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pdf

格式:pdf   大小:50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5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通信原理》教学大纲municationPrinciples一、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与地位:本课程是通信及有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通信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要紧研究各类现代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传输性能。2、知识要求:本课程运用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与《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进一步为学生在确知信号的谱分析、随机信号(随机过程)与噪声的统计分析方面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与噪声性能。重点分析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误码特性、差错操纵编码。并从最佳接收观点提出统计通信理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通信系统建模与优化的思维方法。3、能力要求:通过本科程的学****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模型、基本性能与基本分析方法,能对实际物理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学分析来解决实际物理问题。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1、课程教学总学时72学时,。本课程学分:教学内容章目学时分配讲课****题课实验小计第一章绪论33第二章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819第三章模拟线性调制5128第四章模拟角调制325第五章语音信号数字化传输51410第六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91212第七章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91414第八章差错操纵编码81211合计50616722、具体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熟悉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的概念及定义。,熟悉通信的方式。。[教学内容],通信系统的构成与分类,通信的方式。,信息量与平均信息量。。[重点难点]信息、信息量的定义及平均信息量的计算,通信系统性能的度量。[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作业]3道[课时]3第二章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目的要求],积分变换的内容。。、高斯过程、窄带随机过程的基本内容。、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基本描述。、低通噪声的特点与功率谱密度。[教学内容]1、信号通过系统的过程。确定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傅立叶变换关系式,傅立叶变换的要紧运算特性,常用信号的傅立叶变换。2、卷积定义式,时域卷积定理,频域卷积定理。3、信号的能量与能量谱密度;信号的功率与功率谱密度。。、高斯过程、窄带随机过程。、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低通噪声的特点与功率谱密度。[重点难点]随机过程的概念、窄带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的性质、高斯白噪声[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作业]6道[课时]9第三章模拟线性调制[目的要求](FDM)[教学内容]。。(FDM)的概念2、[重点难点]线性调制与解调方法及频谱表示、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作业]5道[课时]6第四章模拟角度调制[目的要求]、频率调制与相位调制的关系。[教学内容]。。[重点难点]频率调制与相位调制的关系与确定窄带角调制的条件。[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作业]3道[课时]3第五章语音信号数字化传输[目的要求](PCM)基本原理、抽样定理、量化理论、。掌握A律13折线编码方法。、ΔM、ADPCM系统[教学内容]。。线性PCM编码原理。。非线性PCM编码原理。A律师13折线编码规则。。。数字复接系列。A律PCM基群帧结构。[重点难点]抽样定理,脉冲振幅调制,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制,压缩编码[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作业]4道[课时]6第六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目的要求],熟悉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频域条件及传输波形。[教学内容]:单极性NRZ码、双极性NRZ码、单极性RZ码、差分码、AMI码、HDB3码。要紧码型的功率谱特点。。理想低通信号与升余弦频谱信号的传输指标。。二元码的误比特率计算公式。[重点难点]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计算,无码间串扰的传输条件,部分响应系统[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作业]6道[课时]10第七章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目的要求],熟悉它们的调制与解调方法。。、2FSK、2PSK系统的误比特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二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二进制调制系统误码率的分析[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作业]4道[课时]10第八章差错操纵编码[目的要求]、循环码、[教学内容]:重复码、奇偶校验码、方阵码、等比码与正反码,线性分组码生成与校验方法,纠检错能力。。[重点难点]线性分组码生成与校验方法,纠检错能力,生成矩阵与一致校验矩阵的性质[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作业]4道[课时]9三、大纲说明1、考试要求与考试方法。笔试闭卷考试。考试要求:按考试大纲执行。2、教学方法要紧是课堂教授法。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把握通信信号设计的进展脉络与指导思想,在给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让学生学****与熟悉更多的现代通信技术与理论。本课程包含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两大部分,但更侧重数字通信。本课程包含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两大部分,但更侧重数字通信。可利用幻灯片形象地演示有关图形效果。3、教材及要紧参考书教材:樊昌信.《通信原理教程》.:(1)曹志刚等.《现代通信原理》.北京,(2)隗永安.《现代通信原理》.、其他专业少课时,可酌情删减2、3、4章。。本课程要紧研究各类现代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传输性能。本课程运用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与《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进一步为学生在确知信号的谱分析、随机信号(随机过程)与噪声的统计分析方面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与噪声性能。重点分析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误码特性、差错操纵编码。并从课程简介最佳接收观点提出统计通信理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通信系统建模与优化的思维方法。樊昌信.《通信原理教程》..《现代通信原理》.:“授课教师”栏可填1-3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