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合成与组成测定-实验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90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合成与组成测定-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儒林 2024/5/18 文件大小:2.8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合成与组成测定-实验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合成与组成测定-实验报告 】是由【儒林】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合成与组成测定-实验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合成与组成测定-实验报告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合成与组成测定——《基础化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吿溶于乙醇)。110℃下可失去全部结晶水,230℃时分解。此配合物对光敏感,受光照射分解变为黄色。因其具有光敏性,所以常用来作为化学光量计。另外它是制备某些活性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也是一些有机反应良好的催化剂,在工业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DGG-9070B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分析天平(FA1004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分光光度计(721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导率仪(STARTER3100C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抽滤瓶,布氏漏斗,真空泵,干燥器,比色皿,吸量管(5mL),烧杯(100mL、250mL、400mL、1000mL),锥形瓶(250mL),温度计,玻璃漏斗,滤纸,移液管(25mL),洗瓶,洗耳球,容量瓶,酸式滴定管,量筒(10mL、50mL),胶头滴管,试剂瓶,称量瓶,酒精灯。(AR),H2C2O4(AR),KMnO4(AR),(NH4)2SO4(CP),Na2C2O4(AR),K2C2O4(AR),H2O2(AR),Zn粉(AR),ZnO(AR),HCl(AR),还原Fe粉(AR),Fe3+标准溶液(100μg/ml),NH3·H2O(1:1),磺基水杨酸(200g/L),铬黑T,酒精,冰。,倒入100mL小烧杯中,向盛有铁粉的小烧杯中加入35mL3mol/LH2SO4溶液。盖上表面皿,在电炉上小火加热,直至不再有小气泡冒出为止,且溶液呈淡绿色,注意反应时间不宜过长,在加热过程中应不断补充失去的水。趁热抽滤,滤液立即转移至蒸发皿中。,混合均匀,再加3mol/LH2SO4溶液调节PH为1-2,小火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微晶膜为止,注意蒸发过程中不搅拌,防止暴沸,冷却至室温后抽滤。(Ⅲ),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30mL去离子水和5-10滴3mol/LH2SO4溶液加热使之溶解。然后再加入50mL饱和草酸溶液(),加热至沸腾,并不断搅拌、静置,便得到黄色FeC2O4·2H2O沉淀,静置沉降后,用倾析分离法弃去上清液,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沉淀中加入20mL饱和的K2C2O4溶液(8g/20mL),水浴加热至40℃,用滴管缓慢滴加20mL6%的H2O2,边加边搅拌并维持在40℃左右,溶液中有棕色氢氧化铁沉淀产生。加热至接近沸腾2-3min,冷却到80℃左右,分两批次加入16mL饱和H2C2O4(),先加入10mL,再慢慢边搅拌边滴加剩下6mL,至沉淀消失,此时体系应变为亮绿色透明溶液,用表面皿盖好,放在暗处,静置过夜。第二天自然冷却结晶析出晶体,晶体不多量的话可以用冰水浴使之降温析出更多晶体。抽滤晶体,用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后称量晶体重量并且计算产率。(重量分析法)取两个洁净的称量瓶,做好标记后在110℃烘箱中干燥半小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在已恒重的两个称量瓶中,-,在110℃烘箱中干燥1小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量。再在110℃烘箱中干燥半小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量。直至质量恒重,两次称量结果相差在±1mg之间。根据称量结果,计算结晶水的质量分数。=--=%ω2=--=%ω=ω1+ω22=%-和Fe3+,充分溶解于1000mL水中,转移到棕色试剂瓶中贮存。摇匀后即可标定和使用。