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33、高速铁路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指导书.pdf

格式:pdf   大小:1,87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3、高速铁路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指导书.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1.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3、高速铁路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指导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33、高速铁路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指导书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33、高速铁路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指导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编号:版本号:高速铁路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实施××供电段(章)修订记录:..版修订日本修订内容修订依据编制审核批准期号《》(铁总运[2015]362号)《》(铁总运[2015]362号)修改7作业内《》(铁总运[2015]362号)《》(供安设函〔2016〕47号):..、全面检查保养。:12个月;检查保养周期:12个月。《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4]221号)《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5]362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总科技[2014]172号)《上海铁路局供电处关于公布供电系统班组专业台账样张的通知》(供安设函〔2016〕47号)、、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作业车运行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风险项点的防控措施,对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安全风险提示如下:,执行V形天窗作业相关安全措施。,方能开始检修作业。,并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在曲线区段进行接触网悬挂的调整工作时,要有防止线索滑脱的后备保护措施。,使用车梯配合作业时,车梯要有防倾倒措施;作业车配合作业时,超高大于120mm地段禁止使用平台检修。5作业流程:..工前点名安全预想、点名上道前检查接收作业命令安全措施布控发布检修命令外观检查参数测量关定腕支补线节承位臂持吊偿腕索电导器底定弦装臂交连线坡座位外置偏叉接位度外装观外移距外置间观置检观检离观检隙检检查检查检检查检查查查查查查检调更换检查验收清点人员、机具后撤离撤除安全措施消除作业命令收工返回召开收工会填写检修记录图1四跨绝缘关节检修流程图6工具、材料和人员要求:..表1:人员要求安全等级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工作领导人人1四级2驻站(所)联络员人1三级3地线监护人人2三级兼行车防护4地线操作人员人2二级5高空作业人员人2三级6辅助人员人2二级兼测量7司乘人员人2正、副司机各1人注:其他作业人员未一一列出。表2:携带工具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作业车(或车梯)台12接触网激光测量仪DJJ-8台13水平尺600mm把14橡皮锤把15单滑轮个16钢卷尺5m把17小绳条18力矩扳手0-100N·m套19紧线器50-:..表3:,连接螺栓应无缺失、锈蚀等现象,底座与支柱安装牢固,焊接点应无脱焊、锈蚀现象,双腕臂底座应无扭曲、变形等现象。、定位装置各零部件外观状态,应无缺失、裂纹及腐蚀等现象,锚支定位卡子安装方向应正确,衬垫应无缺失,检查标准参照支持装置及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执行。、断股、松弛及断裂现象,检查标准参照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执行。