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VR基础4.ppt

格式:ppt   大小:3,16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VR基础4.ppt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8/1/19 文件大小:3.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VR基础4.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时代计算机学校
主讲:郑琦
QQ:466970449
TEL:2831070
色彩映射设置
如图默认设置(首次:发光贴图,二次:灯光缓冲)设置了环境光。
“变暗倍增器”:用来对暗色进行亮度倍增,越小场景越暗。
“变亮倍增器”:用来对亮色进行倍增,对场景中的迎光面和曝光面的亮度做整体的调整。
“亮度输出”:勾选后图面的颜色将会被固定下来。
“影响背景”:勾选后,在强光的渲染下背景的颜色将会被淡化。
在效果图中线性倍增和HSV指数两种曝光方式使用较多。(线性倍增的特点是让图面的白色更明亮。HSV指数:H:hue色度;S:saturation饱和度;V:value纯度的英文缩写)
默认置换
“覆盖MAX设置”:当勾选时表示忽略MAX操作界面中的相关设置,渲染时VR将通过自身置换算法来渲染物体。
“边长度”:决定置换的品质,原始网格的每一个三角形将被细分为更多细小的三角形,值越小,产生的细分三角形越多图面效果越好。
“视野”:勾选后会以像素为单位确定细分三角形边的最大长度。不勾选时将用系统单位来衡量细分三角形的最长边。
“最大细分”:控制从原始网格中产生出来的细分三角形的最大数量。输入值是以平方的方式来计算细分三角形的数量。
“数量”:决定置换的幅度。为0时不进行置换计算,正负意味着置换的方向。
“相对于边界框”:对“数量”设置值进行单位切换,勾选时“数量”将以相对于网格的单位来置换。
“紧密界限”:如果置换中的大面积的黑或白时勾选会加快渲染速度。如果有大面积的灰色刚关闭。
系统设置
VR将场景中的几何体信息组织成一个特别的结构,即二元空间划分树(BSP树)来进行优化测试运算过程。(一般保持默认是比较合理的)
X、Y:值表示以像素为单位,设置渲染分割区域块的最大宽度值和最大高度值。
“区域排序”:设置渲染分割区域块以什么样的顺序完成对全图的渲染。
注:这个设置组只是设置渲染过程中的显示方式,不影响最后的渲染结果。如果设备是多核的话,渲染分割区域块可以设置分布在多个CPU进行处理。
“分布式渲染”:指在多台计算机上同时渲染同一张图片的过程。
“上次渲染”:只是显示方式的选择,方便我们区分和观察两次渲染图像的差异,对最后的渲染图像没有任何影响。(不改变:当前渲染时对没有处理到的先前渲染图像不做变化。)
“帧标记”:也就是水印设置。设置在渲染输出的图像下侧记录这个场景的一些相关信息。
焦散特效设置
“开”:开启焦散设置。
“倍增器”:对场景的焦散特效做整体控制。越大场景的整体焦散效果增强渲染时间增加。
“搜寻距离”:搜寻距离的大小决定光子影响的范围,增大设置值焦散光斑效果减弱,渲染时间缩短。
“最大光子”:一定的影响范围内现有的光子数量。减小会出现不均衡的光斑。
“最大密度”:光子与光子之间的距离。越高意味光子间的距离越大,焦散效果越不理想。
总结:焦散特效的创建和空间大小有关,和灯光强度有关,和材质的反射/折射强度有关。在创建中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整。
环境特效设置
“环境”:VR没有专门的天光设置,它的环境设置就相当于天光设置。
“全局光环境”: