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新闻知识讲座.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闻知识讲座.doc

上传人:1557281760 2018/1/18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闻知识讲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8-2009年度新华中学校本教研活动资料
(新闻模块教学培训)
主讲人:谢晓娟
培训对象:高一、高二全体语文老师
一、导入
“井底之蛙”因无知而受世人嘲笑,那么到底有什么快速而有效的方法能让它增长见识呢?
除非让它跳出井底,还有一个更为快捷的方法,那就是给它一张报纸。什么东西能让我们透过针孔看世界?什么东西能让我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唯有新闻。那么到底什么是新闻,新闻有什么特点?
二、新闻定义与特点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
“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情。如《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综合上述种种看法,我们不妨把新闻定义小结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明确了新闻定义,我们再来区别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
广义的新闻:一般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中所用的各种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新闻特点:
1、时效性(新闻界常言: “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明天的新闻是银子,后天的新闻就是一块石子。”美国报界不成文的规定:除了凌晨版外,导语中不得出现“昨天”这两个字。)
2、真实性(与平常文章区别开来,不能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