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安全管理总结.pdf

格式:pdf   大小:81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管理总结.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0 文件大小:8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管理总结.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安全管理总结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安全管理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安全管理总结名词解释:1、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终止的一种意外。2、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态)及其保障条件3、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各活动中,为保护自己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4、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5、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6、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达到总体最佳效果为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组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和知识的一综合性科学技术7、本质安全化:针对某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8、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的单元(或设施)9、轨迹交叉论:轨迹交叉论综合了各种事故致因理论的积极方面,其基本思想是:事故伤害是许多相互关联的时间顺序发展的结果10、应激:是人机系统中十分常见的现象,它与某些事故、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每当系统偏离最佳状况而操作者又无法或不能轻易的矫正这种偏离时,操作者呈现的状态就是应激11、事故法则:即事故统计规律,又称1:29:300法则。即,在每330吃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1次,轻伤29次,无伤事故300次12、可靠性:产品、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13、安全三同时原则:是对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14: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15:固有危险度:是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器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16、规律:通常是指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或是客观事物的外在本质联系填空:1、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2、安全四因素分别为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和安全系统3、事故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生长阶段和损失阶段4、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5、控制事故所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从物的角度考虑,主要包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两个方面6、公共安全文化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和保障安全文化7、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划分为本质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三个层次,而对于事故原因各层次认识的不同则形成不同的事故致因理论8、按照法规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各类法规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可以将安全法规划分为:生产技术法规、安全技术法规、和安全工作法规9、安全经济投资的优化准则有两种:安全经济消耗最低、安全经济效益最大10、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11、安全法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其法律关系就是安全法规规范所确认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必须具备有主体、、伤害种类、伤害程度三要素构成13、根据轨迹交叉论,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14、全面安全管理一般包括全面安全目标管理、全员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和全部工作安全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开始实施日期是2002年11月1日16、控制事故的本质安全化方法是设法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17、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安全教育目的是较强的表现为“要你安全”没有教育性而且被动的接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安全教育目的是较强的表现为“你要安全”表现出教育性(主动性)18、安全和安全工作同其他事物一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由它们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19、绝对的安全,即100%的安全性是安全性的最大值,这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但却是社会和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20、根据生产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可分为设备事故、工伤事故、和未遂事故2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即使企业中不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也会有事故发生22、企业安全目标的制定也要参考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安全目标值23、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基本上形成两种体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全国垂直管理24、安全的经济型主要体现在减损和增值两个方面25、安全法规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其本质还表现在它是劳动者意志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26、根据国际GB2893-2001《安全色》规定,紧急停止按钮颜色、仪表刻度盘上的极限位置刻度颜色、安全信号颜色都属于安全色的应用27、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2005】32号令),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的事故28、某矿某年有员工100人,原煤产量80万吨,在这一年里由于安全事故死亡一人,:(百万吨煤死亡率=死亡人数/煤炭产量*106)1、简述提高安全价值的途径答:安全价值可用一个简单的式子表达:V=F/C式中:V—安全价值、F—安全功能、C—安全突入从中可以看出,提高安全价值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F提高,C下降2>F提高,C不变3>C略有提高,F有更大提高4>F不变,C下降5>F略有下降,C大幅度下降由于人们对安全程度要求在逐步提高,因此,前三种途径是我们寻求提高安全价值的主要途径,后两种途径则只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使用2、根据多米诺骨牌原理,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答:海因里希的多米诺骨牌原理,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时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事件有如五块平行摆放的骨牌,第一块倒下就因其后面的牌连锁式地倒下。