:..,应无散股、断股、驰度过紧或过松等现象,检查标准参照关节电连接检修作业指导书执行。,上下托动坠砣,观察补偿装置及坠砣移动的灵活性,检查坠砣应无缺失、破损、锈蚀。检查标准参照棘轮补偿装置及滑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执行。,应无偏移超标现象,检查标准参照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执行。(见图2)、中心柱(见图3)处两悬挂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见图3)应符合设计要求。:..△a:转换柱承力索水平距离△H:转换柱承力500mm索垂直距离250~850mm△a:转换柱接触线水平距离500mm△H:转换柱接触线垂直距离300~500mm图2△a:中心柱承力索水平距离△H:中心柱承力500mm索垂直距离500mm△a:中心柱接触线水平距离500mm△H:中心柱接触线等高。图3:..图4:..转换柱处两悬挂垂直距离、水平距离标准值:设计值。标准状态:标准值±20mm。警示值:标准值±30mm。限界值:标准值±50mm。、水平距离①接触线(承力索)垂直距离标准值:等高(设计值)。标准状态:20mm(标准值±20mm)。警示值:20mm(标准值±30mm)。限界值:30mm(标准值±50mm);②接触线(承力索)水平距离:同转换柱;③中心柱处接触线等高点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工作支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允许偏差±50mm。承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允许偏差±100mm。,两接触悬挂及定位支撑装置带电体各部分应满足空气绝缘间隙要求。锚段关节内的定位支撑、吊弦载流环、斜拉线等不得减小空气绝缘间隙。。分段绝缘子检查:..下裙边距工作支接触线高差不小于300mm图55)应无损坏、闪络放电现象,承导线绝缘子是否对齐,允许误差±50mm,非工作支接触线绝缘子下裙边最低点距工支接触线高差不小于300mm。定位器坡度及间隙检查用角度尺或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测量定位器坡度。检查标准参照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执行。①检查关节闭口侧工作支吊弦与非支接触线水平距离,应保证不小于50mm。②检查转换柱处非支接触线距工支定位管及限位状态下定位器的垂直距离,应保证不小于50mm。:序号螺栓名称紧固件名称力矩()顶紧螺栓M12751φ铝合金承力索座顶紧螺栓螺母M1250压紧螺栓M1250顶紧螺丝M1275顶紧螺栓螺母M12502双套管连接器双套筒连接螺栓100M203腕臂斜撑双耳套筒(Φ42)顶紧螺栓M1275:..M1250455型套管单耳(定位环)U螺栓M1670570型套管单耳(定位环)U螺栓M1670顶紧螺丝M12756定位管双耳套筒(Φ55)顶紧螺栓螺母M1250U螺栓M12357锚支定位卡子线夹螺栓M12448定位支座U螺栓M16709W型定位支座U螺栓M167010ZJ型限位定位器M10限位螺母2013电气连接跳线M10螺栓2514定位线夹M10螺母、螺栓2520弹性吊索线夹螺栓M82321整体吊弦承力索吊弦线夹螺栓M102522整体吊弦接触线吊弦线夹螺栓M102525腕臂底座螺栓M2012026旋转平双耳螺栓M1880-、腐蚀现象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对开口角度不到位的开口销进行更换并掰开120°-130°,对不受力的吊弦进行更换。、调整。、焊接点脱焊,要立即更换。将承力索、接触线卸载,注意非支张力较大,配合4T链条式手扳葫芦先将非支承导线全部卸载后再拆除腕臂更换腕臂底座。、烧伤超过300mm2及表面龟裂老化严重或接缝开胶,对该绝缘子进行更换,更换方法为在绝缘子两侧用紧线器连接手扳葫芦,适当紧起手扳葫芦,使绝缘子卸载,拔出与终端锚固线夹连接的销钉,拆下旧绝缘子串,更换新绝缘子串,松动手扳葫芦,检查受力情况。,计算出:..a=a1-a2,确定出调整方向及调整量。承力索水平间距不符合标准的调整方法:先确认工作支承力索拉出值是否符合标准,当工作支承力索拉出值不符合标准时:①人工调整工作支承力索拉出值,如果承力索受力较大,(直线、曲外)或工作支腕臂管插入一根带两个定位环的1m长定位管(曲内),调整定位管的外露长度,,摇动手扳葫芦将工作支承力索卸载,松开工作支承力索座,按照设计的拉出值确定调整方向和数据,将工作支承力索位置调整到标准位置。②调整后承力索水平间距仍不符合标准,再调整非工作支承力索:(直线、曲外)或非工作支腕臂管插入一根带两个定位环的1m长定位管(曲内),调整定位管的外露长度,,摇动手扳葫芦将非工作支承力索卸载,松开非工作支承力索座,按调整方向和数据,如果承力索水平间距大,减小非支和工支承力索座之间的距离,将非工作支承力索位置调整到标准位置;如果承力索水平间距小,增大非支和工支承力索座之间的距离,将非工作支承力索位置调整到标准位置。