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pdf

格式:pdf   大小:1,049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4/5/18 文件大小:1.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1.(2023湖南永州)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2023天津)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2023四川南充)阆中保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以下生产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2023重庆A卷)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2023山东滨州)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2023云南)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下列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2023陕西)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滴入石灰水振荡后没有变浑浊,将烧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这是科学实验探究中的():..,神舟十五号、十六号乘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一起见证中国航天高光时刻。神州号的乘员在太空中时,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2023广西·)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2022·桂林)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某同学用量筒量取,其操作如下图所示,则其实际量取的蒸馏水的体积():..。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当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2023福建)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填空题(共4题):..16.(2022浙江湖州)2022年4月16日,“天宫一号”的三位宇航员乘坐返回舱回到了地球。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外包裹的烧蚀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上述四种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材料的______。17.(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改编)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2)加热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3)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如果平放或倒置,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4)若酒精灯内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应该_________灭火。:请根据图回答:(1)写出A~F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2)用于量取液体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3)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4)能给物质加热的是________;(5)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_______;(6)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末的是________;(7)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填“大”或“小”)。(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且不支持燃烧,在老师的指导下,明明同学选行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呼出气体的收集,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②明明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③当看到________现象时,表明装置A中的气体已收集满。④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备用。(2)明明把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很快熄灭了,据此,他提出了以下观点:A认为是二氧化碳B认为是氮气C认为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物为了弄清呼出气体的成份,明明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一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倒入足量澄清石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后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________②把步骤1中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并瓶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气瓶内剩余气体________在水面下拿开玻璃片度后便不再上升溶于水③把步骤2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中插入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有木条立即熄灭一根燃着的木条________的性质(3)(实验反思)能否由上述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________(填“能”或“否”),综上所述,他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从以上A、B、C三个观点中选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1.(2023湖南永州)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答案】C【解析】A、铁锅生锈,生成新物质铁锈,不符合题意;B、牛奶变质,生成新物质,不符合题意;C、水结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变化,符合题意;D、葡萄酿酒,生成新物质酒精,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3天津)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答案】B【解析】A、滴水成冰是物质状态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星火燎原发生了燃烧,过程中有物质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积土成山,是物质形状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3四川南充)阆中保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以下生产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答案】C【解析】A、清洗原料,只是洗去原料表面的灰尘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搅拌混匀,只是将原料等混合均匀,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入坛发酵,有醋酸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成品装瓶,只是将醋装入瓶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4.(2023重庆A卷)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答案】C【解析】,属于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5.(2023山东滨州)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答案】A【解析】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结冰、下雪,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瀑布,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狂风怒号,卷走茅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6.(2023云南)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下列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答案】D【解析】A、氮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氮气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氮气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7.(2023陕西)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清泉石上流【答案】C【解析】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冰、雪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液化现象和凝华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的是植物秸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体现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述的是月光照射,溪水流淌,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滴入石灰水振荡后没有变浑浊,将烧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这是科学实验探究中的()【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实验反思。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滴入石灰水振荡后没有变浑浊,将烧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这是科学实验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故选C。,神舟十五号、十六号乘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一起见证中国航天高光时刻。神州号的乘员在太空中时,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答案】D【解析】在人体呼吸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消耗氧气,并且不断产生二氧化碳;载人飞船中氧气含量过低、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因此,为了使科研人员能够保持正常的呼吸,在他们的呼吸环境中必须注意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0.(2023广西·)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取用粉末状药品应遵循“一斜二送三直立”原则,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操作正确;B、不可直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容易发生危险,操作错误;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取液体的体积时应平视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操作错误;D、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胶头滴管应垂直试管上方滴加,不可伸入试管内,操作错误;故选A。11.(2022·桂林)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答案】C【解析】A、氧化铜是粉末状固体,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起来。A符合题意规范。B、稀硫酸是液态药品,取用稀硫酸时,瓶塞倒放,略斜的持试管,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B符合题意规范。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C操作不规范。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D符合题意规范。故选C。,某同学用量筒量取,其操作如下图所示,则其实际量取的蒸馏水的体积()【答案】B【解析】在使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此同学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体积偏小,即小于30mL,故选B。。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B、处理废弃药品,不能倒入水池,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C、取用块固体药品,首先试管要横放,用镊子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故选D。。当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答案】C【解析】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广口瓶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广口瓶内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故选C。15.(2023福建)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未经处理的废液可能有腐蚀性,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选项错误;B、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防止受污染,选项正确;C、实验剩余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防止造成浪费、污染环境,选项正确;D、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方便查看,选项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共4题)16.(2022浙江湖州)2022年4月16日,“天宫一号”的三位宇航员乘坐返回舱回到了地球。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外包裹的烧蚀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上述四种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材料的______。【答案】分解【解析】分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熔化、蒸发和升华过程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分解。17.(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改编)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2)加热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3)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如果平放或倒置,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4)若酒精灯内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应该_________灭火。【答案】(1)量筒胶头滴管(2)三分之一(3)腐蚀橡胶胶帽;沾污试剂;污染试剂(答一点,合理即可):..(4)用湿抹布扑盖(或用沙子或用沙子扑盖)【解析】(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用量筒和胶头滴管。(2)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3)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若橡胶胶帽平放或倒置,则可能会腐蚀胶帽或沾污试剂或污染试剂等。(4)若酒精灯内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应该用湿抹布扑盖(或用沙子或用沙子扑盖)。:请根据图回答:(1)写出A~F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2)用于量取液体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3)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4)能给物质加热的是________;(5)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_______;(6)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末的是________;(7)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答案】(1)试管;药匙;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量筒(2)F(3)A(4)D(5)C(6)B(7)E【解析】(1)各仪器的名称:A是试管;B是药匙;C是试管夹;D是酒精灯;E是胶头滴管;F是量筒;(2)用于量取液体的是量筒,故答案为:F;(3)能直接加热的是试管,故答案为:A;(4)能给物质加热的是酒精,故答案为:D;(5)用于夹持试管的是试管夹,故答案为:C;(6)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未的是药匙,故答案为:B;:..(7)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胶头滴管,故答案为:E。。(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填“大”或“小”)。(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答案】(1)小(2)蜡烛熔化(3)外焰【解析】(1)根据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2)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点燃蜡烛后,蜡烛会熔化,即由固态变为液态,但组成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没有新物质生成,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蜡烛熔化。(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根据火柴梗的两端部分最先变黑,可以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填:外焰。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且不支持燃烧,在老师的指导下,明明同学选行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呼出气体的收集,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②明明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③当看到________现象时,表明装置A中的气体已收集满。④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备用。(2)明明把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很快熄灭了,据此,他提出了以下观点:A认为是二氧化碳B认为是氮气C认为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物为了弄清呼出气体的成份,明明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一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倒入足量澄清石灰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后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________②把步骤1中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并瓶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气瓶内剩余气体________在水面下拿开玻璃片度后便不再上升溶于水③把步骤2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中插入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有木条立即熄灭一根燃着的木条________的性质(3)(实验反思)能否由上述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________(填“能”或“否”),综上所述,他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从以上A、B、C三个观点中选择)。【答案】(1)集气瓶;排水法;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正(2)二氧化碳;难;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3)否;C【解析】(1)①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②明明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利用了气体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叫排水法。③当看到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表明装置A中的气体已收集满。④呼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备用。(2)①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倒入足量的石灰水后,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②把步骤1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并在水面下拿开玻璃片,瓶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便不再上升,说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难溶于水。③把步骤②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内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木条立即熄灭,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实验反思:倒入足量的石灰水和足量的石灰水时,均会带出水蒸气,不能根据上述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和氮气,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