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强震动观测技术》重要知识点汇总(3)(1)解析.pdf

格式:pdf   大小:1,02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强震动观测技术》重要知识点汇总(3)(1)解析.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14 文件大小:10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强震动观测技术》重要知识点汇总(3)(1)解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强震动观测技术》重要知识点汇总(3)(1)解析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强震动观测技术》重要知识点汇总(3)(1)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针对各类场地和工程结构布设强震动观测台网,获取真实可靠的强地面运动记录和工程结构地震反应资料,为研究强地面运动的特性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与技术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①获取强地面运动的定量记录②获取工程结构的地震反应数据③强震动观测资料是地震工程学与近场地震学研究和发展的基础资料④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它与测震观测有何区别?①观测活动服务科研目标不一样;可能引起工程结构破坏和生命财产损失的强烈地震动与监测地震活动性、测定地震的震源参数、研究地壳和内部结构②观测记录和感兴趣的物理量不一样;测量加速度(幅值、频谱、持续时间)与测量位移、地震波的到达时间(幅值、初动方向、震源位置、)③记录工作方式不一样;触发运行、无人值守与连续记录、高灵敏度、有/无人值守④台站设置位置不完全一样。自由场地、各类物和结构物与背景噪声极小、。台网规模迅速扩大;大震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迅速发展;基于强震动观测的震害快速评估系统;布设各类观测台阵;。强震动仪主要包括拾振器(加速度计)I和记录器两部分,拾振器直接测量地震运动的装置,记录器控制强震动仪的工作状态,并记录拾振器测量的测点运动;①较宽的频带,至少应为0-50赫兹I②能记录的最大加速度值应不低于1gn===③仪器应能连续记录多次地震动④触发运行⑤稳定可靠、维护方便、(ADC)和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组成。技术指标:采样率、噪声、动态范围、分辨率、频响特性采样率:每秒钟采样数越高越好但是所占存储空间大1:..噪声:无传感器输入情况下记录器本身的采样输出值大小,用噪声均方根值nR表示动态范围:满量程输入Ae和噪声(均方根值)nR的常用对数乘以20,单位dB,DR=20*lg(Ae/nR),不低于90dB强震仪数据采集单元之动态范围强震仪数据采集单元之动态范围DRD=20lg(Ae/n)RRAe分辨率:满量程输入时,记录器采样数据的二进制编码输出扣除其噪声影响后的有效位数,不不应小于16位H鑛隰仪妆I妇煤申%之易粥韦A叱十谆筈端棗樹年叫T与郦年乡欷禱对任和案科谊频响特性:幅频特性曲线,幅度与频率,在0-50HZ,平直线相频特性曲线,相移与频率,在0-50HZ,斜直线6■试说明触发单元工作原理答题要点:触发功能完全由软件控制,一般有多种触发方式可选。仪器的触发通常由两步控制将各通道的采样数据经数字带通滤波后,判别各通道是否触第一步发。根据各通道总的触发票数(触发权)情况判定仪器是否触发启第二步动。通道触发:阈值触发(a)、短项平均(STA)和长项平均(LTA)比值或差2:..值触发外触发:仪器安装、运行检查、爆破、:阈值触发-设定仪器各通道a值,如某一通道的加速度值达到该阈值,该通道触发;STA与LTA比值或差值触发-计算STA与LTA这两种窗的比值或差值,若达到预先设定的值,该通道触发。触发票数(权)表决:对每一通道设定一触发票数,当总触发票数超过仪器触发票数时,记录器开始地震。外触发:计算机?操作触发、设定触发时间使仪器在特定时间内触发。:与触发参数一不起设定,不小于20*,对以远震为主、软土场事后时间:地震信号降落到低于触发值后仪器继续地和长周期结构物应更长不小地震时程的时间长度,于30S。:一个惯性元件+—个产生恢复力的弹性元件+一个阻尼元件。一个受弹性恢复力作用的惯性质量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摆,利用摆体质量相对于测点(仪器底座)的相对运动,可以测出测点的运动。幅频特性:位移摆-当摆的自振频率远远小于外部运动频率,摆的阻尼不大时,摆体的相对位移近似等于外部运动的振幅;加速度摆-测量地面加速度应尽量提高摆体的自振频率,)灵敏度(S):(输出电压值/所承受振动加速度值),/gn,脉动或微震正负10V/gn2)线性度加速度计输出电压与其拟合直线的最大偏离,理想应稳定,越小越好。3:..YL屮创底鮎狗丸电讪?