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df

格式:pdf   大小:47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5/21 文件大小:4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备课:周其飘学****目标定位1、说出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过程以及结论3、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以及结论4、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原因。探究交流平台探究主题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自主学****1、肺炎双球菌项目种类S型细菌R型细菌菌落表面表面菌体多糖类的荚膜多糖类的荚膜毒性2、格里菲思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3、艾弗里的实验(1)方法:将提纯的S型细菌的、、和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基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2)现象:只有加入,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3)结论: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合作探究】1、试从S型细菌和R型细菌的菌体特点,分析S型细菌有毒而R型细菌无毒的原因。2、思考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有无设计对照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怎样设计的?3、若用经过强酸、强碱或高压蒸汽处理的S型细菌来转化R型细菌,能否取得成功?为什么?4、向小鼠体内注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物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哪些细菌?5、在艾弗里的实验中,一组实验为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DNA酶混合培养,试分析这一组实验的目的。6、试分析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步骤是什么?探究主题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自主学****1、T噬菌体2(1)结构:(2)代谢特点:只能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独立地进行新陈代谢。(3)增殖特点: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2、实验方法:3、过程及现象(1)标记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32的培养基→含的大肠杆菌(2)标记T噬菌体2T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的T噬菌体22T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的T噬菌体22(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项目含35S的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含32P的T噬菌体侵染大22菌肠杆菌搅拌、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放射性沉淀物放射性放射性细菌裂解后放出的T噬菌体检测不到标记的蛋检测到标记的2白质DNA4、实验表明(1)T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留在外面。2(2)子代T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来遗传的。25、结论: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起到遗传作用。【合作探究】1、结合教材P44图3-4,试分析组成T噬菌体的碱基、核苷酸分别有几种?22、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噬菌体?3、在此实验中,思考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标记?用14C和18O同位素标记可行吗?4、首先用35S标记的T噬菌体去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用离心管进行离2心,试探究35S是位于上清液中还是沉淀物中?在新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应含有什么标记元素?探究主题2R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证据及生物的遗传物质【自主学****1、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和。(2)侵染过程3)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控制其性状,即是遗传物质。:..2、生物的遗传物质遗产生物种类结果结论【合作探究】物质1、比较T噬菌体和烟草花叶病毒的2DNA所有细胞生物绝大多数生化学组成,你认为两者中所含碱基及部分病毒物的遗传物是主要的的类型是否相同?RNA部分病毒质是遗传物质2、高等生物(动物和植物)体内既含DNA也含RNA,试分析,在特殊情况下,RNA是否也可作为遗传物质?3、思考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否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典型例题导学(2009·南京高一检测)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2)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3)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解题思路】课堂达标评价1、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T噬菌体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2009·广东高考)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段,,,,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3、(2009·南京高一检测)在培养R型肺炎球菌时,发现部分R型细菌已转化成S型细菌,以下原因最可能的是()、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2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设法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⑥①②④③⑤B.②⑥①③④⑤C.②⑥①④③⑤D.②⑥①④⑤③5、(2009·福州高一检测)如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噬菌体DNA和大肠杆菌2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000个)与母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肯定不含有的标记元素是()、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8、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1)分析图A可以看出,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原因是。(2)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3)分析图B可以看出,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9、(2009·中山高一检测)在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应含放射性物质,下层沉淀淀物中应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最终结果显示:离心后,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l)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所体现的实验方法是(2)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O,其原因是(3)由于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①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其原因是。②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属于误差的来源呢?理由是?(4)在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同时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结果发现沉淀物中也出现少量放射性物质,为排除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是遗传物质的可能,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5)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简要说明)。【课堂小结】回顾教材,自我整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