-,分别置于已编好号的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和10mL3mol/L的硫酸溶液,加热将温度控制在70-80℃之间,趁热立即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开始第一滴高锰酸钾加入后,褪色很慢,不断摇动锥形瓶,待红色褪去后,再滴入第二滴,待溶液中产生了Mn2+后,反应速度加快,滴定速率可适当加快,但仍需逐滴加入,接近终点时紫红色褪去很慢,应该慢滴,同时充分摇动溶液,小心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30s不褪色为终点。记下高锰酸钾的体积,平行滴定3份,体积差不超过2‰,以其平均值计算KMn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草酸钠质量(g)V1(mL)V2(mL)ΔV(mL)浓度(mol/L)平均值(mol/L)=2m5V?MM(Na2C2O4)=134g/--,加入30mL蒸馏水和10-15mL3mol/LH2SO4溶液,加热将温度控制在70-80℃之间,用已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30s不褪色为止。记下高锰酸钾的体积,平行滴定3份,要求极差4‰。根据KMnO4溶液的体积,计算样品中C2O42-含量。样品质量(g)V1(mL)V2(mL)ΔV(mL)%%%%ω=×V?C?Mm(样品)M(C2O42-)=.4高锰酸钾滴定Fe3+含量将上面已测定过C2O42-含量的锥形瓶加热,直至近沸,-,直到溶液中的黄色消失,加热溶液2min以上,使溶液中的Fe3+离子已完全转化还原成Fe2+离子。趁热过滤,除去多余的锌粉,滤液放入另一干净的锥形瓶中,用15mL温水洗涤锌粉和滤纸,使Fe2+定量转移到滤液中,并将洗涤液也一并收集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10-15mL3mol/LH2SO4溶液,加热至70-80℃冒热气,用已标定的高锰酸钾趁热滴定锥形瓶中含Fe2+的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30s不褪色为终点。根据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计算样品中铁的含量。样品质量(g)V1(mL)V2(mL)ΔV(mL)%%%%ω=5×V?C?Mm(样品)M(Fe)=+,加入150-200mL去离子水,加热溶解,待溶液冷却后,转入试剂瓶中,稀释至1000mL,充分摇匀,备用。,加数滴水润湿,盖上表面皿,逐滴加入6mol/LHCl溶液,边加边搅拌至恰好完全溶解,完全溶解后冲洗表面皿和杯壁,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计算锌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加约30mL去离子水,仔细滴加1︰1NH3·H2O至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再加10mLNH3·H2O-NH4Cl缓冲溶液(配制方法:将54g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350mL15mol/LNH3·H2O,稀释至1L)、2-3滴铬黑T(配制方法:***和80mL水中)指示剂,此时溶液呈酒红色,用待标定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纯蓝色,记下所消耗的EDTA溶液的体积。重复平行测定三次,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V1(mL)V2(mL)ΔV(mL)浓度(mol/L)(EDTA)=m(ZnO)V(EDTA)?M(ZnO)m(ZnO)=(ZnO)=.3EDTA滴定Fe3+-,加入25mL水使样品溶解,加入6mol/L氨水使Fe(OH)3沉淀完全,加热至70-80℃冒热气,趁热过滤,用10mL水洗涤3次,使沉淀全都转移到滤纸上,滴加3mol/LHCl溶液使沉淀溶解,加30mL去离子水,再加入磺基水杨酸(50g/L)2mL,用已标定过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紫红色变为淡黄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EDTA溶液的体积。重复平行测定三份。根据消耗的EDTA溶液的体积,计算样品中铁的含量。样品质量(g)V1(mL)V2(mL)ΔV(mL)%%%%ω(Fe)=V(EDTA)·C(EDTA)·M(Fe)m(样品)M(Fe)=+,编序号为1、2、3、4、5、6,、、、、、+标准溶液(100μg/mL,配制方法:(NH4)2Fe(SO4)2·6H2O于烧杯中,,溶解后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依次加入1-6号容量瓶,,然后滴加1︰1NH3·H2O,使溶液由红色转变为稳定的黄色后再过量1mL,定容,摇匀。,以1号空白溶液作参比,以4号标准溶液作待测液,在波长400-500nm的范围内,每隔10nm测定一次吸光度,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分光光度计上选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用1cm比色皿,以1号空白溶液作参比,分别测定2-6号标准系列溶液的吸光度。绘制A-c标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