一一3)测量范围输入加速度能够被测量的连续值域,)满量程输出满足规定误差的最大输出值,。5)噪声无输入振动情况下加速度计的无用输出(本身元件噪声and环境背景噪声)。6)动态范围满量程输出有效值与其噪声均方根值之比的常用对数*20。不低于120dB泌对之渤企也因執迢丛—)__________=_---------3/巳沏葩酬縞盘禮料僭电;,和V______________7)频率响应加速度计幅频特性:输出电压与输入加速度的关系曲线,强震要求在0-50HZ是平直线,相频是斜直线。8)横向灵敏度(ST):当振动方向与加速度计测量方向垂直时,加速|度计的灵敏度,用Rs表示,Rs=(ST/S)*100%,RS理想为0,应小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姐建斷伐?権何斂离血…一9)静态耗电电流无输入振动情况下消耗的电流,强震尽可能低,正负12VI直流供电时小于15mA|^^0)零点漂移温度等影响下零位电压不为零,过大会导致被限幅,:..1)噪声检测各通道输入端短并接地,结算4000+以上采样数据,用PC机回放,计算噪声均方根值nR,应小于记录器噪声均方根值的上限nt。动态范2)围检测通道输入端输出信号发生器给合出的正弦振幅为满量程输入值,频率采用10Hz,记录器以|200spS或更高采样率采样,用PC机回放数据,计算采样有效值Ae(*满量程输入时采样的振幅值Am,单位为V),计算动态范围DR=20*lg(Ae/nR),单位为V,若nR小于nt,就用nt算。3)分辨率检测各通道输入端短接并接地,以200sps或更高采样率采样4000+数据,计算采样数据的maximum和minimum,计算分辨率。4)、1、5、10、20、35、50、75、80、85、90、100、150、180Hz频率记录器以200sps或更高采样率采样,10s+用PC机回放数据,读出输出maximum和minimu之差的一半作为输出Peak设10Hz输入对应的输出peak为丫0,其他为Yi,则相应分贝数di=20lgYi/Y0)5)守时精度检测接通并接受GPS授时,原始钟差,拔掉GPS天线,继续加电6h,结果钟差,守时精度=1原始钟差-结果种差1**10^76)校时精度检测接通接收GPS天线,原始种差,拔掉GPS天线,继续结果钟差,校时精度={I原始钟差1,1结果加电6h,再接通GPS天线I,钟差|})灵敏度检测振动台法:加速度计固定在振动台台面中心,灵敏轴〃振动方向,振动台振动频率设定为加速度计频带上限的1/3,输入正弦波,最大振幅为1gn,测出电压值Vs,灵敏度=输出电压值/所承受振动加速度值,计算式:S=Vs*T*T/(4*pi*pi*A)重力法:线性度检测采用与灵敏度相同方法,检核不同输入加速度时灵敏度变化测2)量范围检测与振动台法测加速度一样,but振动台加速度设定为2gn满量程3)输出检测与检测测量范围一样,监测加速度计最大测量范围内对应输出电4)压值。噪声检测将加速度计固定在环境振动小于10Fgn的基座上,零位输出5)5:..调到小于1mV,用24位数据采集器2min,-80HZ频带内数据的均方根值为噪声均方根值。6)动态范围检测根据前两项检测数据,Ds=20*lg(Ve/ns)幅频特性检测在7)标准低频振动台上进行,纵坐标为输出对应分贝数,横坐标为检测频率8)相频特性检测将加速度计和标准相位传感器固定在低频振动台面上,相互距离小于1cm,两者同时输出给数字相位计,频率检测点与幅频特性检测的频率点相同。9)横向灵敏度比检测将被测加速度计固定在振动台中心,灵敏轴与振动方向垂直,取加速度计频率上限1/3I的频率点加1g的加速度进行检测,Rs=(ST/S)*100%10)静态耗电电流检测安放在小平台调水平后,加正负12V直流,数字电流表串联到正负回路,零位电压调到小于1mV,此时输出即静态耗电电流。:强地震发生概率。要优先选择地震強度大、频度高的地区,即可能发生强地震的高烈度地区,尤其是未来强地震的震中地区,包括发震断层附近。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要优先选择经济发达、重要的工程结构和设施集中的地区。人口密度。要优先选择地震可能造***员伤亡较大的地区。建筑结构的典型性和重要性。:固定台站宜均匀分布在监控区内,同时可根据地震地质构造条件和城镇分布情况作适当调整,加大活动断层带和大中城市地区的台网密度。固定台站一般应布设在自由场地(不受周围环境、和结构振动影响的空旷场地)上;台址应避开局部地形变化大的地点-----平坦场地;与高大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大于建筑物高度和长度;选择背景振动噪声较小的地点,避开大型的马达、泵站、6:..发电机、塔柱状结构、重型车辆通路、大型管道等设施;有稳定的交流电源,交通方便;通讯条件(能接收GPS):倾滑和走滑,捕获未来大地震近场地震动,推断震源参数,研究震源机制对地震动的影响,研究近场强地震动空间分布特性,研究断层破裂及其过程;布设在同类基岩或同类土层场地。(??加州帝国谷、云南小江断裂带)场地影响台阵:研究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地震动沿深部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层性质的关系,检核和改进强地震动预测方法;三维场地台阵布设在小型盆地(云南通海),地形影响台阵布设在局部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孤立小山包)(四川自贡、宜宾、唐山响堂),综合场地试验台阵布设大范围场地、有不同类型土质、不同深度覆盖土层、有局部地形起伏、基岩埋深适中且有露头。差动台阵:按照一定间距呈规则图形分布的高密度台阵,布设在同类场地。湾smart-1):建筑物的振型布设在较大振幅处,避免布设在节点处,底层和顶层各一个建筑物扭转振动不对称以及长大建筑物的特殊部位刚度突出、不规则突出部分自由地表输入到结构基础上的真实地震,测点距距离大于其长、宽、:钻孔和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和地面脉动测试钻孔和剪切土层波速测试:覆盖土层厚度小于或等于50m,钻孔深度应达到基岩;大于50m,尽可能达到基岩,不小于30m。剪切波速测试不应小于20m,测试点(垂向)不大于2m。绘制土层柱状图,剪切波速分布图。地面脉动测试:也称“常时微动”,反映场地背景噪声水平,测出脉动卓越周期与场地性质有关。要求day和night各进行一个时段的测试,每个时段不小于30min,每次测试持续时间不短于1min。。答题要点:强震仪、加速度计分别考虑强震仪:必须锚固在仪器墩上加速度计:必须锚固在仪器墩上;观测地面运动时,加速度计两个水平测量方向要对准地理7:..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误差应小于1°;观测结构地震反应时,加速度计两个水平测量方向要对准结构物两个主轴方向,误差不小于1°。采样率:200sps,仪器能获取频率上限为采样率的40%,保证能?带宽0-80HZ事件前存储时间(保证不丢头、计算噪声谱?滤波频率):不小于20s(远震、软土、长周期更长一些)事件后延续时间:不小于30s触发参数:一般用阈值触发,-(6级+地震或活断层附近可略取高)参数:自动应答方式-将自动应答方式设置成打开状态,台网中心呼叫后即可、监控仪器、修改运行参数、???自动呼叫方式-设置参数使自动呼叫处于打开状态,使下列情况(仪器触发获得一次、电压低于规定工作最低电压、GPS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观测室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时自动呼叫台网中心GPS参数:标准时间差-使用统一世界时(UTC),若要用地方时则需设定时间差,一般用北京时间(与UTC差8h);加电时间间隔-一般为60min;最大加电时间-:调到满量程输出电压1%以下各通道的测量方向:确认每个通道的测量方向和每道的正负极性(敲击法、倾斜法)GPS授时系统:给GPS加电确认显示时间功能测试和人工触发试验:检查加速度计和器是否正常;用刀敲击加速度计外壳检查仪器是否触发以及出发后显示波形是否正常双向远程试验:在异地通过?或网络进行,确认是否能顺利连接仪器并进行远程以及触发侯能自动呼叫台网中心8:..(网)日常工作中需要开展哪些维护工作。(t)是实自变量t的非周期函数,若积分F(3)=1/?(2pi)*【f(t)*eA-iCDt】正无穷到负无穷上的积分对任何实数值都存在,则称F(3)是f(t)的Fourier变换。应用:“时间窗户”混淆1)现象当等间距采样一定频率范围外的高频叠加到该频率范围内离散低频谱2)上的现象3)漏泄现象矩形窗主瓣宽1/T,边瓣宽1/2T,边瓣带进了虚假的高频,边瓣中还有负的边瓣,导致能量损失。:零基线调整数字式用触发前预存的平均值作为零位模拟式用零终速度法,假设地震运动初速度和终速度均为零误差校正数字式校正高、低频模拟式校正低频计算校正加速度时程、速度和位移时程反应谱计算Sa、Sv、:分模拟记录和数字记录答题数字式:低频误差、仪器噪声、场地背景噪声;零线校正、频响校正模拟式:模拟数字化过程产生、仪器本身性能误差;零线校正、:利用计算机计算离散傅立叶变换方法的统称,简称“FFT”,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次数Fourierspectrum:Fourier分解过程中,得到的振幅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叫作傅里叶谱9:..反应谱在给定的加速度作用期间内,单质点的最大位移反应、速度反应和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分为相对位移反应谱Sd、相对速度反应谱Sv、绝对加速度反应谱Sa)、标准反应谱、拟反应谱三联谱:将Sd、Sa、Sv的横(频率)纵(反应谱值)坐标同时取对数,画在同一坐标图上,即为三联谱。标准反应谱:反应谱值与地震动的最大值之比为标准反应谱(无量纲)拟反映谱:,并叙述其思路答题要点地震动特性研究。地震动特性三要素:地震动的幅值、频谱特性、持续时间,地震动特性影响因素:震源特性、地震波传播途径、局部场地条件编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确定设计地震动结构抗震设计和地震反应特性研究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和震害快速评估大震预警结构健康诊断震后1h安全评估震源特性研究震源定位,测定近震震级,推算峰值加速度、速度、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