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pdf

格式:pdf   大小:78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4/5/18 文件大小:7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其中相应实验装置有错误的是(),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水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用途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红磷用于制烟幕弹4P+5O2PO225B稀硫酸用于除锈Fe+HSO="=="FeSO+H↑2442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3CO+FeO2Fe+3CO232D天然气用作燃料CH4+2O2CO2+(),,蜡炬成灰泪始干:..,,,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氧元素质量比为6:(),自行车轮胎易爆胎——温度升高,——————,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误食有毒的野生菌会使人中毒,某些有毒野生菌中含有一种麦角甾醇类***(化学式为CHO),2946下列关于该***的说法正确的是()、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9::17,现向38g该HO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下列推理正确的是(),,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氧气大约占21%,: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气与NaOH反应来制得的以NaCl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为探究84消毒液的组成及性质,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84消毒液,滴加低浓度_____色CuSO溶液有沉淀生成4(NaClO不与低浓度CuSO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由此说明84消毒液中除NaClO外肯定还含有_____(填4化学式)继续滴加至不再生成沉淀,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NaClO溶液的性质有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相同质量的石灰石样品充分反应,实验测定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丁同学加入盐酸的质量(g)(g):样品与45g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还剩余(填“是”或“否”),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18.(8分)铁及其合金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金属材料,用途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袋内的脱氧剂对食品保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少量脱氧剂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其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据此判断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洗相液中含有较多的***银,通常使用铁将其置换出来,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主要利用一氧化碳高温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______________t。(结果保留1位小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19.(8分)CO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22对此进行了探究。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小红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并进行实验。2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红根据现象判断CO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2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写出CO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2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下表所示的两种方法,进一步探究。请填写表中的空格。实验方法操作过程现象实验结论:..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方法一有白色沉淀生成CaCl溶液2CO与NaOH发生2了反应取小红实验后锥形瓶内的溶液适量,加入足量稀方法二______________硫酸(反思与评价2)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拓展实验)的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依然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生米煮成熟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海水晒盐是水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B【解析】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A正确;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故B错误;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长进短出,故C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预先在瓶内放水,故D正确。故选B。3、B【解析】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水加入过量的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溶液Z)和固体铁、铜(固体X)。铁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溶液Z)和铜(固体Y)。硫酸亚铁溶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详解】A、由分析知,固体x中含有铁、铜,错误;B、由分析知,试剂B是稀硫酸,正确;C、由分析知,溶液Z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不含硫酸铜,错误;D、操作一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漏斗,错误。故选B。4、B【解析】A、红磷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221B、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O+3HSO═Fe(SO)+;23242432C、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O2Fe+;232D、甲烷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2OCO+、B【解析】试题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B:..【解析】A、蜡炬成灰泪始干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爆竹声中一岁除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铜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7、D【解析】A、有机高分子为相对分子质量达几万以上的有机物的分子,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相对分子质量=12×24+1×38+16×4=390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故A不正确;B、根据化学式为CHO,CHO中碳、氧元素质量比=(12×24):(16×4)=9:2≠6:1;故B不正确;2438424384C、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正确;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共66个原子;故D正确;故选D8、C【解析】A、夏天自行车爆胎时因为夏天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的原因,与分子本身的体积无关,选项错误;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只是将混合在一起的几种物质分离开来,属于物理变化,各物质的分子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错误;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所以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CO和CO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2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两种物质中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同,选项错误,故选C。9、A【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符合题意;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故不符合题意;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故不符合题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故不符合题意。10、B:..【解析】A、该***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该***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9):46:16=174:23:8,故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C、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9+46+16=410,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D、该***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9):46=174:23,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相对分子质量11、B【解析】238g过氧化氢溶液溶液中含有氢元素质量=38g?=4g,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生成物水和溶液中本2+17身的水含有氢元素,则这些水中氢元素质量=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设水的质量为m,m×水中氢元素质量分数=4g,2m??100%?4g,求得m=36g,反应物质总质量=反应后水的质量+氧气质量,氧气质量=反应前物质总质量-反应18后水的质量=38g-36g=2g,故选B。【点睛】此题关键在于氢元素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据此计算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求得氧气的质量。12、B【解析】A、化合反应不一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A错误;B、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都有化合价的变化,故B正确;C、分解反应不一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碳酸钙煅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化合价变化,故C错误;D、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故D错误。点睛∶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3、D:..【解析】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氧气生成臭氧的反应,生成物只有臭氧,但不是化合反应,错误;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氨气分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错误;C、通常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作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但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性,通常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所以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但不是有机化合物,故错误;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一定显酸性,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时关键是能对提供的信息正确的分析并能找到合适的反例,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4、C【解析】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21%,故A错误;B、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比较固定,并不是恒定不变,故B错误;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故C正确;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故选C。15、B【解析】汽油能溶解碘,形成溶液,根据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特征,且碘呈紫黑色,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蓝2NaOH+CuSO=Cu(OH)↓+NaSONaOH具有碱性、强氧化性4224【解析】(1)NaClO不与低浓度CuSO溶液反应,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42NaOH+CuSO=Cu?OH??+NaSO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说明84消毒液中除NaClO外肯定4224还含有氢氧化钠。(2)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继续滴加至不再生成沉淀,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发现溶液先变红,说明NaClO溶液具有碱性,后褪色说明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否;90%;(2)【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1)比较丙、丁发现,丁中加入的盐酸比丙多,但是剩余固体却一样,说明剩余固体不能与盐酸反应是杂质;比较甲、乙发现加入10克盐酸,;丙比乙多加了15g盐酸,固体的减少的质量比乙多减少3g,,说明丙中45克盐酸恰好与固体中的碳酸钙反应,此时盐酸没有剩余;碳酸钙的质量=-=,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90%;(2)。CaCO+2HCl=CaCl+CO↑+HO322210044x×90%?90%?x=。:(1)样品与45g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没有剩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90%。(2)。18、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4Fe+3O+6HO4Fe(OH)bcFe+2AgNO==22332Ag+Fe(NO)FeO+3CO2Fe+【解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有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2).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6HO高22温4Fe(OH)(3).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脱氧剂吸收氧气,3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4).铁的活动性比银强,能与***银反应生成***亚铁和银,方程式为:Fe+2AgNO==32Ag+Fe(NO)(5).一氧化碳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FeO+3CO高温32232Fe+3CO(6).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等于生铁中铁的质量,设2化学式中某原子的个数?其相对原子质量生铁的质量为x,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2?561000t×80%×?100%=96%xx≈?56+3?16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19、升高升高U型管左侧液面升高,说明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即CO和NaOH发生了反应2NaOH+CO=NaCO+HO22232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发生反应)也能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有气泡冒出(或有气体产生)方法一CaCl+2NaOH=Ca(OH)↓+2NaCl22:..【解析】[实验探究]因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减小,故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升高;CO与N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NaCO+HO;2232[反思与评价1]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发生反应)也能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拓展实验]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故加入酸后会看到有气泡冒出;[反思与评价2]认为[拓展实验]的方法一不严密,理由是CaCl+2NaOH=Ca(OH)↓+2NaCl。22考点:氢氧化钠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