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2024年(实用)小班教案9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实用)小班教案9篇.docx

上传人:baba 2024/5/2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实用)小班教案9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实用)小班教案9篇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实用)小班教案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实用)小班教案9篇小班教案篇1 内容与要求: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2、遇到打针吃药不害怕,在角色游戏中获得快乐成功体验。 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遇到打针吃药不害怕,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成功体验。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材料及环境的创设: 1、幼儿有去医院看病的生活经验。 2、幼儿图书人手一册、多媒体课件、角色游戏“医院”的材料、四个篮子、各种动物玩具、动物图片、字卡等。 设计思路: 1、本次活动是在主题活动“小医生”背景下展开的,幼儿都有去医院看病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医生特别感兴趣,在角色游戏里也乐于模仿医生,本次活动是以幼儿的兴趣出发,为幼儿的表达与表现欲望提供了条件。 2、活动主要目标是幼儿情感的激发,培养幼儿不怕打针、吃药的`勇敢品质。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领,分享、体验成功快乐。本次活动是主题活动结束阶段的一次语言活动,依据主题活动的阶段目标和本班幼儿实际,旨在引导幼儿大胆发言与展示自己已有经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使主题的关键目标得以实现。 3、在活动的教学方法上,我采用的有启发、鼓励、提问法、情境法。通过欣赏图片,启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调动幼儿操作积极性。 在引导幼儿游戏时,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即小班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对模仿***的动作或玩具特别感兴趣,角色意识不是很强。因此,在指导幼儿游戏时,我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同时,也利用平行游戏法对幼儿进行指导:以参与游戏中角色的身份加入游戏中,在与儿童的游戏中达到指导的目的。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欣赏故事→自主阅读→游戏体验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xx来了没有?(没有)知道为什么她没来吗?(生病了)那你们生过病吗?都是什么病啊?(引导幼儿积极回忆经验)最后是怎么治好的?(医生打针、吃药) 2、师:原来医生的本领这么大啊!森林里也有位迪迪医生,他的本领也可大了,都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故事 教师引导幼儿逐页欣赏故事,根据故事内容,提出问题: 1、这是谁?(迪迪医生)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医生的?(穿着白大衣、呆着听诊器) 2、第一个来看病的是谁?(乌龟爷爷)他得的是什么病啊?你是怎么看住来的?迪迪医生怎么给他看病的?(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想象、大胆发言)乌龟爷爷打针时哭了吗? 3、同上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清楚的说出大象伯伯、小猴弟弟看病的过程。 4、教师提出疑问:那最后小动物们的病都好了吗?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好吗? 三、自主阅读 1、教师提示幼儿一页一页的翻看,不把书褶皱了。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寻找答案,教师个别指导。 问:小动物的病都好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说出动物脸上都笑***的) 2、教师总结:小动物们看病时,打针、吃药都不怕,非常勇敢,我们小朋友以后打针吃药害怕吗?我们也要做勇敢的宝宝! 3、师:那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故事,看看动物们的病到底好了没有? 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四、游戏体验 1、师:你们想做小医生给病人看病吗?那我们一起来玩“小医院”的游戏怎么样? 幼儿自由分组游戏,教师扮演病人的角色参与幼儿游戏,给予幼儿隐性指导。 2、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扮演的什么角色?都做了哪些事情?(引导幼儿大胆、清楚的讲出来。教师可以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教师鼓励、表扬大胆说出来的幼儿。 3、整理、分类医院的各种材料。 师:我们小医生在医院里给好多的病人治好了病,忙了一天,现在到下班的时间了,我们要下班回家了,可是医院里的玩具宝宝也要回家了。 教师出示四个分别贴有“白大衣”、“针管”、“药品”、“听诊器”的篮子,幼儿认读篮子上的字宝宝,理解根据字宝宝将玩具分类送回家。 幼儿分四组将玩具进行分类、整理,教师个别指导。 4、整理好玩具后“小医生”下班回家。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观察橘子的活动,学****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分享橘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盘子八只,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每组苹果一只。 活动过程: 一、幼儿猜谜语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出谜面,幼儿猜谜底。 小小红坛子, 装满红饺子, 吃了红饺子, 吐出白珠子。(橘子) 二、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幼儿每人拿一个橘子。 :橘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黄黄青青的,圆圆扁扁的) :橘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再摸摸苹果又有什么感觉?(橘子软软的,苹果硬硬的。) 3、闻一闻:橘子有什么气味?(清香的气味) 4、师小结:橘子黄黄青青的`,圆圆扁扁的;橘子摸上去软软的,而苹果硬硬的;橘子有一股清香的气味。 三、感知橘子的内部特征 1、幼儿讨论: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 2、幼儿讨论:怎样打开橘子?从哪里打开最容易?(软的一头) 3、教师示范,幼儿看。 大拇指在软的一头挖一个洞,把皮慢慢地往下剥,一片一片的,剥成花瓣状。 师:看看像什么?(橘子花) 4、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剥橘子,剥成橘子花,观察橘子的内部特征。 师:剥开皮的橘子是什么颜色的?(橘黄色的) 剥开皮的橘子是什么样的?(一瓣一瓣的) 一瓣一瓣像什么?(像月亮、小船、饺子、香蕉等) 四、幼儿品尝橘子,说说品尝后的感觉。 师:请你尝一瓣橘子,是什么味道的?(酸酸甜甜的) 五、与同伴、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分享品尝橘子 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非常辛苦,我们和他们一起分享橘子吧,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引导幼儿边送边说:某某,我给你吃橘子。) 六、师小结:橘子的肉食橘黄色的,一瓣一瓣像月亮、像小船;水分多;有点酸,有点甜;有的橘子有种子,种子像一颗颗白色的珠子,吃的时候要吐出。我们都要喜欢吃橘子。 七、收拾与整理。 活动反思: 平时在家中也一直吃橘子,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中,是为了让家长看到我们的孩子都是很行的,都会自己做事情的,而且是很讲究卫生****惯的。活动中,不仅从颜色、形状、数量、味道等方面认识了橘子的一些基本特征,还培养了孩子与人分享物品的品质。分享橘子这个环节非常活跃,很多孩子都拿着自己剥的橘子分给爸爸妈妈、好朋友吃;在剥桔子花环节中,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孩子们个个兴致高涨,都高高地举着自己剥的橘子花,兴奋地说着:“看,我的橘子花漂亮吗?”家长们看到了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点滴进步,都兴奋不已,整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无穷快乐,而且增进了家园了解和亲子感情。小班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开学才将近两个月,孩子年龄小,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差,对于集体生活和学****的概念还很模糊,针对以上情况,我在本次活动中更关注孩子的情绪体验,让他们充分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采用了动静交替、整体学****正面鼓励等一些教学方法。 活动目标 1、认识哭与笑的表情,理解不同的情感。(知识目标) 2、发挥幼儿想象能力,想象不同情境中人物不同的感情色彩。(技能目标) 3、鼓励幼儿做个快乐勇敢的孩子。(情意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哭与笑的表情,理解不同的情感。 活动准备 哭笑娃娃人手一个,小镜子人手一个,大娃娃头像两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笑: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声音,请小朋友仔细听,是什么声音? (笑的声音)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笑一笑。 2、拿出镜子照一照,瞧一瞧笑的时候我们的小嘴巴是什么样的? 3、(演示图片)这个小朋友嘴巴往上翘了,很高兴的样子,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幼儿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二、认识哭: 1、让我们再来听一个有趣的声音。 (哭的声音)。 2、一起来学一学哭的样子。 3、拿出镜子照一照,看看我们哭的样子。哭的时候我们的小嘴巴怎样了? (重点观察嘴巴) 4、听到哭的声音,我们心里很难过,一定是遇到了伤心的事情了。 5、这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猜一猜) 三、游戏: 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奖给你们小礼物(图片)做个游戏,老师说“高兴”,你们把笑的小朋友举起来,嘴里发出笑的`声音,老师说“伤心”你们就把哭的小朋友举起来,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四、听辨不同语气的话语。 1、有这么一个小朋友,他遇到了很多事情,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他是高兴的还是伤心的? 2、听录音,分辨语气中的高兴及伤心。 (1)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玩具。 (高兴) (2)一个小朋友撕坏了我的图书。 (难过) (3)妈妈说过星期天带我去公园玩,可是,却下起了雨,去不成了。 (难过) (3)姑姑从北京回来了,为我买了好多好吃的东西。 (高兴) 3、一个是高兴的,一个是伤心的小朋友,你喜欢谁呢? 小结:我们都喜欢笑的小朋友,我们也要做一个高高兴兴的孩子,做一个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表情歌》。 教学反思 小班孩子情绪多变,难以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我通过教具哭、笑娃娃的演示、比较,通过认识哭娃、笑娃—揣测心情、情绪的变化—学会自我调节,一步步引导,激起孩子对笑娃娃的喜爱,鼓励幼儿做个快乐勇敢的好孩子。我生动活泼、亲切自然的教态激起了听课者与孩子对快乐认识的共鸣。最后,活动在《表情歌》律动中结束,本次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小班教案篇4 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好游戏、爱模仿,一次户外活动中,他们看见大班哥哥姐姐用易拉罐在玩推小车游戏,于是也拿着纸棍和酸奶瓶做的“哑铃”玩起了推小车游戏,但动作不够平稳、协调。为了继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平衡协调能力,我设计了《推小车》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