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国内外产后家庭访视护理现状.pdf

格式:pdf   大小:65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内外产后家庭访视护理现状.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4/5/18 文件大小:6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内外产后家庭访视护理现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国内外产后家庭访视护理现状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内外产后家庭访视护理现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国内外产后家庭访视护理现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产后家庭访视已经成为我国家庭访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总结国外产后家庭访视工作的先进经验并阐述我国的工作现状,得出我国的产后访视护理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①规范护理服务模式;②建立人员准入机制;③研制服务质量测评工具。【关键词】产后保健;社区保健护理;综述【Keywords】munityHealthNursing;Review家庭访视护理是由医护人员把健康信息与护理经验传授给家庭成员,指导他们接受正确的护理知识。通过家庭访视,了解产妇康复、新生儿喂养情况及对产妇、婴儿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发现产妇、婴儿的一些异常情况,并予以处理。家庭访视可以有效地提高母乳喂养率[1]和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2],对保护母婴健康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的产后家庭访视服务现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在欧美国家访视护理出现于19世纪后期。在美国,家庭访视采用与医疗救治一体化的网络,建有理想的健康家庭访视系统[15],家庭护理的实施一部分依赖于以护士为主导的家庭服务团队包括护士、医师、理疗师、康复师等;另一部分依赖于由家属、邻居等组成的非正式支持系统[3]。英国社区护理发展更加完善,产后访视归属健康访视范畴[5]。英国的产妇和婴儿在出院后,由健康访视护士提供全面的母亲和婴儿的体格检查和评估,以及婴儿喂养支持和咨询[4]。在澳大利亚,信息管理使用全国统一的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服务平台反馈给其所属的产后访视机构,并纳入全国范围内个人唯一的电子病历档案,并由助产士提供连续的家庭护理服务[14]。我国的社区产后访视起步较晚,网络建设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各地区的产后访视工作进展参差不齐,尚无规范化产后访视流程,并且缺乏统一的访视内容、指导方法及测评工具,这直接影响了产后家庭访视的效果[6]。。美国产后访视的护士须具有母婴护士执照和母乳喂养教育执照的社区注册护士,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且有多年临床护理经验[2]。英国社区护士的培养一般为3年基础教育,毕业后还要进行1年社区护理技能培训[2]。在日本,社区护士的培养包括学校培养和医院护士转化两种途径。社区护士资格可通过3年课程学****后再加1年社区护理课程或4年制护理专业毕业后通过国家考试,同时取得社区护士和医院护士两个资格,医院护士转化必须取得国家注册护士资格,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院护士再加半年保健课程的学****和自费的继续医学教育研修后,才能取得社区护士执业资格[2]。目前国内对于从事产后家庭访视的工作人员标准仍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深圳市,社区访视护士要求上岗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但对专业、学历、工作经验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定;上海市各区县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派人员担任访视医生,有来自各个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对岗前培训的要求执行也各有不同。国内访视工作人员的组成主要有护理人员、公卫人员、临床医生等,学历结构不稳定、专业指导经验、年龄层次各有不同、整体收入偏低[7]等是我国社区访视人员的现状。,生活质量量表作为各行业服务质量的测评工具应运而生。目前,用于测定和评价产后访视服务后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量表有两类,即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2001年,苏格兰的AndrewSymon,AnnaMacDonald等提出了母亲健康指数(mother-generatedindex,MGI)用于测评孕妇和产妇生活质量的特异性量表[8]。我国目前还没有用于产褥期产妇生活质量测评的特异性量表[9]。普适性量表在国外被广泛应用的有WHO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以及WHO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10]。WHOQOL-100主要是评价处于不同文化以及价值系统之中的个体对其目标、期望、标准和所关注的事有关的生存情况的体验[11]。WHOQOL-BREF是WHOQOL-100的简化版,将WHOQOL-100的100个条目、6个领域缩减为26个条目、4个领域,分别是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12]。我国学者方积乾等在WHOQOL-100和WHOQOL-BREF两这种量表的基础之上,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了以上两种量表的中文版[13]。虽然WHOQOL-100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比较全面,但是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耗费时间与精力。在国外,关于产后生活质量的研究,应用最多的量表是SF-36,是由美国健康研究所在医疗结局研究量表的基础上研制的,是一个普适性测定量表,具有灵活、易于管理的优点。目前,国内也有少数学者选择SF-36作为研究工具测试产后访视服务后产妇的生活质量[9],但尚未在产后访视工作中进行广泛推广。,访视护士往往不能及时分享助产士在产前和产中录入的产妇信息,这也是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高失访率的主要原因[16]。建议①完善妇幼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从孕妇怀孕起由医院建档并编码存档,产后将档案随母婴一同转至所在的社区服务中心,在医院及社区均指定专人负责,做到资源共享,形成信息一体化,并做好产妇的双向转诊工作。②加强助产士与访视护士之间的联系,条件许可最好有助产士与社区护士一同对产妇进行第一次的家庭访视;碍于助产人员缺乏也可与访视护士进行电话或资料的交接,实现连续性的护理。③积极构建医疗联合体,形成以孕产妇为纽带的联结机制。、缺乏培训的现状,可考虑从以下途径进行人员培训①由社区所在辖区的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培训分为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培训后经考核合格颁发合格证,访视人员需持证上岗。同时省、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期岗位培训。②鼓励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学****关注专科护理的最新发展动态。③构建以高职称护士为主导的产后访视团队包括:妇、儿科医生、康复师、心理咨询师、护士、及助产士,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学****分享工作的经验与先进的服务理念。,对于访视服务的效果难以评定,特别是在目前社区护理发展参差不齐、部分社区功能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下,更应注重良性考核,才能引领社区护理质量稳定有序发展[17]。因此构建相应的具有敏感性、特异性指标的社区产后访视护理质量评价工具十分必要,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测评工具再结合我国社区本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探索。综上所述,国外社区的产后家庭访视护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信息管理、人员准入及服务评价方面。提高产后访视工作的护理质量是我国社区现阶段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访视人员专业素质,基于循证护理实践构建符合我国情况的服务测评工具,以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为指导发展家庭访视护理服务模式,促进产后访视护理工作的发展。参考文献:[1]〔J〕.中国全科医学,2003:6(4):3192[2]刘巧昙,,2007,13(3):37[3][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704-1705[4]BowersJ,:implicationsforcostandqualityofcare[J].BmcHealthServicesResearch,2015,16(1):1-12.[5][J].全科护理,2015(5):407-408.[6]冯雪,刘国莲,[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0):1162-1167.[7]岳延棉,[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951-4952.[8]:IntroducingtheMotherGeneratedIndex[J].BIRTH,2002,29:1.[9][D].新乡医学院,2016.[10]李凌江,扬德森,[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3):143-146.[11]方积乾,郝元涛,[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03-205.[12]EspinozaI,OsorioP,TorrejonMJ,-BREFqualityoflifequestionnaireamongChileanolderpeople[J].RevMedChil,2011,139(5):579-586.[13]郝元涛,[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14]ForsterDA,MclachlanHL,YellandJ,:isitadequatefortheprovisionofqualitycare?Staffperspectivesfromastate-widereviewofpostnatalcareinVictoria,Australia.[J].BmcHealthServicesResearch,2006,6(1):83.[15][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1):497.[16][J].医学信息,2009,22(3):67-68.[17]赵春艳,刘薇群,胡爱忠,[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I,10(12):8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