这块牌依次是:M—人体本身,P—按人的意志进行的动作、指认为过失,H—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危险性,D—发生事故,A—受到伤害。伤亡事故的发生在五块骨牌都要倒下,即:M(A1)→P(A2)→H(A3)→D(A4)→A(A5)按照这一理论,为了防止事故,只要抽去五个牌中的任何一块,事故链就被破坏,就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以A0代表伤亡事故发生这一事件(伤亡事故事件),以A1~A5代表块骨牌表示事件。根据多米诺骨牌理论,伤亡事故要发生,必须五块骨牌都要倒下,即五块骨牌所代表的事件都要发生才行,即:A0=A1A2A3A4A5所以P<A0>=<A1><A2><A3><A4><A5>A1~A5五件事情的概率都是<1的,所以P<A0><<1,如果抽去其中A4=0,则有P<A0>=P(A1)P(A2)P(A3)P(A4)P(A5)=0于是A0既不可能事件,伤亡事故就不会发生了3、简述事故法则及其意义答: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29:300法则。即在330次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1次,轻伤、微伤事故29次,无伤事故300次。人们经常根据事故法则的比例关系绘制成三角形图,称为事故三角形事故法则告诉人们,要消除一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也就是说,防止灾害的关键不在于防止伤害,二是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所以安全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如果基础安全工作做的不好,小事故不断,就很难避免大事故的发生4、简述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答: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年初,企业的安全部门在厂长的领导下,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制定安全管理的总目标在经过协商,总目标自上而下的层层分解,制定各级、各部门直到每个职工的安全目标的对策措施在制定和分解目标时,要把安全目标和经济发展指标捆在一起,同时制定和层层分解,还要把责、权、利逐级分解,做到目标与责、权、利的统一通过开展一系列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通过全体职工自上而下的努力,保证各自目标的实现,最终保证企业总安全目标的实现。年末,对实现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并给与相应的奖惩,在此基础上,经总结,再制定新的安全目标,进入下一年的循环5、简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多层次的复合体,由物质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精神安全文化和规范安全文化组成。1>物质安全文化建设:物质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2)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化3)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化2>制度安全文化的建设:制度安全文化是指与物质、心态、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及控制管理的总和3>员工心态安全文化建设:员工心态安全文化是指安全文化中精神层次的文化,它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人对外部客观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能力与辨识结合的综合表现安全意识来源于人们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管理科学知识结合的实践,又反过来支配安全生产的复杂心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三个层次1>应急的安全保护意识2>间接的安全保护意识3>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4>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的建设6、对企业而言,简述安全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来源答:影响安全投资的因素有: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安全投资绝对量和相对量的主要因素2>政治因素对安全投资的制约3>科学技术对安全投资的制约4>生产技术对安全投资的制约安全投资的来源主要有:1>国家在工程项目中预算安排。包括安全设备、设施等内容的预算费用2>国家劳动部门根据各行业或部门的需要,给企业按项目管理的方法下拨安全技术专项措施费3>企业按年度提取的更新改造费4>作为生产性费用的投资,支付从事安全或劳动保护的需要。如劳动保护防护用品的费用,必须的事故破坏维修、防火防汛等费用5>企业从利润留成或福利中激纳的保健、职工人身保险费用7、目前人们对安全的认识有哪几种类型?答:人们对安全的认识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事故的危害中认识到,安全使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安全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条件;企业安全生产、人们安全生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2>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发生事故的环境3>从安全与事故之间的联系中认识到,安全系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4>从安全内容扩展中认识到,其一安全是指人的身心而言,不仅仅是认得躯体不伤、不死、不病,而要保障人的心理、生理的安全与健康;其二,安全涉及的范围超出了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的时空领域,拓展到人能进行活动的一切领域,可以延伸到人能生活、生存、的一切地方;其三,人们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程度不同,对安全需求的水平和质量也不同5>从安全的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一种状态。8、如何理解安全的极向性特点这些事件概括起来不外乎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找各自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能量“逆流”于人体,伤害事故就会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又是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现实中有少量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无关,但绝大多数事故则与二者同时相关,在人和物的两大系列运动中,二者并不完全独立进行,人的安全性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相互因果,相互转化在人与物的两大系列中,人的失误占绝对地位,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之表面的直接原因要防止事故的发生:就要从人与物量方面下功夫人的不安全行为:先天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培训情况、身体、生理、心理状况,知识技能情况物的不安全状态:设计情况,设备制造,物料选择,环境配置情况,维修、养护、保管、使用情况11、为什么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方针?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方针。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这是“安全第一”思想的客观基础人类为了发展经济,改善生存条件,往往需要以牺牲安全作为代价,这就导致了安全需要与利益代价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也是人们解决安全问题的难点,但是,安全的本质是保证职工不受伤害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安全第一”是我国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自始自终贯彻的安全生产方针,其含义体现在:“安全第一”是我国各级政府,一切生产建设部门,交通运输和其他有关部门生产,设计过程中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抓生产首先必须抓安全,真正树立人是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