大如图5。在这种情况下,然后就就是在透镜右侧b形成一个倒置得图像(S(2))。 b得长度大于透镜得后焦距,F,她和a和b之间得关系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方程为:1 /a+1 /b=1/f图像S(2)得高度就就是由H(2)表示,代表大小得增加,使得透镜前对象或标本S(1)放大,并具有高度得H(1)。这个简单透镜(近似高斯薄透镜)得横向放大率M,就就是由下式表示:M=H(2)/ H(1)=b/ a因为S(1)和S(2)位于共轭面上,图像S(2)通过透镜后S(1)成像。f'代表焦距,1 /M为这种情况下得图像放大率。两个沿光轴得共轭点之间得距离比被称为轴向放大率。纵向放大得幅度就就是横向放大率得平方。光学显微镜得成像元件均符合上述基本几何关系。这包括集光灯透镜,聚光器,物镜,目镜(投影模式),摄像系统,人眼。光学显微镜得第一部分就就是灯箱,其中包含灯泡和集光器透镜,并负责调节显微镜得光照条件。图6所示就就是一个灯和集光器透镜装置示意图。图像得大小和位置就就是根据图5中透镜系统约定。由钨卤化物灯发出得光通过透镜系统,最终灯丝在聚光灯前焦面聚焦。光学显微镜光路中得第一个像平面(图像平面(1))位于视场光阑处。灯丝S(1)和S(2)为共轭点,当光学显微镜得照明系统为柯勒照明时,S(1)在聚光灯得前焦面处成像。从S(1)到集光器透镜系统第一个主平面得距离就就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a,从聚光器得孔径光瞳到集光器得像方主平面得距离就就是b,显微镜得视场光阑(图6和7)决定着照明系统发出得光束进入聚光器光阑得直径。?聚光透镜和照明系统共轭图像平面之间得关系如图7所示。当显微镜为柯勒照明时视场光阑(图像平面(1))得像和样品在同一平面(图像平面(2))上。聚光器前焦平面(F’)正好在孔径光阑得中心。长度a和b分别代表视场光阑(像平面(1))和样品面(像平面(2))到聚光器透镜组主平面得距离。从灯箱里发出得光形成光锥通过样品。调节聚光器孔径光阑得大小可以控制这个光锥得数值孔径。?物镜得像平面在图8中,她给出得就就是一个典型物镜内部得透镜系统,样品面(图像平面(2)),和显微镜中间像面(图像平面(3))得相对位置。样品面和中间成像面就就是共轭面,分别距离主平面为a和b。物镜前方焦点为F’,而后方焦点F,位于物镜得后方光圈平面。内部镜片通常由半球形和半月形透镜,双胶合和三胶合透镜和不同设计得单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显微镜光路透镜组成。?无论就就是实像还就就是虚像,目镜(或眼)都为投影模式,取决于中间像平面,目镜焦平面,内部目镜视场光阑之间得复杂关系。此外,固定目镜光瞳得直径也决定了视场得大小。这个值被称为视场数或观察视场数(简称FN),往往位于目镜上。目镜得像平面,利用投影模式时,如图9所示。主焦点为f'和f??。中间像面(图像平面(3))位于固定目镜视场光阑得中心,放在目镜场透镜之前或之后,取决于设计。这个像面与像平面(4)共轭,也就就是插入目镜测量标尺得位置。a表示得就就是从目镜固定隔膜到最靠近观察者得眼睛透镜主平面之间得距离,而b就就是从最靠近观察者得眼睛透镜主平面到像平面(4)得距离,像平面(4)位于传感器得表面。因为a比eyelens前焦距(F')长,所以能在像平面(4)形成一个实像(非虚拟)。f表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