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答案-会计基础第二章复习题.pdf

格式:pdf   大小:55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答案-会计基础第二章复习题.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0 文件大小:5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答案-会计基础第二章复习题.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答案-会计基础第二章复习题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答案-会计基础第二章复习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单选题1.(D)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也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A、会计对象B、会计科目C、资金运动D、、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财务状况的(C)A、动态反映B、直接反映C、静态反映D、(A)A、收取购买方的预付款B、以银行存款支付业务招待费C、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D、(B)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收款项、存货。A、一年内B、一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C、一个营业周期内D、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5.“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归属于(A)类会计要素。。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的是(D)A、持有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B、企业自创的商誉C、经营租入的无形资产D、(A)的所有权A、净资产B、全部权益C、全部资产D、,正确的是(C)A、所有者权益是指且也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即实收资本B、所有者权益通常划分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C、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D、(B)无关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A、所有者利益分配B、所有者投入资本C、经济利益流入:..,工业企业对外提供运输服务取得的收入属于(B)A、销售商品收入B、提供劳务收入C、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D、,不属于营业外收入的是(A)A、出租固定资产收入B、政府补助利得C、盘盈利得D、,(C)多用于盘盈固定资产计量等。A、现值B、公允价值C、重置成本D、,不能用于对负债进行计量的是(A)A、可变现净值B、重置成本C、现值D、,加工成A成品对外估计销售价为20万,甲材料生产过程估计发生的生产成本为6万元,销售费用和销售税费估计分别为3万元和2万元,则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D)万元。A、20B、10C、16D、,(A)符合收入会计要素定义。A、出售材料收入B、出售专利权获得的净收益C、出售固定资产获得的净收益D、,(B)A、资产和债权人权益同时等额增加B、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C、资产不同项目之间彼此增减D、,能同时影响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是(D)A、投入设备B、收到欠款存入银行C、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D、,负债总额为30000元,以银行存款2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并以银行存款15000元购买设备,则上述业务入账后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B):..30000B、40000C、25000D、1500019、某企业资产总额为200万元,发生下列三笔经济业务:(1)用银行存款是归还应付账款10万元;(2)向银行借入两年借款20万元已存入本企业银行存款账户;(3)收回应收账款4万元存入银行。则该企业权益总计数额为(B)万元。A、214B、210C、234D、22420、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会引起公司股东权益总额变动的有(D)。A、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C、用盈余公积专增资本D、接受投资的现金资产21、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未收,这项业务引起会计等式中(C).A、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B、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C、资产与收入同时增加D、收入与负债一增一减22、以下等式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红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是(D)。A、资产+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收入-费用=利润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23、下列关于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A、一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B、几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C、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权益总额的相等关系D、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相等关系24、下列经济业务中,(A)不会使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A、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B、从银行取得借款存入银行C、收到投资才以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投资D、以银行存款偿应付账款25、下列会计等式中,(A)是正确反映了企业在任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D、收入—费用=利润26、下列表述中,正确反映了“收入-费用=利润”等式的是(C)。A、企业现金的的绝对运动形式B、资金运动在两个动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C、企业在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D、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三个基本要素二、(ABC).A、资金运动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D、,属于非流动资产的有(BCD)。:..B、长期股权投资C、工程物资D、(AD).A、经营成果B、偿还能力C、持续经营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D)。A、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B、费用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C、出售无形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入属于收入D、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企业能够确认为资产的有(AC)A、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设备B、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C、已收到发票,但尚未到达企业的原材料D、盘亏的存货6、下列关于负债要素,说法正确的有(ACD)A、负债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B、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义务也当确认为负债C、清偿负债的方式包括用现金清偿或以劳务资产清偿、以提供劳务偿还、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偿还、将负债转为所有者权益D、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年(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正常营业周期偿还的负债7、下列不属于收入这一会计要素的内容有(CD)A、销售商品收到的货款B、提供修理劳务的收入C、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D、股票投资的股利收入8、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包括(ABC)。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公允价值D、净值9、下列关于计量属性,说法正确的是(AD)。A、历史成本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成本,而不考虑以后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B、重置成本多用于交易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C、盘盈固定资产所使用的计理属性是现值D、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计量时,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时,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10、下列关于费用的表中,正确的有(ABCD)。A、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B、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C、费用可能同时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D、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11、下列各项工作以会计恒等式为理论基础的有(ACD).A、复式记账B、成本计算C、编制资产负债表D、试算平衡12、下列关于会计基本等式,说法正确的有(ABC)。A、资产来源于权益,而权益又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B、会计基本等式反映了资金运动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资产和权益的分布,是资金运动静态表现C、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设置账户、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D、当企业发生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变成企业资产,恒等关系必然被破坏13、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变动的有(AD)。A、购进原材料80000元,款项未付B、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C、购入商务车一辆,全部用银行存款支付300000元D、接受投资人投入500000元,存入银行14、某企业销售一批商品,不含税价8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元,商品已发出,款项尚未收到,该批商品的销:..元,则该交易事项引起企业资产负债表要素期末比期初的变动有(ACD).A、资产增加35600元B、资产减少58000元C、负债增加13600元D、所有者权益增加22000元15、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等式的有(AB)。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B、收入-费用=利润C、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D、期初余额+本期余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16、下列关于会计等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A、会计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B、会计等式是编制会计凭证的理论依据C、会计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D、会计等式是进行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17、下列关于等式“收入—费用=利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A、“收入-费用=利润”可称为为第二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B、“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体现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也是构成利润表的三个基本要素C、收入与费用的差额是企业的利润D、“收入—费用=利润“反映的是某一特定时点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三、判断题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2、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动态的表现。()3、企业预付的货款实质上也是企业的一项资产。(√)4、“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产品属于资产。因此,“生产成本”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属于资产类账户。(×)5、某项财产物资要成为企业的资产,只要该企业拥有其所有权就能将其确认为资产。(×)6、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潜在义务。(×)7、收入的取得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所有只要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事项都可以确认为企业的收入。(×)8、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静态表现.(×)9、企业当期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以及处置固定资产、债务重组等发生的利得和损失,均属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10、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在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11、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主要区别在于后续计量,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取得资产时也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12、可变现净值可以用于对存货的计量,也可用于对可供出售金额资产的计量.(×)1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反映了资金运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是编制利润表基础。(×)14、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始终是相等的。(×)15、2010年1月1日ABC公司负债总额为40万,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0万。1月份该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取得价款10万元存入银行(不考虑增值税),其成本为7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0年1月31日该公司资产总额为110万元。(×)16、会计基本等式所体现的平衡关系原理,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各种财务会计报告的理论依据。(×)17、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化,但会使企业净资产减少。(×)18、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或权益的增减变化,但始终保持“资产=权益这一平衡关系,因此,一项资产的增加,必然引起另一项权益的等额增减。(×)19、“收入-费用=利润”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方面,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20、会计衡等式就是指“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21、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会计等式两边会计要素总额的平衡关系者不会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