复测承力索水平间距符合设计要求。转换柱承力索垂直间距调整根据测量转换柱非工作支承力索高度H1和工作支承力索高度H2,计算出两支承力索的垂直间距:△H=H1-H2,确定出调整方向及调整量。承力索垂直间距不符合标准的调整方法:先确认工作支承力索高度是否符合标准,当工作支承力索高度不符合标准时:①(直线、曲外)或工作支腕臂管插入一根带两个定位环的1m长定位管(曲内),调整定位管的外露长度,,摇动手扳葫芦将工作支承力索卸载,松开工作支双套筒座,如果工作支承力索低,向支柱方向调整双套筒座,将工作支承力索高度调高调整到标准位置;如果工作支承力索高,向支柱反方向调整双套筒座,将工作支承力索高度调低调整到标准位置。②调整后承力索垂直间距仍不符合标准,再调整非工作支承力索:在支柱柱顶:..(直线、曲外)或工作支腕臂管插入一根带两个定位环的1m长定位管(曲内),调整定位管的外露长度,,摇动手扳葫芦将非工作支承力索卸载,按调整方向和数据,松开非工作支双套筒座,如果承力索垂直间距大,向支柱反方向调整双套筒座,将工作支承力索高度调低调整到标准位置;如果承力索垂直间距小,向支柱方向调整双套筒座,将非工作支承力索高度调高调整到标准位置。复测承力索垂直间距符合设计要求。转换柱接触线水平间距调整根据测量转换柱非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a1和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a2,计算出两支接触线的水平间距:△a=a1-a2,确定出调整方向及调整量。接触线水平间距不符合标准的调整方法:先确认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是否符合标准,当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不符合标准时:①人工调整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如果接触线受力较大,(直线、曲外)(曲内),摇动手扳葫芦将工作支接触线卸载,松开工作支定位支座,按照拉出值的大小调整方向和数据,将工作支接触线位置调整到标准位置。②调整后接触线水平间距仍不符合标准,再调整非工作支接触线:(直线、曲外)或非工作支腕臂管插入一根带两个定位环的1m长定位管(曲内),调整定位管的外露长度,,摇动手扳葫芦将非工作支接触线卸载,松开非工作支接触线锚支卡子,如果接触线水平间距大,减小锚支卡子和工作支定位支座的距离,将非工作支接触线位置调整到标准位置,使两支接触线水平间距调整至符合标准;如果接触线水平间距小,增大锚支卡子和工作支定位支座的距离,将非工作支接触线位置调整到标准位置。使两支接触线水平间距调整至符合标准。复测接触线水平间距符合设计要求。③当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符合标准时,通过调整非工作支接触线的拉出值调整接触线的水平间距,调整方法同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不符合标准时非工作支接触线的调整方法。,计算出两支:..H=H1-H2,确定出调整方向及调整量。接触线垂直间距不符合标准的调整方法:先确认工作支接触线高度是否符合标准,当工作支接触线高度不符合标准时:①调整或更换工作支定位点两侧吊弦,将工作支接触线高度调整至标准值。②以工作支接触线为基准,按调整数据,调整或更换非工作支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使高差符合标准;再依次调整或更换其它吊弦,使两支接触线间垂直间距符合标准。同时复测接触线水平间距符合设计要求。③当工作支接触线位置符合标准时,调整或更换非工作支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使高差符合标准;再依次调整或更换其它吊弦,使两支接触线间垂直间距符合标准。复测接触线水平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中心柱承力索水平间距调整根据测量中心柱高支承力索拉出值a1和低支承力索拉出值a2,计算出两支承力索的水平间距:△a=a1-a2,确定出调整方向及调整量。调整方法参见转换柱处承力索的水平间距调整方法。,计算出两支承力索的垂直间距:△H=H1-H2,确定出调整方向及调整量。调整方法参见转换柱处承力索的垂直间距调整方法。,计算出两支接触线的水平间距:△a=a1-a2,确定出调整方向及调整量。当两支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不符合标准时,先调整一支:①人工调整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如果接触线受力较大,(直线、曲外)(曲内),摇动手扳葫芦将工作支接触线卸载,按照设计的拉出值确定调整方向和数据,松开工作支定位支座,将一支工作支接触线位置调整到标准位置。②调整后接触线水平间距仍不符合标准,再调整另一支工作支接触线:(直线、曲外):..线(曲内),另一端与工作支接触线连接,摇动手扳葫芦将工作支接触线卸载,松开工作支定位支座,如果接触线水平间距大,减小定位支座之间的距离,如果接触线水平间距小,增大两工作支定位支座之间的距离,使两支接触线水平间距调整至符合标准。复测接触线水平间距符合设计要求。③当一支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符合标准时,调整另一支接触线,调整方法同两支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不符合标准时的另一支工作支接触线的调整方法。,计算出两支接触线的垂直间距:△H=H1-H2,确定出调整方向及调整量。先确认工作支接触线高度是否符合标准,当工作支接触线高度不符合标准时:①调整或更换工作支定位点两侧吊弦,将工作支接触线高度调整至标准值。②以工作支接触线为基准,按调整数据,调整或更换非工作支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使高差符合标准;再依次调整或更换其它吊弦。使两支接触线间垂直间距符合标准。复测接触线水平间距符合设计要求。③当工作支接触线高度符合标准时,调整或更换非工作支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使高差符合标准;再依次调整或更换其它吊弦。使两支接触线间垂直间距符合标准。复测接触线水平间距符合设计要求。、调整。,对检修后的设备质量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关键点:(1)关节中心柱处接触线比相邻定位点抬高20mm,困难时不得超过40mm。(2)关节闭口侧工支吊弦与非支接触线水平距离不小于50mm。(3)转换柱处非支接触线距工支定位管及限位状态下定位器的垂直距离不小于50mm。(4)分段复合绝缘子裙边最低点与工作支接触线的高差不得小于300mm。(5)中心柱处两悬挂各部分(包括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在设计极限温度保持:..500mm空气绝缘间隙,最小不得小于450mm。(检查)记录(上铁供专-网-04-05-2016)(见附表1)(上铁供记-安-03-2015)(见附表2):..附表1:上铁供专-网-04-05-2016锚段关节及关节式电分相检测(检查)记录站场(区间):(mm)距离(mm)业(非中心维修下锚电连项绝转换中心中心转换转换中心中心转换柱定设备支日期支的接器锚段目缘、线索柱柱1/柱2/柱柱柱1/柱2/柱位器缺陷备柱(年/水平及其检查人/互检人号(检绝名称(实(实(实(实(实(实(实(实底座处理注号月/偏角它零查/缘、测值测值测值测值测值测值测值测值是否情况日)(度)部件检分/标/标/标/标/标/标/标/标磨损测)相)/准准准准准准准准X跨值)值)值)值)值)值)值)值)//50/50/505/0/504否良好谢道山/#5/04否良好谢道山/李钢四跨10线500500500500500陷I-01-2绝缘4644644644640#//50/50/505/0/504否良好谢道山/:..说明:每次出工前,详细统计工作量及设备数量,将此表打印或携带活页式记录表,于作业现场详细记录各项数据,返回工区填写电子记录,将纸质原始记录于工作票一同装订。:..附表2:上铁供记-安-03-2015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排查整改登记表发问考责现问题核任整完发单位责整改序问题隐扣单改落实成是否备现或部类别隐患编号任控制上报部门号题处患分位期情况时销号注人门人措施时所描情(部限间间述况门)填根需要上级协调解决、或较大考选填安全管理、技据投资、较长时间整改的问题核术管理、班组管具输入隐患应编号,按照Ⅰ类路局、科填责理、劳动安全、设体输入文填Ⅱ类供电处、Ⅲ类供电段、室、任科填填上报解决的问题必须填由检备质量、工程质问整改字,写Ⅳ类车间、班组整改解决分车室、写写写汇报时间、对方姓名,查人量、外部环境、现题措施可添日类。非本级整改隐患按上级间、车间日日并留存上报的书面报告确认场作业、职工培填及要加图期或下一级确定编号,本级隐班或班期期或电子文档;销号训、专项普查等,写求片等患编号可按Ⅲ-XX001等,XX组组总类别不宜超出责附件为部门代号,确保编号唯一及15项,方便筛选。任性。扣人分说明:、工区应有且仅有一份本登记表,凡属于管内安全生产问题隐患,不论何时何地何部门发现,均应纳入本表(即查即改且无考核的问题除外)。,但不得另建其它各类问题库。,逐月累加,期间不删除已整改项,即查即改的问题一般不纳入(局级以上单位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除外)。:..,每月25日前后核对一次。责任单位(部门)、责任人是指负责整改治理的单位(部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